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2014-04-13 08:34
自然保护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松墨南平市松材

戴 玉 斌

(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353000)

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戴 玉 斌

(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353000)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根据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2%噻虫啉微胶囊对林间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对松墨天牛等难以防治的鞘翅目害虫有速杀效果。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噻虫啉微胶囊;防治效果

松材线虫又名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是外来入侵的病源,对松林俗称“癌症” 的致命病虫害。福建省闽北林地面积达 2946.2万亩,松林占711.4万亩。是闽北森林资源的主要树种,为了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我们于2011年六月底对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小班周边的2169亩松林,进行喷撒噻虫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地理坐标为北纬26°30′~28°20′,东经117°00′~119°25′。东西最大跨度230km,南北最大跨度230km,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亚热带内陆兼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19℃,一月最低气温-9℃,七月最高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1663.9mm,年平均日照1800-2000h,全年无霜期300d,相对湿度79%。土壤以红壤为主,ph4.9-6.5,肥力适中,植被丰富,十分适宜松墨天牛的生存、传播。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福建省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490亩、南平市市郊林场205亩、南纸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林场474亩、来舟镇710亩、黄墩街道290亩,合计2169亩。

1.2 供试农药

防治使用的是上海天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配制好的成品。

1.3 试验方法

对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小班周边采用林间喷粉方法,作业设备为背负式机动喷粉机,铺设薄膜查看死亡虫口,诱木刻槽对比观察。防治工程人员喷粉细致均匀,力求每棵树嫩枝、树冠有药剂附着在上面,每亩用量为500克。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6月份防治时间正为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试验工作于7月3日开始至7月11日结束,共防治9天。观察到施药后2小时天牛开始死亡,防治后第2天(24小时内),即可发现死亡的天牛和其他多种鞘翅目大量害虫。

来舟镇:我们在7月5日核心疫区防治时铺设薄膜3张,于防治第二天(7月6日)进行观察,发现天牛若干,数据分别为3只,0只和2只。

市郊林场:7月7日在市郊林场疫区铺设薄膜2张,7月9日进行检查,分别在薄膜上发现天牛1只和3只。

黄墩镇:7月8日在已防治区随机在路旁和松林检查,多处均观察到已经死亡的萧氏松颈象和叶甲等其他多种鞘翅目害虫。

诱木刻槽检测:我们于7月7日在国有南平市郊林场设置诱木4根(约每100米内设置1根),并分别于7月16日,8月2日到现场进行对诱木刻槽数量进行观察和记录,数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防治1星期后,诱木仅有一根有刻槽一个,其他均0,也就是没有发现刻槽,说明林区天牛得到有效的防治;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约1个月后,刻槽数量依然较少,分别为5、0、3、9,数目均在10个以内,表明天牛种群密度在这个时间区间依然得到有效的控制。说明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具有一定击倒力、见效快、药剂持效性较长,对松墨天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对萧氏松颈象和叶甲等其他多种鞘翅目害虫有很好的兼治作用。

2.2 分析

我们对2%噻虫啉微胶囊喷粉防治松墨天牛试验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后期跟踪,检验方法主要有二个:一是于施药后,在喷药现场铺设塑料薄膜,现场查找天牛死虫和查看其他害虫死亡情况;二是在施药区和对照区分别设置诱木,检查对比和天牛成虫在诱木上的切口数量,检测天牛种群密度和持效性。噻虫啉微胶囊为新型烟碱类仿生物农药,是低毒、低残留的绿色环保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内吸作用。因此,结合试验死亡虫口的数量来看,该药剂在用药1个月内表现出的持效期较好。微胶囊原理是用天然材料将噻虫啉原药包裹起来,人为控制其释放时间,虽然其在使用性上具有固体特征,但微胶囊内部还是液体。因为胶囊微小、呈粉状,将微胶囊制剂喷施于害虫经常活动和取食之处,微胶囊会粘附在枝、干、叶的表面, 天牛经过时,微胶囊破裂,芯内药液释放出来,其足跗节会触破微胶囊受药,起到触杀作用;或在天牛取食时受药,发挥胃毒作用灭杀。施用微胶囊剂型,目的是延长防治持效期,保证在其较长的羽化周期内,使松褐天牛得到持续灭杀。在防治区路旁和松树空地随机检查,发现大量萧氏松颈象和叶甲等其他多种鞘翅目害虫。

2.3 小结与建议

(1)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对松墨天牛等难以防治的鞘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为今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2)对疫情发生小班周边的松林进行防治,部分松材线虫发生不严重区域可以采取择伐与噻虫啉微胶囊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试验示范。鉴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期比较长,在松材线虫发生的周边区域,可以在天牛羽化初期及盛期各施药一次,一年共施药两次,切断松材线虫病松墨天牛的传播媒介,确保生态安全建设。

(3)农药对人体的咽喉会有轻微的刺激,引起咳嗽。因此操作喷撒噻虫啉工程人员应注意防护好自己,不要因工作而给身体带来不适。

[1]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控预案.

[2]林庆源.福建省松材线虫病预防措施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福建林业科技,1998,02.

[3]刘洪剑,束庆龙.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安徽农学通报,2007,08.

S763.16

B

1004-7743(2014)01-0023-02

2013-10-10

猜你喜欢
松墨南平市松材
鼓山风景区松墨天牛种群监测及松枯死木发生浅析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南安市松墨天牛诱捕数量与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松墨天牛对树种取食差异和林区分布情况的影响以及防治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利用诱捕法监测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南平市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