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表达方式,渗透表达方法

2014-04-17 05:18曹疏春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丹顶鹤语言表达

吴 蓓,曹疏春

(南京中央路小学,江苏南京,210009)

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学的生命,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的表达任务指引下进行的。通过课堂观察以及数据统计,本课教师共布置了9个表达任务,其中有2个任务的操作方式是生生交流,其余7个操作方式为师生交流。我们发现,教师课堂表达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生成及其提升有直接影响。所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需要讲究方法,把握时机,易于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表达热情。

一、转变表达方式,把握表达时机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着给丹顶鹤着色。自主学习完后,教师设问:借助你的画给我们说说丹顶鹤美丽的样子。此时我们观察到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大部分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教师指名一人回答,该生读课文回答,内容准确完整,但是语言不够生动丰富,不能引起倾听者较大的共鸣,所以该生表达完后下面的同学也没有回应。而在组织学生朗读完感悟后,老师再次发问:让我们变成一只只美丽的丹顶鹤,来夸夸我们自己,同桌之间先相互介绍。课堂观察发现生生交流积极主动,集体交流热情高涨。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在让学生感受描述丹顶鹤的外形美,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时机却让学生课堂学习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教师的课堂表达、任务布置是有讲究的。

本课的试教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感染。而语言文字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在孩子们的大脑中形象呈现。学生在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就在脑海中想象了丹顶鹤的直观形象,此时表达,恰合时宜。且教师在下达表达任务时及时关注了学生的体态、表情、语音、语调,对学生的表达给予了多角度的指导。自我介绍式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转换了表达的视角,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自主汇报时表达欲望强烈,表达效果更具感染力。

二、渗透表达方法,提升表达能力

在教学丹顶鹤的体形修长这一片断时,教师让学生转换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点评明确指出同样的意思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这无疑又是一次对学生表达方法的渗透。“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教师的这一发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虽然课堂有暂时的沉默,但那是学生的思维在激情碰撞;虽然学生的回答并不尽善尽美,但那是学生的表达在反复推敲下的演练。语言能力的表达提升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可是如果老师从低年段开始,从每一节语文课开始,就能关注自己的课堂表达,关照学生的课堂表达,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

我们常常欣赏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学生,其实老师也应该带着问题来观察课堂。通过研究,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困惑:对于学生表达姿态的指导和要求有哪些?学生齐答这种半开放式的表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有促进作用?我们将带着问题继续研究。

如果说,遵循科学规律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解决教学难点的依据,注重有效表达是促进学生深思的“润滑油”,那么课堂观察研究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助力器。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丹顶鹤语言表达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丹顶鹤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它们如此眷恋着湿地 丹顶鹤与白枕鹤:和而不同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