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站非常规集控模式改造方案探析

2014-04-16 02:42庞莉琼
机电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控制权工作站通讯

余 笑 庞莉琼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3)

区域电站非常规集控模式改造方案探析

余 笑 庞莉琼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3)

以水电站A、B、C组成的区域电站群为例,介绍了非常规集控模式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下属电站与集控中心的通信方案及集中控制策略。

非常规集控模式;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策略

0 引言

中国水资源丰富,水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冲击小。通过建造大型水电基地,对区域电站进行系统控制,可进一步合理分配机组出力,优化机组运行工况,提高整体发电效率,实现全电网的经济运行。针对有些区域电站机组容量小、电站规模不大、无法设置独立集控中心的情况,可通过非常规集控模式,即由区域电站群中某一重要电站兼任集控中心的设计方案,达到集中控制的目的。

1 设计原则

(1) 以水电站A兼任集控中心,集中控制A、B、C 3个电站为例。集控中心与A电站共用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原则,既可实现对A的站内监控,又能实现对B、C的远程监控。(2) 系统为网络分层、全分布、全开放的系统,在计算机系统发展快、更新周期短的前提下,保证今后长期运行中的可扩充性、兼容性,以及应用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3) 系统支持在线、离线编程以及远程专家维护。支持第三方软件在系统上可靠运行和无缝集成,并能与其他系统进行网络通信接送数据。(4) 主要设备采用冗余方式,可靠性高。任何一个重要节点发生故障,整体系统仍能正常运行。(5) 人机接口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整体画面风格统一,A、B、C 3个厂站的监控画面采用不同底色加以区别。(6) 为运行和维护人员制定详细的上岗培训方案。(7) 系统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电站的现场环境。

2 系统结构

2.1 硬件改造

A、B、C 3个站维持各自原来的硬件结构,除少数的网络设备,不需要增减其他硬件。B、C电站与A电站之间各增加主备两条通讯线路。

2.2 集控硬件配置(即A电站的硬件配置)

(1) 历史服务器。采集和处理3个电站的实时数据后,生成历史数据库并长期保存,向操作员站等其他上位机提供这些历史数据的查询、提取等功能。2套历史服务器与一套磁盘阵列经RAID卡及光缆连接,数据存放在磁盘阵列中,不影响其他系统数据。(2) 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下属3个电站的数据库;负责A电站的开关量变位报警、模拟量越限报警、数据库对象脚本计算、传播实时数据至其他工作站,以及A电站AGC、AVC高级运算等任务。(3) 操作员工作站。供运行值班人员使用,具有显示图形、监视全厂运行、下发控制令、设定定值等功能。(4) 工程师工作站。给系统维护人员提供平台增加和修改数据库、画面、报表等功能,并可做应用开发和软件维护工作。同时,该机也能作为操作员工作站的备用。(5) 培训工作站。提供仿真环境,用于集控中心运行值班员上岗前培训,是高性能、多任务、多用户型、RISC通用型工作站。(6) 系统通信工作站。用于连接电力调度中心、省电网调度中心,上送监视数据。(7) 厂内通信工作站。负责和A电站内自成体系的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完成与五防系统、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的通信功能。(8) ON-CALL服务器。负责事故自动寻呼(ON-CALL),电话、语音及手机短信报警;实现全厂发电量、机组启停等事件的自动广播功能。

2.3 网络结构设计

(1) 集控中心网络采用冗余双网、以太网星型结构,所有网络设备均配备冗余电源,保证系统通信安全。集控中心系统内网络与下属电站的监控网络不直接相连,集控侧与电站侧之间需要通信的设备均设置网关,通过路由进行数据交换,防止集控侧的主机对电站侧的信息组播产生影响,即避免电站侧上位机系统既收到系统内主机传播的实时数据,又收到集控侧主机传播的数据,造成电站监视数据紊乱。(2) 将集控上位机系统各节点均接入2台交换机的电口,A电站侧的LCU通过光纤收发器将光口转换成电口,再接入到交换机。B电站和C电站的上下位机系统分别接入各自电站系统内的交换机,与集控侧的网络交换机采用高速光纤连接。

