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溃结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

2014-04-21 10:41刘鸿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槐米溃疡性结肠炎

刘鸿飞

(左权县辽阳镇河南卫生院,山西左权 03260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易复发的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病因机制不很明确的结肠炎症性疾病,祖国医学属“泄泻、痢疾、休息痢、肠风”等范畴。近年来报道显示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左权县辽阳镇河南卫生院采用中药溃结汤肛内滴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确诊的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期中21~30岁5例,31~40岁16例,41~50岁7例,50岁以上2例;病程7个月至12年,平均2.7年;其中黏膜病变仅累及结肠者11例,直肠、结肠同时受累者19例。对照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期中20~30岁5例,31~40岁12例,41~50岁11例;病程5个月至11年,平均2.1年;其中黏膜病变仅累及结肠者10例,直肠、结肠同时受累者18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1],根据临床表现、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断,同时排除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肠道肿瘤、放射性结肠炎等症状相似的疾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黄芪、炒白术、赤芍、槐米、补骨脂、白头翁、败酱草、白芨、乌梅、木香、三七、甘草为主方,对症加减,腹痛重加元胡、白芍、炙乳没;脓血便重加地榆炭、大黄炭;大便黏液较多加橘红、槟榔、枳实、焦山楂;泄泻重加五倍子、黄柏。上药煎煮2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浓缩至200 mL。肛内滴注方法:患者早晚排净大便后,取左侧屈膝卧位,臀部抬高30°,用一次性灌肠袋盛入药液,灌肠药液温度36~40℃,导管头涂少许液体石蜡油,将导管插入肛门内约10~15 cm,胶布固定滴注,根据患者情况,50~70滴/min,滴完后取膝胸卧位30 min。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片研成的粉末,加生理盐水配成0.03/mL混悬液肛内滴注。滴注的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重者可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7 d。疗程结束后进行结肠镜、血、尿、粪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治疗期间禁食腥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保持心情舒畅,劳逸适度,慎用抗生素。

1.4 疗效判断标准

分近期痊愈、好转、无效三级。近期痊愈:用药后腹泻、脓血便、腹痛及下坠等临床症状消失,肠镜等检查示肠黏膜回复正常,大便常规化验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化验好转,肠镜等检查示肠黏膜病变较前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常规化验、肠镜检查等均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近期治愈24例,好转4例,无效1例,近期治愈率8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近期治愈11例,好转14例,无效3例,近期治愈率39.2%,总有效率89.3%。治疗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in Two Groups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只是诱发因素,多累及远端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病理变化主要为:细菌感染,肠内的溶解酶和蛋白酶浓度增高,能溶解肠壁黏液,使黏液失去保护层;内膜血管壁纤维性增厚,透明性变性,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2]。本病以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所说的“泄泻”、“痢疾”、“休息疾”“肠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脾、胃、肾、大肠,病邪以湿邪为主,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或者饮食不节、忧思恼怒导致脾胃损伤。肝木克土,郁久化生湿热蕴于肠中,阻滞脉络,病久则脾肾虚损、导致脾阳不振、大肠滑而不固,久而化瘀化痈,导致此病,故多见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故立治则为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活血调气、固涩生肌。方中白术、黄芪、补骨脂健脾益肾;白头翁、败酱草、槐米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凉血止血;木香、赤芍、三七行气化瘀;乌梅、白芨固涩敛疮生肌,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采用肛内滴注法进行治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避免了消化液和各种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并能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此外,黄芪、白术、补骨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减少溃疡面的复发,调节胃肠功能;白头翁、败酱草、槐米能抗菌消炎;木香、赤芍、三七能改善肠黏膜血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乌梅、白芨能止泻生肌有保护溃疡面作用;甘草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和解痉挛作用,可调和对肠道的刺激,缓解痉挛,促进溃疡的愈合,诸药合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溃结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3(6):354.

[2] 李雨农,喻德洪,王赞尧.中华肛肠病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猜你喜欢
槐米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我家秘方
槐米茶香润心田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槐米减产已成定局 后市蕴藏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