浅议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2014-04-10 01:17陈文兰CHENWenlan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技工就业指导

陈文兰CHEN Wen-lan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 518045)

(Shenzh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518045,China)

0 引言

技工院校毕业生有别于其他就业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具有专业技能,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因此,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应该定位在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本文现就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1 目前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重视不足,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 技工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教育的学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存在“重招生教学、轻就业”的问题。多数技工院校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颁布,技工院校不断强化招生队伍建设,为了争取生源,也十分关注教学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人员调配不合理,造成现有就业指导教师人均工作量较大。其次是对职业指导认识不足,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强调理论讲授,局限在认知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往往只重视教学过程,很少关注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2 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 就业率是衡量技工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标尺。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均已设立专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也已设立相应的教师岗位,但大多数是挂职在岗,学校并未针对就业指导工作制定规范的岗位职责和目标内容,使得就业指导部门同时承担了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繁种事务,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致就业指导工作始终浮于形式,无实质性进展。目前技工院校职业指导人员接受过专业职业指导培训的较少,主要依靠自学及研究职业规划与发展类课程获得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普遍存在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现象。

1.3 职业指导形式单一,与社会脱轨,缺乏个性化指导 目前技工院校对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开设讲座等传统做法上,在指导形式上较为单一。学校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较少,在指导内容上不够丰富,理论内容较多,操作内容较少,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难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到各种职业环境中实践锻炼,职业指导工作难以取得真正实效。

2 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2.1 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健全完善职业指导管理体制 技工院校应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打造“两次校内大型就业市场为主体,百场校园专场招聘会为补充,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站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引导机制,加强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完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就业指导不只是简单的帮助毕业生联系实习单位的工作,重点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准确定位专业教学和办学方向,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其能力水平和所掌握的专业所学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2.2 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职业指导团队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坚持“全程指导,重点引导,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将就业指导前伸后移,实现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全程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同时,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校内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选拔赛,推荐教师到先进单位继续深造学习;通过实施专业化、分类别的就业工作人员培训方案,系统推进了就业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校内就业工作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新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专题培训;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工作研讨和教学交流等活动;引进职业测评和网络学习平台,并积极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集体备课会和教学大赛、《创业模拟式实训》课教学大赛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教学和服务水平。

2.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快速来临,全国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各大院校纷纷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个性化,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的需求层次也呈现多样化。按照精英培养方向建立起来的技工教育模式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多元的学生发展需求和多样的人才需求定位。技工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品质,革新一刀切的粗放型教育,直面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与需求差异,既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使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通过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学有所成。具体来说,可从专业教学上进行改进,目的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一是建立分层教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和发展需要,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并根据阶段性考试成绩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以保证分层教学中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是建立分流教学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分流教学是指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针对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设置专业成组选修课,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技能培养方向,学习相关专业课程。针对工科专业,分别设置专业基础课提高类课程、实践能力类课程和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系列课程三大类课程的分流培养体系,分别用于有针对性地培养未来的研究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这些课程之间的学分可以自由转换。

三是建立分模块教学的跨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为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课程,由于专业方向的差距,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课程重点的选择上需要有所取舍,以往全校采用相同的教材与教学方法,这对各个专业而言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差异化的需求。为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坚持以专业课程为主,公共课程为辅,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总之,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技工院校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预警为手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就业预警与人才培养联动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上较强职业指导,全面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就业工作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班主任、校友等多方力量,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1]向阳.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6):108.

[2]李霞,储召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8):61-62.

[3]刘彩生,李国峰.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6(08):38-40.

[4]叶秀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50-52,74.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技工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从技工到英雄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