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与古代隐逸文化

2014-04-16 11:46吴成国
荆楚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严子陵钓台富春山

吴成国,曹 林

(湖北大学a.荆楚文化研究中心;b.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严子陵与古代隐逸文化

吴成国a,b,曹 林b

(湖北大学a.荆楚文化研究中心;b.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严子陵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之一,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时,将他归入“疵物以激其清”一类的隐士。从严子陵钓台碑刻来看,他蔑视权贵、松柏孤直、高风亮节的品格,隐居不仕、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一直为古今人们所称道。作为终其一生且以殉的“神钓”者,严子陵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特征。

严子陵;隐士;钓台碑刻;隐逸文化

东汉时期,著名隐逸之士严光,字子陵,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他不仅是光武帝刘秀的好友,也是中国百家姓中严姓和庄姓的名人,而作为隐士的严子陵,其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疵物以激其清”的隐士严子陵

何谓“隐士”?学者蒋星煜在其著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说:“《旧唐书·隐逸传序》:‘坚回隐士之车。’这是‘隐士’见于典籍的开始,……‘隐’是隐蔽的意思,士不见于世,所以称隐士。”[1]1《中国隐士》一书的作者聂雄前则说:“隐士是不见于世的士。古代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中的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都是隐士的同义词。”[2]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不乏其人。三代以降,历朝有关高士归隐的种种史实、传说、神话,载于史册,传之口碑。三教之兴,儒家的内省、道家的玄虚、佛家的超尘,无不增添了归隐的人文积淀。《周易·系辞上》说:“子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3]隐逸主题在中国传统叙事中如此之丰富,大略因于中国自古就有的关于知识分子主体价值的二元矛盾论:知识分子要么事国,即以功名、以天下为目的;要么事己,即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为目的。这也是基于中国思想中的两大系统——“政统”与“道统”的价值分野。而所谓隐逸,乃是“在思想上以独善其身、高蹈出世为目标,在行为上则表现为与现实不合作的疏离行径”[4],是旁逸于政统的力量而保全道统的尊严[5]。东汉的严光就是这样一个高标独世的隐者。

《后汉书·逸民传》记载了严光变名姓、沮侯霸、避光武、作“客星”的故事[6]2763-2764。这些故事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并成为后人援引、议论、研究的重要隐逸文化事象。严光本姓庄名光,今人考证庄光一支为庄子三大宗支之一[7]。

《后汉书》作者范晔在《逸民传序》里最先开始了“对隐士加以类型的区分”[1]15。他将历史上的隐士分成六大类型,分别是“隐居以求其志”“曲避以全其道”“静己以镇其躁”“去危以图其安”“垢俗以动其槩”“疵物以激其清”[6]2755,但他并未明确指出某隐士属某类型,后人只能参考唐代李贤的注释来将某隐士归入相关的类型之中。在注释“疵物以激其清”句时,李贤注曰:“梁鸿、严光之流。”[6]2755李贤将梁鸿、严光归入视财物为病疵而激扬自身追慕高洁一类的隐士。今人有论者认为,严子陵隐逸的天然原因,在于身处古代皇权系统中的儒生其实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很难保全自己的人格与名节[8]。回溯东汉的文化与政治气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儒生全面入世而又惨遭残害的时代,也是一个儒生追求名节而又屡被打压的时代。严光的退隐,或许可以看作是他对个人尊严的保存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不过,作为肉体的隐士身没于山水中只能引人遐思,其归隐的选择和态度,乃至归隐之地的风物遗迹,才是隐士文化中真正被纪念的东西。严光斯人已逝,而严子陵鱼钓处却在今天依然散发出光彩。

二、严子陵钓台碑刻所见“先生之风”

自古以来,我国以钓台命名之景甚多,达十余处。陕西宝鸡渭河南岸有周代吕尚姜子牙钓台,山东濮州有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有韩信钓台,福建闽东有东越王余善钓台,湖北鄂州有孙权钓台,北京阜成门外有金主完颜璟钓台,而浙江桐庐富春江七里泷段的严子陵钓台闻名天下,可书者最多。

著名的严子陵钓台位于今浙江富阳。《后汉书》严光本传曰:“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6]2764这里的富春山,即指今天的浙江富阳。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曰:“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6]2765按说富阳桐庐一带本非严光实际的故乡,然而齐国人发现他是在富春江,光武帝亲见他还是在富春江,可见比起余姚的旧家,严光尤爱自辟的新址。富春江一带风光秀丽,有南朝吴均作文为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可见,但凡隐身于田园、寄情于山水者,不外有一处桃源可以“从流”,可以“任意”。南宋时又在严先生祠边建钓台书院,筑高风阁、客星阁、云峰烟水阁、不事王侯亭、高尚其志亭等等,成为一时之胜景[10]。今天的严子陵钓台和严先生祠,都是后来重建的。钓台在浙江桐庐县城南15公里处,江岸有两座平坦石崖,高近百米,俗称东台、西台,两台各有石亭。东台为严子陵钓台,西台为谢翱痛哭文天祥处。相传,作为文天祥麾下咨议参军的谢翱,持竹如意击石而哭,竹石尽碎。西石台有楹联书曰:“生为信国流离客,死结严陵寂寞邻。”此联语出自清人徐夜《富春山中吊谢皋羽》诗[11]。此处富春江,七里有风,十七里无风,故名七里泷。然则,台高百米如何垂钓?或可曰:高台之意不在钓,在乎山水之间耳。或许严子陵独特的隐逸观早已神化了他自己,非得如此高台,不能显其遗世独立之本色。

