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舞蹈人才的需求及培养

2014-04-23 15:55谢莉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需求舞蹈培养

谢莉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舞蹈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形成了一些时代赋予的新特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必然对舞蹈人才有更多的需求,也对舞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舞蹈艺术的特点以及新时期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就如何培养新时期舞蹈人才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舞蹈教学,如教学理念与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新时期舞蹈人才的培养指出方向。

关键词:舞蹈 人才 需求 培养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的艺术,通过内在与外在完美体现,传达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和感情上的寄托以及精神上的满足。同时舞蹈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涵盖广泛,涉及艺术学、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而艺术是时代的艺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舞蹈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形成了一些时代赋予的新特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必然对舞蹈人才有更多的需求,也对舞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时期舞蹈艺术的特点

新时期的舞蹈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时代大潮的产物,同时也符合舞蹈艺术本身特有的发展规律。

(一)舞蹈艺术多元化

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成为新时期舞蹈艺术的主流表现,表现为形式的丰富化、题材的多样化,创作模式的变革。当今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全新的人文气息,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伸展,舞蹈主题从初始的宣传教化更新到表达情感,舞蹈动作更加侧重于表现心灵深处的情感呼唤。舞蹈形式从旧的模式里解脱出来,吸收了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如舞蹈《再见吧妈妈》,利用西方意识流的手法表现,用身体语言传达母子情深;又如《残春》,打破了原有传统舞蹈风格,用最富张力的动作,侧重精神的表现,令整个舞蹈具有令人振奋的感染力。

(二)舞蹈艺术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也是如此。舞蹈艺术需要创新,需要有新的题材、内涵、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观众精神的需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艺术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整合、创新、发展,形成一套崭新的、极富有生命力的舞蹈表现形式。如舞蹈《千手观音》,创新了舞蹈的结构、用新颖的舞蹈语言、新生代的舞美效果展现了一幅敦煌莫高窟的神秘绚丽的动态壁画。

(三)舞蹈艺术内涵化

一个优秀的舞蹈绝不是动作的简单堆砌,它是根植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富有感染力地表现舞者灵魂。舞蹈艺术是外在和内在的综合表现,但其本质是通过形体表达心灵、传递情感力量,给人以感官的刺激到心灵的震颤。舞蹈的内涵,便是舞蹈的精神和文化,新时期舞蹈朝着内涵化的方向挺进,在挖掘、研究、发展的轨道上前行。

二、新时期对舞蹈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舞蹈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对舞蹈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顺应时代发展,适应舞蹈的发展规律,新时期的舞蹈人才必须不断提高舞蹈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了解舞蹈的相关边缘及交叉学科,丰富知识文化结构,同时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一)复合型舞蹈人才

新时期需要的舞蹈人才是复合型舞蹈人才。舞蹈艺术并不是单一的艺术,它与其他学科关联紧密,如果单一掌握舞蹈知识和舞蹈动作,就很难催生具有活力的优秀的舞蹈创作者。当今时代是知识时代,是价值多元化时代,人们的思想空前复杂丰富,舞蹈艺术急需一批复合型的舞蹈人才,能够具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以知识文化作支撑,以精湛的舞蹈技术技巧做基础,能想、能演、能编,能跳出舞蹈的灵魂,创作出有影响力的舞蹈精品。

(二)创新型舞蹈人才

创新型舞蹈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是舞蹈艺术创新的关键。因循守旧是不能带来艺术界的进步的,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才是王道。舞蹈艺术人才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思维能力、较深的生活阅历,通过知识整合、充足,情感润泽,探索舞蹈艺术新领域、新空间,拓展艺术之路,发掘艺术之美,创作出独一无二、耳目一新的舞蹈艺术,达到独树一帜的艺术之境。

(三)研究型舞蹈人才

挖掘、研究舞蹈艺术,是新时期舞蹈人才需要具备的另一个素质。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型舞蹈人才,可以立足艺术角度,通过丰富的生活、社会阅历,深层挖掘舞蹈素材、文化蕴涵,经过深加工、再创作,让舞蹈作品具有令人寻味的韵味,摆脱肤浅的、机械的肢体运动,从而具有某种内涵和想象空间,让舞蹈能够以文字、音画、影响资料等保存下来,达到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三、培养新时期舞蹈人才的考量

新时期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的舞蹈人才,如何培养出时代需要的舞蹈人才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舞蹈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新时期环境

新时期,我国主要面对的是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日益紧密的国际关系,舞蹈人才的培养只有把握住时代的潮流,才可能有更长远的发展。适应新时期环境,对舞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一是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舞蹈艺术作品必须考虑“大众性”,有大众视角,考虑观众的感受,只有被群众所接受、了解、喜欢的舞蹈作品,才算是成功的作品。对舞蹈人才培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突破学校的封闭环境,拓宽自己的视野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出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适应岗位的新要求。二是如何在国际环境中求得发展。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我国的舞蹈正走向世界。只有民族性和创新性同时存在的艺术,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融合了神话般的云南民族风情,浓缩了原汁原味的民族元素,还混合着有力的现代感,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给国内外的舞蹈爱好者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它以特有的舞蹈艺术魅力,在全球演出近千场,并赢得国际大奖,和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可见,舞蹈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国际趋势和国际元素,开放和继承并存的方式进行创作,才有可能使舞蹈赢得进一步发展。总之,,国际的视野和市场观察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舞蹈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让舞蹈人才发挥创造性,适应岗位的新要求,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在国际的大舞台上,求得发展,争得荣誉。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舞蹈培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我和舞蹈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