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有效性

2014-04-17 05:18吕妹仔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中学英语交流

吕妹仔

(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厦门,361026)

一、引言

对于一名英语教师,流利地掌握所讲授的语言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他在语言的教授过程中存有踌躇和不确定性被学生所察觉,如果他在教授语法、词义或用法时出错或前后不一致,那么他对语言的掌握是不够的,并将会对他的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研,多数中学英语教师都深受这样的语言能力不足的困扰,这亟须转变。

二、中学英语教师语言现状

实践观察表明,当今中学阶段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在:

(一)课堂上过多使用中文

过多使用中文会破坏课堂的语言氛围,使得教师无法更多地用英语与学生沟通。此外,由于文化隔阂,母语有时会成为学习外语的障碍,这也是中国学生在交流和写作时大量使用中式英语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在英语课上,单纯地重复一些表达会使学生感到无趣。一些教师每天对学生的反馈只有简单的“good”,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接触多样的表达赞赏的词语,例如:“marvelous”“fantastic” “wonderful”“cool”“well done”……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

在大多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很少有机会将真正的自我展现出来,师生关系是固化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墨守成规就足够了。教师按规定教,学生就学教师给出的或考纲所要求的知识,如此而已。相互问候完之后,教师针对听力或阅读材料提出常规的问题,并希望听到学生回答常规的答案。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Come to the point, Johnn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your personal history.” “Don’t ask silly questions.”“That’s nothing to do with it. Didn’t you hear the questions?”正如John Holt所指出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僵化的套路来掩饰真我,从而避免尴尬的场面。要想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需要理解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

(三)不真实的对话练习

在现实中,师生之间真实的英语对话练习是很少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简单地让他们背诵大量的对话,但并没有帮助他们把对话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因此,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此外,英语课堂上,常被忽视的教学活动就是相互交流。对学生来说,“真正”的交流使用的是母语,显然,要让他们自然地使用外语交流,需要一定的外在刺激。但是,交流并不会凭空发生,仅仅是让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些情景因素来引发交流。在说话或在大多数写作中,情感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有目的的活动,而大多数外语教学仍停留在单向输入和伪交流阶段。

三、如何提高英语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根据模仿理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而学习语言就是有目的的学习一种行为。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典范,“学生中心论”绝对不能被理解为:教师要尽可能的少讲话,而把整个课堂留给学生。相反,英语教师在课堂使用英语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理想的课堂用语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充分利用声音的力量

Gwynneth Thurburn这样写道:“要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有兴趣,有激情……教师的嗓音和讲话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嗓音至关重要,乔治·艾略特曾说道:“没有东西能比声音更加深入人心”。沃尔特·惠特曼也在《草叶集》中讲:“我将会追随用正确的声音对我说话的人。”出色的英语教师常常会有技巧地用他们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英语传授英语

Jane Willis说过:“用英语传授英语。”意思是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比如组织课堂活动或是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抓住课堂上每个机会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当教师说英语时,学生得到了听力的锻炼,这是学生能顺利理解英语之前一个很有用也很有必要的步骤。常用的教学语言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力。而教师在语言表达与组织上的流利程度极有可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回应。

教师语言能力重要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所创造出来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至关重要。Vivas和Goredeckis在1980年做了一个有关于西班牙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实验,实验对象都是3岁半到6岁的学前儿童。实验把他们分成三组,每组都给予不同的环境。第一组:每天在家里有组织地听故事以及大声跟读,一直持续60天;第二组:在学校里在一个教师的带领下跟读故事,一样也持续60天;第三组:并不参与读故事的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学校环境下跟读的儿童展示了比其他两组更好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样的结果源于教师创造出的积极影响以及它自身激励出的社交相互作用。(Vivas,1996:89-216)因此,在中学英语学习中,英语老师应该通过将学生带入适当的外语环境,创造出积极的影响。

(三)重视输入的质和量

Krashen在他的“语言输入假说”中提到,人们只有充分理解讯息或保持信息的输入才能习得语言。他用了15页的篇幅列举实验数据来论证这个观点以支持他的理论。

“持续的理解性输入有利于高效的语法学习。”

“语言的学习基于理解性的输入,而不是简单地将自己置身于该语言环境中。”

“教师在交流中对语言的精简可能会使之更好理解。”

“当语言输入的习惯形成后脱口而出将更自然。”

输入理论阐明,当学习者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途径,语言的学习将会更加自然,这些输入的途径可以是以文字或声音的形式。英语教师处在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每天为学生们组建英语课堂气氛,并抓住一切机会来用语言影响他们的学生。

(四)真实交流的模拟——情景重现

Wilga·M. Rivers曾把语言比喻成信息传输的交通工具:语言是一种信息传输的交通工具,它是传输的载体而不是传输的目标。学生在学会使用这个载体之前,必须先建立语言基础,这需要教师先规划一张蓝图并逐步实施,经常模拟不同的语境。语言运输的终极目标是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表达涉及人际的互动,所以,师生之间经常性的口语练习会比单纯地学习语法知识更简单有效。课堂上做情景模拟可以帮助学生在早期就建立起更加真实的沟通场景,而不是重复虚假的语境。

总的来说,英语老师的课堂语言对于课堂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英语老师们更应该将这门音乐般美妙的语言的魅力展现给学生,通过恰当精巧的课堂用语创造一个愉快的语言环境,进而促进学生们有效率地学习英语。笔者希望这篇文章所提到的观点可以对英语老师们有所

帮助,能够让大家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1] Givens,David. What Body Language Can Tell You What Words Cannot [A]. English Book for English Majors,volume5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ublisher,1996:74-78.

[2] Krashen,Stephen 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Language Learning [J]. England:Longman,1985.

[3] Skinner,B.F.TheTechnologyofTeaching[M]. New York: Appleton,1968.

[4] 王奇.二语具身认知动力:身体、文化与隐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 Whitman,Walt.LeavesofGrass[M]. London: J.M.Dent,1947.

[6] Willis,Jane.TeachingEnglishthroughEnglish[M]. England: Longman House,1981.

[7]胡壮鳞.Linguistics.ACourseBook[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中学英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如何创设中学英语语言环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我的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