历代对严子陵钓台的歌咏,多见于古代的诗文当中。宋以后,严子陵钓台引得无数文人骚客游水登台,俯观陈迹;自宋以降,关于严子陵钓台的诗文题咏开始结集刻书。以元祐八年的郑琡编纂《钓台集》为始,至清末汪光沛编的《严陵钓台志》八卷为讫,共大小十二种文集[12]。范仲淹为严光作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13]尤为脍炙人口。

古来渔间多隐者。历代避世之士以隐居江湖垂钓为清高,以此来表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今有论者将古代钓者分为三个层次:“上者,其钓非钓,神钓。中者,其钓莫钓,意钓;下者,为钓而钓,身钓。”[14]《南史·隐逸传上·渔父传》所记寻阳太守孙缅所遇见的渔父当是“其钓非钓,神钓”的典范[15],姜子牙曾垂钓于渭水之阳,以待时机,白居易《渭上偶钓》诗曰:“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16]北宋苏东坡把这种“人之钓”视为“意钓”,他在《观棋》诗中说:“纹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17]有人说严子陵为了贪恋钓鱼而归隐于富春山,也有人说严子陵隐于富春山是因为光武帝恩波太晚,无怪乎唐人曹邺有诗句曰:“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18]显然,这都是对严子陵归隐于富春山的误解。严子陵归隐富春山既不是为贪恋钓鱼,也不是沽名钓誉、故作姿态,宋代李纲《严陵滩下作》云:“帝座高悬汉客星,樵渔今亦想英声。钓台直下三千尺,谁谓先生只钓名?”[19]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13]从严子陵钓台碑刻中,今人可读出“先生之风”。有钦羡严子陵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最早有南朝刘宋时的谢灵运《七里濑》:“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20]这种环境和江南当时的开发程度是相符合的。杜牧任睦州刺史时曾写道:“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书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21]有敬佩严光松柏孤直、高风亮节品格的,李白有诗云:“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和,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22]有赞颂严光蔑视权贵、隐居不仕的,唐王贞白《题严陵钓台》:“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23]隐士者,隐身易,隐心难,明代罗玘《西溪渔乐说》:“渔诚足乐也……至于终其身乐之不厌,且以殉者,古今一人而已,严陵是也。”[24]显然,罗玘将严子陵视为终其一生且以殉的“神钓”者。故而,浙江当代书法家沙孟海书于严陵钓台石亭柱子上的一副对联,表露出了古今以来人们对严子陵崇敬的心声:

登钓台而望神怡心旷

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聂雄前.中国隐士[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6.

[3][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571.

[4]李连霞,王加鑫.解读隐逸[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4-77.

[5]胡晓明.真隐士的看不见与道家是一个零?——略说客观的了解与文学史的编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7-37.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李福禄.庄姓源流与庄子宗支浅说[J].菏泽学院学报,2012,(6):64-66.

[8]黄宛峰.论东汉的隐士[J].南都学刊,1989,(3):1-6.

[9][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M]//[清]许梿,评选;[清]黎经浩,笺注.六朝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14-115.

[10]项冰如.钓台诗话[J].散文,1995,(9):44-45.

[11][清]徐夜.富春山中吊谢皋羽[M]//[清]嵇曾筠,等.浙江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5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37.

[12]章利成.“严陵钓台集”的兴盛与文献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1):66-70.

[13][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七·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M].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

[14]翁士勋.钓台直下三千尺——漫谈严子陵垂钓与钓台[J].体育文化导刊,2004,(4):77-78.

[15][唐]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上·渔父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72.

[16][唐]白居易.渭上偶钓[M]//[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4726.

[17][宋]苏轼.观棋(并引)[M]//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苏轼全集校注:第七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4984.

[18][唐]曹邺.曹祠部集·题山居[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0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35.

[19][宋]李纲.梁谿集·卷五·严陵滩下作[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1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34.

[20]叶笑雪.谢灵运诗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0.

[21][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三·睦州四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3.

[22][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二[M].[清]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102.

[23][唐]王贞白.题严陵钓台[M]//[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七○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8062.

[24][明]罗玘.圭峰集·卷二二·西溪渔乐说[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2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88.

I209

A

1672-0768(2014)01-0027-03

2014-01-05

吴成国(1964-),男,湖北大悟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曹林(1992-),女,江西萍乡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点2013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如毅]

猜你喜欢
严子陵钓台富春山
严子陵的羊裘
《富春山居图》
过子陵钓台
盘点使用并继竿时与“坐”相关的装备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浙江严子陵钓台文化景观变迁探析
宁做山野村夫,不做富贵中人
富春山居图
峰巅枯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