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深圳第八届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有感

2014-04-23 16:04刘畅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比赛

刘畅

摘要:作为大一新生的我,有幸在张凯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去深圳观摩一年一度的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这一行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便是重新认识并了解了双钢琴和四手联弹独特的魅力,明白了钢琴完美合作的震撼与真谛。

关键词:双钢琴 四手联弹 比赛

作为国内最大的双钢琴、四手联弹表演赛以及深圳打造“钢琴之城”的重点赛事,这次比赛吸引了269组选手,近500名选手报名,最终共有182组选手参加了决赛,年龄最大的82岁,而年龄最小的选手只有4岁。这些选手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除汉族选手外,还有朝鲜、蒙古、土家、回、满等多个兄弟民族的选手参赛。这些参赛选手中除专业组和教师组外,大都为业余选手,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参加,让这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的重大赛事在第八届汇聚了更多的钢琴爱好者,他们互相交流、学习、锻炼,为钢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让这一赛事成为深圳一张流光溢彩的“钢琴”名片。

在双钢琴《莫扎特奏鸣曲》的乐声中,比赛缓缓拉开了帷幕。这次比赛汇聚了双钢琴、四手联弹一等奖获奖选手、常青奖获奖选手和本届大赛的评委——来自香港的钢琴家卢嘉,他们联袂为我们献上了《如歌》、《东方舞曲》、《小奏鸣曲》等一些双钢琴、四手联弹经典曲目,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萧雅怡、张洁等9组选手获得邀请赛一等奖,董碧琪、陈淑慧等12位钢琴教师获得优秀园丁奖,林培根、张先瑞等4组老年选手获得常青奖,深圳周广仁钢琴艺术中心等12家培训机构获得优秀组织奖。此外,大赛还决出二等奖12组、三等奖24组以及园丁奖30名。

纵观这次比赛的圆满结局,也正是因为幕后的合作单位的支持,才会让第八届成功的书写了前七年的“钢琴”名片,这不仅是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福田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协会的荣耀,更是中国钢琴界的未来和荣耀。

比赛结束后在记者的采访中遇见了本次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林培根老人(82岁),他虽然已耄耋之年,但在谈到钢琴时却依旧兴趣满满,他说:“我就是喜欢钢琴,弹钢琴让我身体好、精神好。”林老先生用最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钢琴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趣,如此的精神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为他响起最热烈的掌声。因此,比赛特别为这样的老年选手颁发了“常青奖”,向他们对钢琴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表示深深的敬意。

比赛之余,一旁的一位带孩子看比赛的妈妈告诉我们,她的孩子喜欢钢琴,更喜欢听这种高水准的音乐会,双钢琴是一种能够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的好形式,也许让孩子加入这种比赛,不仅锻炼的是自己的钢琴水平,更能提高与朋友的相处能力,钢琴的合作魅力就在于此。

说到合作的魅力,这次比赛最华彩的部分便是来自德国的钢琴教育泰斗克劳斯·贝斯勒的大师课的讲解和答疑,讲课的开始他便说到:“我看到中国的孩子们都这么乐于并积极参与到钢琴艺术活动中来,感到很高兴,在中国学各种乐器的孩子中,选择钢琴的可能是最多的了,通过学习与演奏音乐,最重要的不是技能多强,而是开发了孩子多少的想象力。”没错,技能是决定钢琴水准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贝斯勒在答疑时说,钢琴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融合了各种情愫的高雅艺术,不古板,不刻意,就像说话一样,是一门动听的语言。钢琴的演奏时一种积极有益的运动,不应该机械的完成,而要多从音乐艺术的角度去领悟,去品味,思考音乐的内涵和内容。四手联弹和双钢更是一种有益的钢琴运动,它们的演奏不仅仅是随意的合作,更是心灵的交流与音乐的互补,双钢与四手联弹的益处甚至超越了音乐合作的其他领域,它将音乐和情感,合作和共赢很好的融合并最终以全新的方式呈现,达到最好的视听效果。

大师课一结束,大家都齐刷刷的举起手准备答疑环节的提问。一个大学生抢到了第一个机会,他告诉贝斯勒自己总是在表演或者比赛中紧张甚至发抖,贝斯勒告诉他,紧张与惧怕在舞台上时不可避免的,放平心态,在台下完成左右手分开练习的充分准备工作,拥有固定的情绪,一切心慌与紧张都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转化成享受的愉悦。话音刚落,一位爸爸就站起来说道,“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贝斯勒沉思了片刻,“也许,多培养兴趣,多让孩子玩儿,不要逼迫孩子学习音乐,就够了。”是啊,家长的引导与鼓励是孩子音乐生涯中最好的良药。最后,贝勒斯告诉我们,双钢与四手联弹的快乐便在于它发扬了音乐最基本的合作精神与创作动力,它将感性与理性融合,用效率和努力呈现出最完美的音乐盛宴,这就是这次比赛的意义所在。

大师课的结束意味着这次比赛最终画上完美的句号,一年一度的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在经过16日、17日两天精彩的比赛后,圆满落幕。因为时间的关系,11月24日晚的第八届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颁奖音乐会没能参加,带着对赛事的留恋和满腔的热血,我们离开了深圳。回来的路上,我们思考着贝勒斯的话,回顾这一组组参赛选手的比赛过程,这是一场音乐的享受,它教会我们享受音乐,它教会我们合作和创新,教会我们在合作中追寻音乐的真谛,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音乐灵魂的感悟,这次的深圳之行,将成为我们钢琴专业之路的良好开端,更给我们上了音乐路上的精彩一课。我们珍惜,并将永远铭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赛
星期天不参加比赛的选手
健美比赛
看比赛
踢毽子比赛
不怕冷比赛
选美比赛
击剑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