3 通信方案

考虑到集控系统的投资规模,A电站兼任集控中心,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即A电站上位机监控系统)采用主机与各下属电站现地控制单元LCU直接通信的模式,集控直接监视和控制下属电站的机组、开关和公用的辅助设备。集控侧2台主机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电站侧的下位机进行通讯,采集到的数据用于集控监控。

当电站的控制权在集控侧时,集控可直接将控制下发给电站的现地PLC,准确实时地完成对电站控制对象的安全监视、控制以及其他管理;反之,则由电站上位机系统监控各自的下位机PLC。

对于AGC、AVC等高级功能,采用集控侧主机节点与电站侧相应的通讯服务器节点通讯的方式,电站通讯机将运算所需的数据送给集控侧主机,集控主机再将AGC、AVC的控制令发给电站通讯机,由通讯机转发给电站的主机统一处理,最后作用到各LCU。

4 数据库配置方式

4.1 集控侧数据库

(1) A电站的原数据库增加集控、B电站/C电站的数据。其中增加的B、C电站部分的数据库结构与原电站侧一致;增加的集控部分的数据库用于集控中心的对象脚本计算,集控中心监控的数据均由A、B、C 3个站的下位机PLC提供。(2) 集控中心的控制画面中,A电站原画面不变动,B、C电站控制画面上的启动入口增加控制权闭锁。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可在数据库中的控制类脚本中再增加控制权闭锁。

4.2 电站侧数据库

(1) 根据该改造方案的通讯方式,B、C电站侧的数据库不作改动,下位机PLC各增加一个与集控主机的上下位机通讯。(2) B、C电站侧的控制画面增加控制权闭锁。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可在数据库中的控制类脚本中再增加控制权闭锁。

5 控制模式

5.1 控制权优先级

控制权按优先级从高到低分为现地LCU、电站中控室、远方集控中心和远方调度4级。遵循控制令唯一性的原则,不允许PLC同时接受2个及以上的控制源发令。电站中控室和集控中心的控制权分为全厂控制权和单台机组操作权。

5.2 控制权闭锁方式

在本文讨论的集控改造模式下,A电站即集控中心,所以该电站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集控控制权。B、C电站采用现地LCU与集控主机直接通讯的方式,如果将控制权判断放在现地LCU,虽然也可以实现,但过程复杂。最优的处理办法是将控制权闭锁判断放在上位机,在数据库和控制画面中作软件闭锁。由于集控主机直接与LCU通讯,因此将控制权的切换权放在电站,增加整体安全性。例如,如果集控中心要控制B电站的2#机组,必须满足“B电站全厂控制权”在集控侧、“B电站2#机组操作权”在集控侧2个条件。当全厂控制权切换回B电站,所有单台机组操作权会自动切回电站;电站与集控的通讯中断后,所有控制权自动切回电站。

6 结语

该改造方案适合机组容量小、电站群规模不大的情况,对原电站数据库、硬件设备改动小,省去了独立集控中心的投资,运行和维护人员上岗容易,为“无人值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电站的集中控制,协调电站间的运行管理,优化机组的运行工况,达到了省水多发电的目的。

[1]朱辰,施冲.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7(6)

[2]黄凡,张越华.清江梯级调度(集中)控制系统数据通信处理[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8(5)

[3]柳海鹏,郑健兵,黄华东,等.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设计[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5)

[4]刘晓波,文正国,邓小刚,等.白山梯级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J].水电厂自动化,2006(4)

2014-06-20

余笑(1985—),女,江苏如皋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

猜你喜欢
控制权工作站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通讯报道
神农科技集团正式接收广誉远控制权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FF陷控制权争夺漩涡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通讯简史
建立工作站 力促杂志健康发展
——《行政科学论坛》杂志工作站挂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