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模与学校安全

2014-04-17 13:21张国霖
基础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海绵垫午休规模

张国霖

编者的话

学校规模与学校安全

张国霖

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严重的校园踩踏事件,共造成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成为又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安全事故。综合相关报道来看,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并不复杂。25日下午,该校体育教师将两块体育教学用的海绵垫子临时靠墙放置于学生午休宿舍一楼单元过道处(另有报道称,海绵垫子在此放置有些时日。如属实,足以说明学校的安全管理和防范问题之严重)。26日14时,学校起床铃响后,一、二年级在校午休的学生陆续起床返回教室上课,在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明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从而导致学生严重伤亡。粗看之下,这起踩踏事故无非是由于该校午休条件有限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防护措施不到位所引起的。透过相关报道又了解到,明通小学共有43个教学班、2710位在校生,通过简单运算不难知道,该校平均每班学生人数约为63名左右,就一所小学而言,班级人数和学校规模都不算小,这是否也与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存在某种联系呢?试想,踩踏事故必然与短时间内在特定区域集聚起一定规模的人群有关,过度膨胀的班级人数必然导致学校规模的扩张。在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存在疏漏的情况下,学校规模越大,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也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并不是说小规模的学校就不会发生类似踩踏或者其他的安全事故,相对而言,大规模学校在应对突发性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爆炸、火灾、恶意伤害及各类恐怖袭击时,比规模小的学校更容易出现问题,事故的波及面和后果也往往会扩大。由此推理,学校规模与学校安全事故之间确实有着一定的关联,因而规模较大的学校也更需要加强相应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演练。

撰写本期“编者的话”过程中,就已有文献做了简单检索后发现,对学校规模和学校安全的研究都很丰富,但未发现有直接探讨学校规模与学校安全关系主题的文献,《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刊登的“学校规模调控的依据与改进对策”一文,作者曾特别强调指出,“学校规模越大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会越高,产生的后果会越严重,风险防范对管理者的要求也会越高。”这一论点只是在文章的某一主题中附带提及,还谈不上是专门研究。学校规模与学校安全的关系,是否值得专门研究呢?无论是从学校规模,还是从学校安全的角度看,大量的研究成果都预示着,这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一个研究的方向。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参照相关标准将学校划分为规模不等的几种类型,研究分析某类安全事故更容易发生在哪种规模的学校,对于不同规模的学校重点防范特定安全事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些年,由于各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各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参差不齐,也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因而出现了很多大规模学校乃至“巨型”学校。很多的所谓“好”学校,不仅班级人数已多到不能再多,而且学校的班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波及教育质量,而且也容易滋生安全问题。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大规模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就不能不另眼相看了。

猜你喜欢
海绵垫午休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光影视界
规模之殇
海绵垫在足球教学中的妙用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自制浴床-海绵垫对新生儿沐浴舒适性的影响
午休小插曲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