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

2014-04-16 18:09高静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职工成本

高静/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运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

高静/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管理得当,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将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进行全面阐述,剖析当前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如何应用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对策

成本是企业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受到一定限制的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实施成本管理,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大多数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的重要途径。如今,企业要取得快速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控制。因此,企业要向现代化发展,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的概述

1.成本管理的含义。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行为的管理工作。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多种方面,主要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内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地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开展合理管理。企业首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再对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对企业的成本目标进行一个合理的预测,制定预测方案,然后对各种成本方案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有的成本决策。根据成本决策的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建立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活动有章可循。建立配套的成本分析方案,追查和发现成本变动的成因,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2.成本管理理论基础。成本理论主要有作业成本理论、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成本规划、全面成本管理等五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下面主要介绍成本管理中的三个理论基础:(1)是指通过各种动态因素对成本进行分析。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主要是对供应商的生产作业进行成本管理,以达到“作业链”与“价值链”的最优结合。企业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可以是企业的产品在销售与服务逐步合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2)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上对企业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与信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所处的外围环境来调整企业的战略发展的一种成本控制。(3)成本规划。成本规划是指企业从对产品进行设计的阶段到最后的销售阶段,对企业进行的成本规划,目的是满足顾客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3.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困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成本管理问题:(1)企业职工与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许多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极其落后、陈旧,管理方法也不科学。大部分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成本管理息息相关,企业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竞争。因此,在成本管理的范围与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意见,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不严谨,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2)成本核算不合理。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掩盖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指示财务人员制造假账,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如果管理层缺乏这方面的重视,则导致企业亏损愈发严重,甚至面临破产的困境。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1.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如果经济效益低下,企业也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以,企业需要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完善其基础体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研究企业在人才成本、销售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的发展程度,从而建立一套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的成本管理体系。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分析企业的成本管理内容、方式方手段、研究对象等,根据企业的销售特征、产品特征,确立完善的成本监控体系,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实行有效控制。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企业管理者需要对自身岗位的各项成本实施严格监控,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在各个岗位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企业职工与成本管理的联系,是企业职工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制定奖惩制度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全民参与企业成本管理。

2.树立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首先,树立企业全民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注重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教育,可以使企业职工自觉地降低企业产品成本,使职工更具有责任感和集体感,并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来。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在企业内部开展成本管理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成本管理的内部环境,提高企业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起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氛围。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员成本管理指标,实行奖励制度。对自觉完成成本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鼓励其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对难以完成成本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则进行适当的处罚,刺激员工增强成本管理意识,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外,将企业成本指标分配到各个部门、车间、职工,形成成本管理网络。

3.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首先,完善材料采购内控制度。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职工的采购行为,从而从制度上落实各项采购行为,减少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建立采购内控制度,规定各项材料的价格预算、授权人权限,严格设置采购程序、审批制度以及相应的责任制度。其次,形成价格档案以及价格评价机制。采购部门需要对采购自资料进行整理,统一的价格档案。对于非常重要的材料价格,形成一套有效的价格评价制度,由企业专职部门来定期收集相应的价格信息,并通过分析与评价目前的价格水平加以评价。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成本管理,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制,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使企业用最少的资源却最大化的利益,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纪新华.运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探索 [J].中国商贸,2012.5(8): 199-200.

[2]白蓉.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中国经贸,2011.9(16):189-190.

[3]文敏.建筑企业会计成本控制[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30): 112-113.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职工成本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