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探究

2014-04-10 09:41刘丽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构建教学

刘丽娜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教学必须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为学生这个主体构建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学习营造积极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接受理论,丰富感情,提高修养,培养优秀品质,努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构建

2009年高中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正紧张推进,普通高中实施新课改的省份将进一步扩大,如今,全国所有省份都已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新课改理念的构建势在必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并且对于转变我们的教学思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摆脱原来的只是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呼吁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在这个教学舞台上,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学生则是真正的演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得到锻炼,促进他们学习潜能的迸发和创新,并达到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各种能力。另外,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丰富了情感,培养了情操,发展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感觉至少应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要求上更加重视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分析好问题,并运用正确的的知识解答好相关问题的,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不能忽视“基础性”的要求。对于“基础性”内涵的理解,必须注入时代的新理念,即它既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等基础的形成;它既关注保证学生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对知识的内化与巩固,更重视学生综合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这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指被学生内化了的、吸收了的和可应用的知识与方法,是为学生能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方面更应当具有创造性;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更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程序上则更应当具有灵活性……

二、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即要求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仅仅是就某一个知识点就事论事,而应当将教学设计始终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视野来考虑。这是基于课程模块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而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把握微观的知识,又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达到整体一致,包括接受知识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教学评价的结果……。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深谙每一个学生,更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等等。

四、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

要关注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否具有开放性,绝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只是老师的讲,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这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还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心态是否自由放松,是否具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等等。同时,还要注意教师能否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强调重视教学的过程性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另外,还要关注教师自身是否能从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与提高,关注不同资质的学生在多方面尤其终身学习能力方面是否都等到了进步与发展。

五、要关注教学中的情感性

关注老师能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学生能否为学习内容的情感所感染并产生共鸣,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由此可见,情感之于思想政治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为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地发挥情感性策略的作用,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丰富而强烈,才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真正指导学生修身、立人、养性。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教学必须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为学生这个主体构建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学习营造积极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接受理论,丰富感情,提高修养,培养优秀品质,努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构建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