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

2014-04-16 20:17李自进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光小芳爬树

李自进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2013年9月2日上午9点40分,梧州岑溪市马路镇上双村六委小学(以下简称六委小学)的校园里响起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在同一间教室里,该校一年级和三年级的26名学生正进行课前3分钟朗读,他们朗读的是乘法口诀,声音里透着高兴。因为,本该退休的廖海光又重新登上了讲台,这让爱戴他的学生们十分高兴。

在这个只有500多人的小村子里,廖海光教出了20多名大学生,有的已经是研究生了……2013年8月,他光荣地完成使命,成为“退休族”里的一员。可由于六委小学地处偏僻,没有教师愿意到这里工作。廖海光于是重返讲台,他说:“是上级领导关心六委小学教育的真心打动了我,也为了孩子们的前途,我就发挥一下余热吧。”

心中的一份责任

六委小学距离马路镇有17公里,是一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学校。通往学校的道路是崎岖的泥路,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水泥路”。艰苦的条件,让许多教师对这所学校望而却步。廖海光出生在这个小村子里,或许是因为对当地教育有切身的感受,使他对六委小学有着一份特别深厚的感情。可是,廖海光并不是一开始就钟情于教师这个职业,他说:“当初做老师就是为了谋生,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一辈子。”

1971年,廖海光高中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家务农。1976年,六委小学需要在村里选一个民办教师,廖海光参加了选拔。当时报名的有6个人,经过村民代表的投票,他以最高票数成功获选为学校的民办教师。1976年春季学期,他开始了教师生涯。当时的六委小学仅有两间砖木结构的教室,是1953年建的,面对这种条件,他想道:“没有知识才会那么贫穷,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走出大山,以后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样一个想法,他坚守了37年,与讲台、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谋生”的想法也渐渐变成了对学生真挚的爱。

那时,六委小学有60多名学生(是一至四年级学生,五、六年级学生安排到了中心校就读),采取的是复式教学。由于学校的另外一位教师已经上了年纪,廖海光便主动提出上三、四年级的课。他感慨地说:“当时的压力很大,一个是我没有教书的经验,一个是语文、数学、美术、音乐所有科目都是我一个人教,真的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教不好学生。”为了上好课,他拿出了年轻人的拼劲,只要有空就找各科教材认真研读、备课,他的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备课的内容,小到一个拼音字母,大到近义词、反义词……课堂上漏讲的,课后他会记下,等到第二节课时补回来,就这样把知识扎实地传授给学生。他还拿来一、二年级的教材进行研究,了解知识的连续性。平时,他常常找到另一位教师,虚心请教教学方法。

廖海光还充分利用上级给学校配置的一台电视,有空就看看新闻,看看少儿频道,还经常阅读《广西教育》《广西日报》《梧州日报》等报刊杂志,拓宽知识面。他每年都参加岑溪市举行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到村完小上双小学和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廖海光老师一直以来都勤恳教学,坚守岗位,像一头尽心尽责的‘老黄牛做好教学工作,是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岑溪市马路镇上双村上双小学校长莫象波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就这样,廖海光迅速成长,熟练地掌握了各科教学技能,并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成绩。廖海光清楚地记得,1976年9月,当时读三年级的小芳(化名),是一名成绩中下的学生,可选班干时,小芳偏又被选为班长。廖海光希望班长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于是他下定决心帮助小芳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小芳辅导功课,还放手让她组织班级的一些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芳的学习成绩赶上来了,组织能力有所提高,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廖海光在六委小学教书10年,1986年9月被调到马路镇旺庆小学,1987年被调到马路镇大垌村杨梅小学,1991年被调到马路镇大和村民和小学,尽管工作调换频繁,但对他来说,六委小学的学生总是不能割断的牵挂。1992年9月,他又被调回六委小学,任教至今。如今,廖海光从教已有37个年头了,教学方法对他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可是,他始终在接受着新知识,他说:“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信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出新,我只有一直努力学习才能给学生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是我作为老师的责任。”

源自于那份爱

在许多人眼里,三尺讲台再平凡不过了,但对廖海光来说,却充满着吸引力。有人问他,是什么支撑他走到了今天,他说:“这么多年,每天跟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习,虽然生活过得很平淡,但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印刻在了我和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成为我们无法抹去的记忆。这些都源自爱,我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我的爱。”

为了这份爱,廖海光在岗位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重新回到六委小学教书的廖海光看着破旧的校舍心里很不是滋味,2002年8月,他出了部分资金,并倡议上双村六委自然村的村民自筹资金,对学校进行改建。当时参加捐款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廖老师家里也很困难,但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他带头捐了款,我们都很感动。”在廖海光的倡议下,村民积极响应,共筹集了8.6万元。买来各种材料之后,村民自发到学校帮工,经过2年多的努力,2004年9月终于建成了一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有2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从此学生告别了破旧的瓦房教室。

多年来,廖海光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2013年3月,学生小雪(化名)的学习成绩有下滑迹象。通过家访,廖海光了解到,小雪的父母在城里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在家帮奶奶干农活耽误了学习。对此,廖海光针对小雪的情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补习策略,使得小雪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每次考试小雪的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成绩提高后,她变得懂事了,对老师和同学很有礼貌,经常问候老师和同学,还帮助别的同学补习语文和数学,就像一位小老师,是老师的好帮手。”廖海光高兴地说。

“上写字课时,廖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每一位学生。为了写好一个‘落字,他手把手地教我写了20多次……直到我写得像一个‘落字为止,才放心地又到其他学生的跟前进行辅导了。廖老师真好!”一年级的学生小承(化名)笑着说。

在六委小学,26名学生中就有17名是留守儿童,因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所以廖海光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该校旁边有一棵大树,夏天时大树下很阴凉,这里就成了廖海光的第二教室。下了课他就和学生们来到这里,一边乘凉,一边和他们谈心,拉家常,讲故事,他说:“孩子们最爱听抗日战争的故事了,尤其是地道战中游击队灵活的作战方式,有的学生听得流口水也没知觉。大山里的孩子太渴求知识了,通过这些故事,他们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爱国情操。”

三年级学生小林(化名)虽然性格内向,但却很调皮,因为父母都在广东打工,没人能管他。小林爱爬树,经常到处乱爬,同学都叫他“爬树王”。爬树的安全隐患很大,这让廖海光担心不已。为了改变小林的行为,廖海光经常找到一些安全图片跟他一起观看,并详细讲解其中的害处,提高他的安全意识。廖海光还专门设置了“禁爬树监督员”的职位,让他做监督员,监督乱爬树的学生,及时制止同学乱爬树的行为并向老师报告,使学生乱爬树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一直以来,廖海光都很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自工作以来,他所教过的学生没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深得群众的称赞。

大山里的条件是艰苦的,连一件像样的教具都没有,廖海光便利用树木和竹子等资源自制教具,使得圆规、三角板等教具应有尽有,各科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每节课下课,学生们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在学校前的地坪上跳绳或者在活动室打乒乓球,活泼可爱的孩子尽情地享受大课间的快乐,享受大山里清新的空气。其中,当然少不了廖海光,指导学生打乒乓球、打篮球,和女生们一起跳橡皮筋,灿烂的笑容绽放在学生脸上,也绽放在廖海光的脸上……

几十年来,廖海光已然成为六委小学的“守护神”。上双小学校长莫象波对记者说:“廖老师为六委小学的教育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我觉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他,用鲁迅先生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再合适不过了。”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海光小芳爬树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Half-metallicity induced by out-of-plane electric field o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会爬树的鱼——弹涂鱼
求婚
爬树
安慰
会爬树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