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低血糖昏迷76例临床分析

2014-04-15 10:26曹志龙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血糖仪末梢低血糖

曹志龙

(南通市急救中心,江苏226007)

院前急救低血糖昏迷76例临床分析

曹志龙

(南通市急救中心,江苏226007)

目的:加强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探讨在院前急救中对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救治。方法:救治低血糖昏迷患者76例,急救现场予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40mL静注,继而以5%葡萄液500mL静滴。密切监护患者神志、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变化。结果:患者低血糖昏迷救治有效71例(93.4%),在静推50%葡萄液后6~20min内逐渐清醒,无效5例(6.6%)。现场清醒33例,其中完全清醒拒绝前往医院12例;给予5%葡萄糖推注后苏醒1例,15分钟后再次昏迷;住院治疗21例。结论:提高院前急救中对低血糖昏迷者的救治成功率非常重要,为入院后进一步系统诊疗争取机会,并提示院前急救年龄越大效果越差,血糖越低效果越差。

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快速血糖仪测定;50%葡萄糖液;静脉推注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和患病率的上升,低血糖昏迷在院前急救中的比例相应上升。院前急救的低血糖昏迷患者有些起病急、进展快,有些昏迷时间长、程度重,甚至危机生命。所以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及时正确救治,显得尤为重要。南通市急救中心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院前急救低血糖昏迷患者7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院前急救低血糖昏迷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19~76岁,平均52±8岁。有糖尿病史54例,其中1型糖尿病11例,2型糖尿病

43例;发病前饮酒15例。并发症:冠心病49例,高血压病57例,肾病7例,陈旧性脑梗死16例,伴抽搐5例,伴两便失禁19例。低血糖昏迷诊断标准:患者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且处于昏迷状态,排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其他病因引起的昏迷。

1.2 方法 (1)测定末梢血糖进行分组:根据便携式血糖仪(强生稳步型)显示,A组“LOW”患者13例;B组末梢血糖1.2~2.0mmol/L患者37例;C组末梢血糖2.1~2.8mmol/L患者26例。(2)急救治疗方法:院前急救于现场予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注射,继而以5%葡萄液500mL静脉滴注。密切关注患者神志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差异性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血糖仪显示“LOW”)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5±10岁,20min内清醒9例(69.2%),糖尿病史10例(76.9%);B组(末梢血糖1.2~2.0mmol/L)37例,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8岁,20min内清醒36例(97.3%),糖尿病史25例(67.6%);C组(末梢血糖2.1~2.8mmol/L)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9岁,20min内清醒26例(100.0%),糖尿病史19例(73.1%)。3组性别分布、糖尿病病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年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静脉推注50%葡萄液后,患者在6~20min内逐渐清醒,低血糖昏迷救治有效71例(93.4%),无效5例(6.6%)。其中B组和C组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清醒33例,其中完全清醒拒绝前往医院12例;给予5%葡萄糖推注后苏醒1例,15分钟后再次昏迷;住院治疗21例。

3 讨 论

人体器官中大脑是需要持续不断提供能量的器官,脑细胞自身不能合成糖原,血脑屏障使得葡萄糖的运输受到限制。而且大脑的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大约只有血浆浓度1/5,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维持大脑血糖的高代谢状态就变得异常困难[1]。低血糖症首先以自主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若低血糖未能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出现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若持续低血糖昏迷时间超过6小时,脑组织细胞可出现不可逆变性甚至坏死[2]。本组患者在静脉推注50%葡萄液后,71例有效(93.4%),患者在6~20min内逐渐清醒,无效5例(6.6%)。1例给予5%葡萄糖推注后苏醒,15分钟后再次昏迷,分析原因是患者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注射的胰岛素半衰期延长。可以看出,入院前及时准确诊断低血糖昏迷是成功救治的首要环节,及时合适的补充葡萄糖可立即逆转脑细胞的损害。

由于低血糖时患者的个体反应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不同患者甚至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也可不完全相同。院前急救诊疗条件相对有限,现场环境复杂,干扰因素较多,而且诊治的时间紧迫。要求院前急救医师思维敏捷,询问病史简明扼要、主次分明,根据病史、体征综合思维,迅速正确判断病情。在院前急救中遇到意识不清的患者,都应该常规检测血糖,如遇可疑病例甚至需反复测2~3次。院前急救过程中,在对低血糖昏迷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葡萄糖液的同时,也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合并症,防止漏诊、误诊。

本文资料显示,院前低血糖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性别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是最常见病因。C组年龄低于A组,表明年龄越大院前救治的效果越差。饮酒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的机会上升,尤其在接受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常见[3]。另外,发热、感染、饮食不规律、不遵照医嘱私自滥用降糖药物也是低血糖昏迷出现的原因。院前急救医师须熟悉掌握低血糖昏迷的诊断要点,包括患者的相关基础疾病史,用药史,甚至饮酒史等,在加强合理用药的同时劝告患者少饮酒[4]。3组患者中B和C组有效率高于A组,表明血糖越低院前救治的效果越差。院前急救人员应积极开展低血糖症的卫生宣教,鼓励糖尿病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与专科医师联系合理调整用药。还要告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一旦发生低血糖表现,在积极自救的同时要尽快拨打“120”呼叫救护车。“120”调度人员接警立即就近派车急救,同时要指导意识尚清楚的低血糖患者口服含糖食品。指导家属协助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为进一步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1]Herzog RI,Sherwin RS,Rothman DL.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a and its effect on the brain:unraveling metabolism by in viv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J].Diabetes,2011,60 (7):1856-1858.

[2]王育珊.急救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2-280.

[3]梁峰,胡大一,沈珠军.2014美国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诊疗标准[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6):1182-1190.

[4]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8. [

R587.3

B

2014-08-30

1006-2440(2014)06-0632-02

猜你喜欢
血糖仪末梢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血糖仪的发展史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我和血糖仪的故事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