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2014-04-16 02:42
机电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电力设备巡查变电

魏 杰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浅谈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魏 杰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新时期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安全隐患的频繁出现。鉴于此,分析了新时期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变电站;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0 引言

变电站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传输和保障的重大职责,在国民经济运行和人民群众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系数,发挥出变电站运行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变电站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加强变电站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解决,通过有效手段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是大势所趋。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的研究,是找出合理解决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极具现实价值。

1 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1.1 变电站运行操作引发的安全隐患

变电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变电设备比较多,变电工作比较繁琐乏味,变电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造成执行变电操作时发生错误。这些错误操作,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

(1) 无票操作,或者为了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

(2) 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

(3) 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进行设备运行操作;

(4) 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等。

1.2 变电站管理漏洞引发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变电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变电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发现安全隐患时,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从而导致了各种安全管理隐患。另外,变电站存在安全管理隐患的原因还包括运行管理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没有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站没有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没有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没有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进行;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在一切生产、基建和经营活动中,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

1.3 变电站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

电气设备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而应用到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却没有定期检查和更新,以致不能满足变电运行的安全需要,这些都导致了变电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

(1) 没有认真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

(2) 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以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

(3) 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

(4) 没有对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替换。

2 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通过前面的论述不难发现,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确实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转,甚至极大地阻碍了变电站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进行排查和解决,切实保障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2.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设备是变电站最重要的物质财富,其包括变电站日常工作核心区域所需的重点、基本设备、设施与仪器。这些设备是保障变电运行的基石,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对其日常运行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要千方百计做好基础电力设备的制度建设工作,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令,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比如,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有关设备检修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等。有些设备,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已颁发了检修导则或工艺规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对上级没有颁发规程的设备,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和现场经验编制现场检修规程。

诸如上述具体电力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是变电站制度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设备异动管理制度,是针对电力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声响、反应、事故甚至缺陷,制定的一系列排查、探究、记录与解决的制度、条例。当电力设备出现异常的时候,根据相关的制度可以给出及时的应对与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升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效率。所以,对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的建设不单单需要条例、方案的颁布,还需要实践过程中的验证和落实。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工作,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的建设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2.2 加强变电站的日常巡查和管理,规避安全隐患

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开展巡查和管理,一方面需要完善各类制度,另一方面则涉及具体的人事物,即职工的日常工作与电力设备、信息化平台的有效运用。在变电站内部开展的巡查和管理,既要加强人工操作,更要运用信息化平台、电子技术等手段。比如,变电站的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整的制度与机制的保障。通常来说,发电厂设备要实施24 h的监督、巡查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要求很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应用,人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巡查、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开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变电站设备的日常巡查和管理为例,做好日常工作,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日常巡视、排查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另外,由于经常无法把握人工巡检到位情况和记录数据的真实性,还需要开展制度规制工作。此外,大量巡检信息保存不便、易丢失、耗工时,也需要很好地解决。还有,由于信息查询不便,无法有效利用数据对设备做缺陷分析、选型等,也需要人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

关于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厂设备巡检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人工巡查和管理的问题,确保定时对设备按计划进行巡查,方便真实记录设备状态和相关数据。同时,系统能对巡检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对设备进行建档、建图管理等。所以,有效运用人工和技术手段,是变电站日常巡查与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2.3 完善变电站的应急管理制度,形成岗位责任制

加强变电站岗位与职工个人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应急管理的各项制度,如要制定技术人员应急处理流程、事故处置原则、重大责任事故处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的指导、牵引和约束下,各位职工可以更好地投身到本职岗位工作中,对应急事故、事件的处理也可以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此外,变电站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重视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视应急事故处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这样一来,整个变电站的“人性化”氛围会越来越浓,变电站的内部管理文化、应急管理风气以及风险控制的氛围就可以自然形成。

3 结语

总之,变电站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预防、监控、处置和善后“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展望未来,变电站必须形成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长期、稳定运转积蓄更大的能量。

[1]刘志秀.浅谈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及运行管理[J].河北煤炭,2009(2)

[2]汤卫荣.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3]李胜振,丁玉荣,张瑞平,等.试析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3(6)

2014-05-04

魏杰(1973—),男,宁夏银川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运行。

猜你喜欢
电力设备巡查变电
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云平台安全性管理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探析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设备视频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