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堂风景课后的感悟与收获

2014-04-14 04:21朱雪琳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分层美术技能

朱雪琳

(温州平阳中学,浙江 平阳 325400)

1 在美术技能课中实行分层互补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同时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教师运用美术技能分层互补教学,其指导思想便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征为依据,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加强学法指导,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包括技能个体发展差异的互补和个性品质差异的互补。(如图1)

图1 美术技能的优势互补教学模式示意图

1.1 个体发展差异的分层教学

1.2 个性品质差异的互补教学

由于不同性格类型在美术学习与美术创造方面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表1

学习美术的过程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是人的心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具体到一节课时,由于不同小组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因而在诸多的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此,教师在分组上要发挥学生个性特征和技能技巧发展的交叉综合性,开展优势互补的个性品质分层教学,使其在学习中个性不断得以发挥,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广泛了反馈途径,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密切和有效,比较好的提高了学生鉴别优劣作品和评价作品的能力,发展了理论水平。

2 开展美术技能分层互补教学对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即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促使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而本堂课的评价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它不单是在教学评价环节中体现,更扩展到整个课堂,延伸至课外。建立了多元作业评价体系,联系学生以前作业的情况,重视学生作画过程的评价,建立老师评价和同学间评价相结合的多向交流师生互评体系,使学生透过评价及时获得反馈,体现了评价的整体性,全方位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自学能力的培养。

3 在问题中推进教学

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互动讨论后,认识自己的绘画层次,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是“扶着”学生走,“引导”学生走,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以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为主,使学生获得“鱼”的同时掌握“渔”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这堂课就是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中互动循环前进的。比如在与高一层次的同学一起作画,就可以不断思考他人画起来为什么是那样的,我画起来为什么是这样。用他人的作品和自己作品进行比较,使自己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中来。合作学习方式的建立,广泛了反馈途径,进一步使同学在作画的过程中获得包括问题存在和解决方法的更多信息。教师简练经典的讲解,更促使学生在知识系统中理解知识,加快了理论知识的内化,随之出现新问题推动了新的探究学习活动。(如图2)

图2

这堂课对相互评价共同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使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相结合,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形成良好的的合作学习氛围。特别是这种组织学生到外边风景写生时,使基础薄弱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反馈途径,技能比较全面的同学获得了更多的评价和鉴别的经验。当然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培养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构建学生合作探究自学学习方式仍是我们现今重要课题。而这堂课显然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3]刘淑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究[J].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分层美术技能
创意美术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雨林的分层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