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的[啄木鸟]

2014-04-11 07:30撰文王智林汪碧丽
浙江林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溪口松材线虫病

◆撰文/王智林 汪碧丽

孜孜不倦的[啄木鸟]

◆撰文/王智林汪碧丽

李国平调查树木病虫害

他是林中不知疲倦的“啄木鸟”,常年巡视在奉化的百万亩山林间和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苗圃里;他是一位已经在森防战线上奋战了30年的“老兵”,被称为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指挥员”,他就是全国最美森林医生李国平。

松材线虫病的“克星”

走进奉化溪口国家森林公园,一片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松林特别引人注目,每年夏季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观光。殊不知,这片松林却曾差点遭受灭顶之灾。

1997年,奉化市裘村镇监测到松材线虫病疫情,到2000年,全市枯死松树数量达到13.6万棵,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的2800亩松林和6200余棵百年以上古松也面临松材线虫病的威胁,疫情一旦爆发,整个森林公园将会毁于一旦。

面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压力,心急如焚的李国平从生产商店买来氧化乐果和甲胺磷进行混合配比试验,自制药物给森林公园内的1000多棵古松打吊针,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有了这次经历,李国平对防治松材线虫病渐渐有了信心。2005年,他和同事一起经过无数次试验,在全省首创用阿维菌素和其他药物的混合剂防治松材线虫病,不仅防治效果超出了预期,还增强了古树的免疫力。之后,他又在溪口国家森林公园里放养了大量的肿腿蜂、花绒寄甲等,成为松材线虫病的天敌,并专门为古松林量身编制了《奉化市溪口风景区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工程建设规划》。

随着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溪口森林公园内的古松至今依然健壮无恙,郁郁葱葱地向游人展示着独特魅力。景区负责人感慨地说:“李站长是我们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指挥员,这片松林能保护得这么好,全靠他指挥得当。”而李国平却把这些归功于集体的努力,认为荣誉应该是属于所有森防人员的。

溪口森林公园场长马晓伟和李国平算是老相识了,在他眼里,李国平就是这样谦虚的一个人。“他烧得一手好菜,但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吃到,因为他连周末都在林区或苗圃里工作。”马晓伟说,“虽然他一直强调集体的功劳,但他就是我们的榜样,这些成就的获得对后来者会有很大的影响和很好的鞭策作用。”

“功德无量”的古树守护者

在溪口森林公园的雪窦寺内,两株五代十国时期种下的“夫妻银杏”相依相偎,见证着时代的演替与寺院的兴衰,是奉化市最有代表性的千年人文古树。而这一对“历经磨难”的古银杏能够存活至今,与李国平的呵护也是密不可分的。

1997年,李国平发现其中一棵银杏大量脱叶,奄奄一息,遂对其进行了仔细检查。后来发现,是地面硬化至了树底,导致银杏根部通气不畅而造成的生长不良。查明原因后,李国平立即制定了抢救方案,要求去掉银杏周围的混凝土,重新种上草坪。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不仅保住了这株银杏,而且为寺院增加了一块绿地,改善了环境。

2013年夏季,高温席卷奉化市,这对“夫妻树”再次面临生存挑战,雄树叶片开始脱落,长势渐衰。寺内花木养护者以为是营养不够,便给它们施了复合肥。李国平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把复合肥全部清除,并为古树挂了吊针,每天傍晚对它进行叶面喷水。二十多天的时间,李国平顶着酷暑,坚持每日实地观察树势,指导抚育。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精心救治,衰弱的银杏终于焕发了新姿。

如今,每次到溪口监测松材线虫病防治情况时,李国平都要专门到这对银杏树下转两圈,仔细查看是否有异样的枝叶,哪怕发现一根发生枯叶的枝条,他都要嘱咐寺院管理员多加留意。由于李国平的悉心呵护,银杏雌树连续多年挂满白果,煞是惹人喜爱,雪窦寺方丈也因此称赞李国平“功德无量”。

“看,我们的‘啄木鸟’来了。”在被评为全国最美森林医生之后,李国平的朋友们很默契地形成了统一的打招呼的方式,而李国平却只是微微一笑,好像对这样的打招呼方式还不太适应。从“指挥员”、松材线虫病的“克星”到全国最美森林医生、“啄木鸟”,虽然人们都认为他称得起这些称号,但李国平还是坚持说:“这些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奉化所有森防人员的。”

猜你喜欢
溪口松材线虫病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雨花·艺术 崔海作品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关于宣州区溪口镇茶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