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测试理论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反思

2014-04-17 02:45肖芳英
教育观察 2014年28期
关键词:题型听力交际

肖芳英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永州,425199)

一、引言

2013年8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CET”)委员会公布,从2013年12月考次起,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实行改革。本次CET改革主要体现为统一了题型,取消了完形填空、快速阅读,增加阅读理解匹配题,复合式听写改为单词和词组听写,句子翻译改为短文汉译英。CET改革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看好改革,认为“取消完形填空,CET的考试形式与GRE、TOEFL更为接近,是一种进步”[1];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题型的变化只是考试形式的创新,如何改革英语学习评价模式,让英语教育回归语言工具属性,打破英语崇拜情结,才是问题的关键”[2]。

当前大学英语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测试的正面效应,使CET进一步科学化,使其效度和信度高度和谐、统一,从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反拨效果。[3]本文将通过简略回顾CET近30年的几次改革,着重从语言测试理论的角度审视CET的多次改革,最后对CET提出一点看法。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历程

2005年以前,CET实行百分制。题型包括听力(10个短对话+3篇短文听力/复合式听写)、阅读理解(4篇)、词汇句型(30题)、回答问题、改错(10题)、完形填空(20题)和写作(注:反斜杠后为六级题型)。2005年以后,CET实行710分制,取消合格证书;2007年实行政策性改革,教育部规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2007年1月起只接受在校生报名;2009年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试点;2012年改革开始实行“多题多卷”,不同于以往采用一套试题,仅通过题目顺序变化实现的“多卷”,此次改革实行同一考场内使用多套试卷,且每一套试卷的题目内容都不一样。

2013年的改革主要有四大变化:(1)取消复合式听写、句子听写,全部变成考查单词短语的听写;(2)快速阅读之前的正误判断题型/选择题型变成段落信息匹配题;(3)翻译由补充单句汉译英变为段落汉译英;(4)取消完形填空的考查。

自1987年CET开始实施至今,它早已成为我国参考人数最多、最权威的英语水平考试。CET致力于测试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然而从教学反拨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这项考试的改革可谓备受关注,也历经艰难曲折。除去2007年的改革是与语言测试本身无关的政策性变革外,应该说CET经历了五次蜕变。总体来说,从语言测试理论的角度审视,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进步。

三、从语言测试理论视角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多次改革

(一)1987年至2013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0世纪70年代以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主张,既然语言可以分解为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元素,那么语言测试试题就应该每题只考查一个考点,即把所有的语言能力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分项测试。2005年以前,CET出题的主要依据就是结构主义原则,但同时也采纳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主张,即测试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并强调两项及两项以上的综合评估。这一时期CET的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词汇填空、语法填空、完成句子、改错等,尽管考题中含有综合测试,但主体还是分项的结构测试。因而从测试理论的角度来说,这一时期的CET是属于心理测量—结构主义的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考试。

CET自2006年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考试的理论依据由结构主义向交际主义转变。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提出。这一模式成为IELTS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的研究发展与语言测试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且语言交际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发生在情景、语言使用者和语篇之间的动态交互的认识,这一理论认为语言测试应测量包括语法、语篇、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内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它还应该以真实为准则。[4]

(二)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2013年CET改革更是向交际语言测试迈进了一大步。下面就重点以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对我国CET的题型进行审视。

1.对2013年CET写作题型的审视

CET写作多是三点提纲式或看图(表格)作文,题型比较刻板。张岩建议借鉴澳洲语言测试的做法,将阅读、听力理解的内容融入写作部分,考生首先阅读一篇学术演讲,接着听一则大约为1分半钟的听力材料,然后在写作中概括阅读和听力材料的要点,并陈述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写作无疑更能体现Bachman交际测试的互动性,同时充分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语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5]这才是真实语言交际的本质,但这对考生听力的要求较高,这样的考试对听力总体薄弱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语言测试的一个困境。

