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创新 打造文化品牌——浅谈早期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参与、市场化运作之形式

2014-04-17 04:49
剧作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化站全县乡镇

袁 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群众文化活动要突出“受群众欢迎,让群众参与,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文化惠民、文化亲民,把舞台让给群众、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我认为这完全符合客观需要,符合群众意愿。我省早期开展的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就是这一号召的雏形。

为促进我们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根据《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春节、五一、七一、八一等传统节日,几年来,我们陆续开展“全县第四届社区文艺演出”“全县青年歌手大赛”“全县‘五个一工程’平民书市”“全县纪念‘世界遗产日’”“庆八一双拥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喜庆、和谐的氛围,为振兴地方经济做贡献。特别是在全县11个乡镇123个村开展了创建“进农家、唱红歌、我与农民手拉手”“农村文化大集”等农村文化活动品牌工作,收到明显实效,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政府转变观念,变“办”为“管”

鸡东县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政府投入力度大,文化设施齐全,工作理念新;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注重地方特色,各项措施得力,工作有亮点。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为此,近几年来我县文化管理部门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先后新建了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新建文化站总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全都设有小型剧场、多功能活动厅,文体活动室、报刊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基本文化活动空间,并配备了相应的文化设备、从而使全县所有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变文艺“调演”为基层“现演”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坚持把农村文化事业摆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按照“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引领农村新文化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先后建设农家书屋123个、村屯文化广场60个、村级活动室73个,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村题材的小说诗歌小品歌曲100余件。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活跃广大村民地业余文化生活,县文化馆积极组织辅导人员下乡提供服务。他们采取11个乡镇都有专人承包负责的方式,一包到底,还为各乡镇举办的文艺比赛和文艺演出提供演出设备和综合服务,深受广大基层部门和领导的欢迎和好评,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打破行业划分,文化携经济“比翼双飞”

平阳镇是当地有名的百年古镇,这个镇决心传承百年古镇独有的文化底蕴,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优势。确定了“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的目标。全镇着力构筑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三级文化网络,文化大院、文化中心遍地开花,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不断,夯实了群众文化基础。农民秧歌队、健身操队、舞狮舞龙队、民乐队、舞蹈队村村可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开展的农村文化大集活动形式新颖、匠心独运,深受好评!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作为文化人,我们决心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继续高举全国文化先进县大旗奋勇向前!

猜你喜欢
文化站全县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浅谈综合文化站干部队伍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