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2014-04-17 13:27吴广宇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生课程

吴广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吴广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确定了创业的战略地位。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共识。观察与思考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已是势在必行。之所以大力强调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因不仅在于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而且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步较晚,导致在课程建设上也还出于构建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大力完善。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积极引导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持续推进,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问题也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正如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1]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情况大致表现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部分的内容。第二种是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注重创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以选修或必修课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要求。第三种就是依托KAB项目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质量控制、交流推广的四大体系,广泛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截至2014年4月,国内参与KAB项目的高校达到1300多所,成立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达到250所,累计有超过两百万大学生参与了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2]。第四种就是高校逐步建立的以创业教育必修课为核心,创业类通修课和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设立了“职业规划与创新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必修课程,“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经营模拟”等通修课程,“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选修课程。

还有一些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大力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教师、讲师、导师”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制,把学生推到创业前台;清华大学成立“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为学生提供体系完整的创业教育;温州大学设立了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吸收先进教学理念,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开设了完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举办院校两级创业计划大赛,形成普惠式教学与精英式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出版《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程》教材,设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邀请专业讲师培训,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存在问题

观察与分析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

基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背景,导致高校以及教育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存在种种误区。比如,部分高校片面地认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小老板培训班”,要为大学生实际创业活动提供指导,片面地将创业教育课程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简单将营销、财务、融资、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内容“打包”压缩,填鸭式塞给学生;部分教育者未能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创业时机不成熟而且创业的条件不具备,未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将创业教育理解为“为了让就业难的毕业生去创业”。凡此种种,都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些片面或错误的思想认识指导下,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为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薄弱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是“零碎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未起步,几乎是空白。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还缺乏完整的体系,与高校现有专业计划培养方案无法有效衔接。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只是以选修课或其他辅助形式开展一些零散的教学,未形成独立、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开设上多以选修课为主,几乎没有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和专业课。在课程内容上大多参照欧美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填鸭式”单向教学为主,实践内容明显偏少。部分高校开设课程中用“老瓶装新酒”的方法来推行创业教育,简单地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捆绑在一起,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础上生硬地加入部分创业内容,而对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等关注较少。课程对学生吸引力明显不足,很多学生为了拿学分而选修创业课程。部分高校教材是从国外移植而来的,缺乏本土化、区域化和校本特色的转化与开发。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部分高校创业基地建设滞后,创业基地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也较少,课程实践内容建设亟待丰富和改进。

(三)创业教育课程内外条件匮乏

整个社会对创业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强化。由于对创业缺乏专业的认知了解,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资金的欠缺导致研究不够深入。很多高校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还不完全具备条件。由于国内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时间不长,从业教师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相关师资培训,绝大多数创业教师没有从事过企业运营和管理,实际创业经验严重匮乏,部分教师因为行政工作关系,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结果多半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一旦进入创业实战领域的问题,往往不能切中要害,实践上的欠缺无法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部分高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创业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亦是不尽如人意。

(四)创业教育课程评价机制欠缺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缺乏积累,总体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体系,学界对创业教育评价研究很少,基本上是结合部分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开展的定性研究。在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实践中,系统的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仍未建立,尚在摸索和建设。国内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多是归属于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类别,全国范围内尚未成立专门负责管理创业教育的部门,因此,在课程评价机制上各个高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课程评价大多停留在考试层面。评价机制欠缺容易导致创业教育后劲不足,课程发展停滞不前。

(五)创业教育课程偏重技术提升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以及课程建设,存在偏重创业技术提升,而忽视创业意识培育的现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既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创业(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不可行的),也不是要在校学生放弃学业去创业。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去创业,因而,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应该首先立足于创业意识的培育,使得具有潜质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条件具备时能够主动、理智地开展创业活动,这样的创业行为也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当然,一定的创业技巧的传授也是需要的。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路径

课程建设是在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专家建议三者间摇摆的过程。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搭建一个生态体系,其建设路径应注重从教育理念、内容体系、内外条件、评价机制方面加以探索和改进。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课程理念反映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想、追求和信念,是最稳定、最核心的要素,揭示出创业教育者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存在的终极价值与理想追求。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向学生播撒创业精神的种子,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是一种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要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把创业教育的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配套改革,把创业教育融合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去建设、发展和完善;教师要把创业教育课程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要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把创业作为一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方式,真正作为一种人生追求”[3]。

(二)开发完善创业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必须打破现有学科内容的界限,具体面向学生的需求对课程内容重组和整合,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创业知识体系。一是要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现行专业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次的创业教育。教育部已设立了统一的教学大纲,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相关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别的创业教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对创业课程学习的需求。二是开发创业实践活动课程。在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高级别创业项目,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开发本土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青年学生的特点,结合国内成功的创业案例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好先进经验推广和优秀成果转化。“逐步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贴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并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和可操作性”[4]。四是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更多地采用案例讨论、实践实操、任务驱动、启发式、互动式等方法,以体现创业教育有别于一般课堂教育的开放性和与创业活动的密切关联性”[5]。

(三)强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资源保障

创业教育属于政府公共事业,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组织和全社会的参与支持。要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舆论为创业教育发展提供相应的外部支持,特别是加强政策上的指导,增强信息交流和技术指导,为创业教育的学校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全力构建起良好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天津市就出台了激励政策,允许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休学创业,创业期间不仅可以保留学籍,根据创业绩效还能奖励学分。“加强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研究、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等,形成一批具有专业性、本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创业研究成果,以夯实创业教育的内容基础”[6]。

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运行体系必然根植于有力的教学资源保障基础,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横向的协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资料保障系统、创业教育教学支持系统与创业教育教学环境保障系统。

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发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7]。要建立专业准入制度,强化专业支持力度;推行“个性化”的培训制度,合理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奖励,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关注的视角更多地投射在高校创业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上。

(四)构建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评估体系是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注重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一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建立符合各个高校实际的创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体系和考核要求,逐步将创业类课程纳入学生学分制管理。二是逐步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合肥工业大学宋之帅、徐美波、乔宁运用灰色模糊理论,尝试构建多层级的高效大学生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体系,课外实践平台,创业教育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8]。三是改进现有评价方式,可以尝试从教师、学生、社会等多元主体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综合采取现场考核、小组合作、问卷调查、档案袋、教学录像、个人反思等方式对创业课程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各环节的得失,有效促进创业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四是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已有创业教育课程评估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际,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估平台,充分发挥其对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引导和规范作用。

[1]高 靓.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N].中国教育报,2013-06-17(1).

[2]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全国KAB教育年会在哈尔滨召开[EB/OL].(2014-04-28)[2014-07-19]http://www. ccyl. org. cn/place/news/heilongjiang/201404/t20140428_689380.htm.

[3][6]张玉明.综合性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6-77.

[4][5][7]潘晓萍.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55-57.

[8]宋之帅,徐美波,乔 宁.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1-12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