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培养:教育与经济关系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2014-04-17 06:50阳征保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高职发展

◎ 阳征保 彭 超

一、敏捷理念在企业中的应用

海史密斯(Jim Highsmith)认为,敏捷是指在动荡的业务环境中,适应变化并创造变化,从而获得价值的一种能力, 同时敏捷是平衡灵活性和稳定性的一种能力。 关于敏捷理念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有敏捷管理和敏捷制造。 敏捷管理也称灵捷管理,与传统管理的着力点有所不同, 敏捷管理的支点是充分利用“机遇、人员和信息”的杠杆作用,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管理职责、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的某些变化中。 敏捷管理主要有: 敏捷项目管理, 敏捷需求分析与管理,敏捷配置管理,敏捷项目管理,敏捷职业发展等等。 敏捷制造(AM)是指在不可预测的持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 企业之间在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先进制造技术(以信息技术和柔性智能技术为主导)、有技术有知识的管理人员三大类资源支柱支撑下,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进度作出快速响应生产模式。 敏捷制造,在理念上,卖方市场条件下的“成本中心”和“生产中心”观念被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用户中心”和“产品中心”观念取代;组织变化上,信息畅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虚拟企业的形式实现生产的高度柔性化;信息与知识网络化方面,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供应商、用户以及最终消费者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核心能力方面,实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迅速集中、快速反应;人才队伍方面,强调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教育与经济存在非协调性

帕森斯认为,教育属于模式维持系统,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适应系统和政治目标系统的影响和限制。 埃米尔·涂尔干说过,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规范的。 社会的发展是全范围的发展, 教育只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相关的因素。 当社会发生变迁时,可以形成对任何领域的冲击和改变,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的发展应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否则不仅是投资的浪费,而且同样会造成社会问题。 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性,教育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经济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动性与教育结构的稳定性不适应, 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转型转轨与制度缺陷等,可能使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数量、结构、区域方面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一致。 从数量上看表现为教育不足或过度教育与知识失业, 从结构上看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人才过量与人才短缺同时存在。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公益或公共事业,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才输送有连续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下的多数经济组织本身具有竞争、转型风险,人才需求不仅有间距且是断续的甚至是负数, 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是不同步的。 而且,在可变性和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中, 各种职业都可能存在着不同人才之间的同行业或跨行业的替代现象, 除了某些特定的职业外,具有不同学历的人可以适应同样职业,具有同样学历的人也可以适应多种职业。 高职教育面临双重风险: 一是当学生接受某一技能教育后进入市场,但市场的需求变化了;二是现在的热门产业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会消失, 针对热门产业的技能教育是短期的、不确定的。 高职教育市场很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不具备人力资源价值的社会群体。

三、适时输送社会经济发展适需人才是高职教育的责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而就业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政策问题。 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 更重要的是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量。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已经跨越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界域, 高职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职业成长规律,还要适应经济发展状况,符合特定社会制度变迁进程。 虽然劳动力需求市场是多变的、复杂的,甚至有时是矛盾的, 不存在一个直线性劳动力市场逻辑指示着高职教育如何去培养, 但保持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是要两者达到理想状态的均衡, 而是要将非均衡状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尽量降低由于不均衡带来的消极影响。 高职教育完全可以也能够通过关注劳动力市场动态需求, 调整与改变培养模式来明确自身的使命。 在劳动力市场存在有效需求的情况下, 高职教育所输送的人才是不是社会适时适需的,关键在于高职教育本身。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满足未来社会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及社会各领域对受过一定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对高知识技能人员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所承担的责任。

四、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就源于其人才培养能力有较强的敏捷性

高职教育承担着面向劳动力市场、 适应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的变化来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熟练劳动力的任务,它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 培养目标必然受劳动力市场驱动、调节,必须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相对固定性与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过去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正是因其在培养能力上变迁的敏捷性,不断探索重视学生学习、 重视技能培养的各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如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双证书制、多元目标引导型、弹性学制型、过程探索型、双元主体型等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基础活模块、多元整合、职业能力系统化、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通、职业导向、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学期项目等课程观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教育实践活动, 努力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态的人才需求。 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总是体现为培养能力即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冲突过程中变迁的敏捷性。

五、敏捷培养将成为高职教育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在市场经济中, 经济组织的生产和管理理念的创新远在教育理念创新的前面。 就业问题事关民生,当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产业优化升级的双重压力下, 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稳定就业仍面临重大挑战,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各种就业矛盾依然会相互交织。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环境。 高职教育所输送的人才是不是社会适时适需的,关键在于高职教育本身,敏捷的要义符合高职教育, 敏捷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必备素质。 政府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针对的不是职业技能培训, 而是强调转型的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情况下高职教育适时适需输送人才的培养能力变迁的敏捷性。 在机遇与风险共存的时代,化解高职院校收入、教师、招生、就业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充满竞争性和市场导向的风险,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培养能力变迁的敏捷性, 敏捷理念将会引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中。 展望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信息, 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预测、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预测和高等教育专业状况信息平台、专业教育水平评价平台、就业状况信息平台等方面的预警制度与机制等, 标志国家管理水平的基础性预测工作将越来越完备、科学和准确。 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应用, 已经实现了从学习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教学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性能及应用的不断向前发展,如“苍蝇研究室”,将彻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激发更令人兴奋的学习方式和真正改变目前大多数环境下发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们可以积极投身于一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活动中, 能给教师们带来对理论更实用的讲解和比说教远为有效的方法。 高职教育中将培育出更多的教学名师与专家, 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转向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课程架构、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思维引领式的实训课程。 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互补的同区域甚至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 基于市场机遇与风险共存和将教育质量推向新领域的共同目标, 在成员单位地位平等、资源共享、独立运作、彼此相互支持的前提下,将通过虚拟化、联盟化、合作化从分治走向共治。 可以展望, 高职教育将构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与灵敏度的人才敏捷培养模式。

[1][美]海史密斯著,杨金梅译.敏捷项目管理(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何继善,陈晓红.管理科学: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高秀叶,吴卫红.教育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周建松,唐林伟.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6]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劳动力高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