2.对2013年CET听力题型的审视

2013年改革后,CET样题的听力部分由8个短对话、2个长对话、3篇短文听力和1篇复合式听写(单词短语听写)构成。除听写部分,其他全是单项选择题。听力测试时长30分钟左右。交际测试法要求,语言测试应以实现真实或仿真的交际为目标。Bachman[6]曾将真实性分为“情景真实性”和“互动真实性”。前者关乎测试方法特征与目的语使用特征,后者关乎测试过程中被测试者投入的语言能力和参与度。根据以上原则,我国现有CET听力部分的短对话测试题则完全脱离了实际交际的轨道。因为现实中的对话几乎不存在“你一问我一答”的机械式的重复,采用这样的听力材料进行测试,其效度必然大打折扣。而短文听力材料多为标准录音材料,和真实语料相去甚远。再者,听力理解既然重点在于理解,就应该抛开传统的单一正确选项的题型,采用问答题、匹配题,甚至英语专业八级中的“Note-taking”题型,使考试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另外,笔者认为听力部分内容过多,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反映考生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

3.对2013年CET阅读题型的审视

2013年最新改革后的样题阅读理解部分由1篇单词填空短文、1篇长篇阅读(信息匹配题)、2篇深度阅读理解构成。为增加阅读理解测试的实效性,首先应强调阅读材料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测试设计者将生活中的真实语言材料纳入试题中,同时加大主观题的比例,从而实现全面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其次应凸显有效信息,CET不是以考倒一批学生为目标,而是应该让考生在测试中获得成就感,换句话说就是“寓乐于考”;再次还应保证考试时间的灵活性,这一点可以借鉴2005年以前专业英语八级考试的做法,整个测试的听、读、写、译不局限于一套试题、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而是将听、写和读、译分开,这样更符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测试也将更人性化。就现有的CET题型和内容而言,针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基本符合交际测试要求的,但仍然存在全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题型多样化的做法,如信息匹配题就可以采用以下题型:①选择题;②完成句子;③完成笔记、总结或流程图;④多项配对;⑤文章或表格填空;⑥正误判断;⑦信息逻辑排序;⑧文段小标题选择;⑨寻找信息,简短回答提问。

4.对2013年CET翻译题型的审视

2013年最新改革后的样题翻译部分由以前的句子翻译(2006年以前的为基于阅读理解文章的句子翻译,2006年后为根据中文提示补全句子)转变为段落翻译,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这样既能测试学生对翻译原文的理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测试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运用。以测试材料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为标准,改革后的翻译题在CET所有题型中的效度较高。段落翻译属于主观性试题,虽然有参考译文和明确的评分标准,但实际上译文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而评分标准往往流于形式,评分者多根据综合印象打分,这正是翻译测试评分的难点。总体而言,从测试的角度来说,把句子翻译改成段落翻译无疑是科学合理的进步。

四、结语

CET已经试点推行的机考试题语料来源于真实的本族语场景,且其口语测试的形式采用如TOEFL一样的配对考试形式,尤其是2013年12月开始采用的新题型更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语言测试理论的角度审视,CET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进步,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向交际语言测试的方向发展。然而在不到30年里进行了大小五次变革,这本身说明CET不够成熟、缺乏稳定性,每一次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小的冲击。相比较而言,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以下简称“TEM”)多年来题型就基本没变,“TEM日臻成熟,为促进我国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已被学界和社会广泛认可”[7]。而CET的权威性却因各种原因而广受诟病,“新改革后的CET几年内有效”“英语四、六级改革,把自己改成了‘鸡肋’”之类的质疑十分普遍。尽管“如何使英语回归为朴实的工具,是我们全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样的重任不单是通过CET改革就能够完成的”[8],但至少CET成为相对稳定的语言测试并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愿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CET能尽早成为更为成熟、稳定、科学的一种语言测试,真正起到教学把关、信息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9]

[1] 叶祝颐.四、六级小改革难终结英语崇拜情结[N].广州日报,2013-08-19(F2).

[2] 叶祝颐.英语四、六级改革不能止于改变题型[N].青岛日报,2013-08-20(6).

[3] 吴斌.现代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4] 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5] 张岩,牛卫英.澳洲语言测试体系对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启示[J].科技向导,2012(32).

[6] Bachman L F.What does Language Testing Have to Offer?[J].TESOL Quarterly,1991(4).

[7] 李绍山,陈晓扣.从语言测试理论角度看TEM的现状和未来[J].外语界,2012(3).

[8] 李凌,武敬,赵天骄.英语四、六级从“应试”回归“应用”[N].中国教育报,2013-08-27(2).

[9] 高淑玲.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西北大学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题型听力交际
情景交际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交际羊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