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2014-04-17 02:45贺文君
教育观察 2014年28期
关键词:信函目的论句式

贺文君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一、引言

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文章的翻译有了越来越多的视角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翻译目的论(Skopo Theory)在德国兴起,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信函——这种有很强实用性的文体的作用日益凸显。一般来说,企业都是以商务信函的方式来首先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是达成交易和保持业务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商务信函翻译的准确性有时甚至可以决定贸易的成败。

二、目的论的兴起和发展

目的论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Katharina Reiss最先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1971)中提及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要以译文的功能为导向进行翻译,不同的文本功能不同,翻译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功能文本主要有三种: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表达型功能文本主要是由党派领导人或学生发表的演讲、公文和由权威机构或个人发表的学术著作,是为了传递某种思想;信息型功能文本主要包括政府或机构发布的各种公告、规章及各类法律文书;呼唤型功能文本的典型是广告语。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要根据文本的功能来确定最准确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Katharina Reiss的学生Hans J. Vermeer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此外,Vermeer还提出翻译必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译文内部必须连贯)和“语际连贯法则”(译文与原文之间必须连贯),但翻译的最高原则仍为目的法则。

Justa Holz-Manttari和Christina Nord使目的论得到进一步发展。Holz-Manttari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强调译本对于读者来说是同等功能的传输和交流,是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Nord更多关注的是原文,她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中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Nord全面总结和完善了功能派理论,并且着重强调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功能”指的是译文要体现原文的功能,“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读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文的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

目的论着重强调译者、原文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使得译者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进行翻译。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同一文本由于翻译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和译文出现,使得译文实现不同的目的。

三、目的论指导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商务信函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三个典型特征为精准、实用、高效。因此翻译此类文本时,译者不仅需要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更要对不同的句式、术语、语境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做到译文简洁的同时实用且高效。翻译文本要用词准确,句式和表达要清晰明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否则将会很容易给贸易双方造成误解,导致沟通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交易延误甚至失败。

商务信函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精准词汇的运用,根据翻译目的论,由于中文商务信函和英文商务信函存在诸多不同,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首先是格式。中英文商务信函有很多不同之处,英文商务信函格式更严谨,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寄信和收信的准确时间都必须列出,这些格式都用固定句式来表达。因此翻译成中文时,译者不仅要熟悉这些固定句式,还要根据中文的惯用表达更好地向读者传递信息。中文商务信函的格式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姓名、地址和正文。其次是称谓。在英文商务信函中,“Dear Mr. Smith”译为“史密斯先生”,然而根据中文惯用表达,对某人的称呼应该加上其头衔,如“某经理”“某助理”,在英文惯用表达中,出现的称呼大多是“Mr./Mrs./Miss”,因此“张经理”可翻译为“Mr./Mrs. Zhang”。最后是结尾的祝福语,在英文中常用“yours faithfully”“yours sincerely”,仅是用来表示尊重的礼貌语而不包含情绪,所以在翻译时译为“您真诚的”则不适合,按照中文习惯译为“敬上”更贴切,更易被读者接受。

对于句子的翻译,如“your favorable reply will be appreciated”意译为“敬候佳音”更贴切,比直译为“我们感激你的回复”更易拉近写信人与收信人的情感距离。以下商务信函中常见的句子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会更易为读者接受。

例1:We should be obliged if you would let us know…

例2: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leasure of hearing from you soon.

例3:In case of offer,please quote us your lowest price in US dollars.

例4: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goods have been dispatched today.

例1的英文句式礼貌地表达了询价的目的,翻译为中文时要注意语气。在英文商务信函中,常见到“appreciate”“be pleased to”“be appreciated to”等礼貌用语的固定句式,相应的中文表达也会有固定句式,翻译时不必按照字面直译,可以按照两种语言的商务信函常用句式来翻译。根据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的翻译方法是由其目的决定的,因此例1译为“如蒙提供……不胜感激”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更易使读者接受。例2是大部分英文信件中最常用的结束语,通常译为“我们期盼早日收到您的消息”,在要求用词精简的商务信函中,译为“请回复”则简洁地传递出了希望对方回信的期望。例3中的“offer”“quote”在商务信函中的固定翻译为“报盘”“开价”,此句应译为“报盘时,请以美元开最低价”。例4通常被翻译为“我方很高兴通知您货物已于今日启运”,但此翻译对于正式且严谨的商务信函来说略显生硬,按汉语的表达习惯,“please”可以不必翻译。根据商务信函正式、严谨的特点,此句应译为“货物今日业已启运,特此告知”,这既延续了正文内容的正式性,又准确地传递了信息。

商务信函形式正式、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要求译者对两种语言有深厚的驾驭能力,时刻注意以读者能够理解的目的为导向,更多地从目的语习惯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出发,既准确译出原文,又符合两国语言习惯,从而达到达成交易、建立联系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要充分理解翻译的目的,即译文的作用,译者需要同时考虑到译文用词的准确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对于商务信函的翻译来说,其主要目的除了准确传递信息之外,更要起到促进双方建立长期贸易关系的作用,译者应始终以这两个目的为导向,充分考虑商务信函的特性及固定的句式,充分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和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采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最大程度的达到翻译目的。

[1] Jeremy Mo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ledge,2001.

[2] 潘艳红.目的论研究在中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129-133.

[3] 宋薇.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外经贸信函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95-98.

[4]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1):36-39.

猜你喜欢
信函目的论句式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现代英文商务信函的个性化写作风格初探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特殊句式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