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声乐乐感的特点

2014-04-23 16:11彭紫玉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乐感声乐特点

彭紫玉

摘要:乐感是学习声乐人员必须运用和掌握的,它体现了声乐学习者的素养和技能。本文从声乐乐感的特点进行分析,尝试探讨性地教会人们对乐感的把握。

关键词:声乐 乐感 特点

乐感一词被人们普遍的应用,但乐感还没有公认定义。乐感包含旋律感、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多方面的组成部分,文中从乐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析了各个特点在乐感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习声乐者在了解各自的特点后,快速地掌握和学习声乐。

一、旋律感

(一)旋律感在乐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旋律是把旋律的音程连缀起来的旋律线条,也是因节奏节拍的组合形成的旋律。在多数的音乐表现手法中,旋律的作用至关重要,旋律在多声部音乐的演绎中占主要声部,在单声部的演绎中占主体地位。对于声乐的旋律来说,器乐旋律和声乐旋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声乐旋律的歌唱性。声乐旋律是基于歌词的声调、语调、节奏的美化和延伸而来。声乐旋律一定要和歌词联合起来并把歌词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进行演绎出来。声乐旋律在本质上为歌词所服务,但也可直接进行哼唱。在平常人的眼中,一段旋律,应首先具备歌唱性,接着考虑旋律的生动、抒情、细腻、婉转等特性。大多数人也认为,一段旋律如果没有歌唱性,就可以不把它当作旋律看待。

(二) 器乐旋律的发展是以声乐旋律为基础进行的

虽然器乐旋律也有自身的发展空间,但是器乐旋律的发展本质上的还是有赖于声乐旋律。人类早期的音乐概念来自声乐,乐器则处于伴奏的地位。跟随人类音乐实践的发展,器乐旋律也在声乐旋律的基础下演绎而来。比如汉朝的“相和歌”,它的记忆是以徒歌为基础配上乐器伴奏演绎成的另一种歌唱形式。随着贵族审美水平的变化,又在此加入舞蹈形成相和曲。后来随着不断地改革变化,又把歌舞弃掉,只剩下器乐进行过演奏,被命名为但曲或相和曲。就算现今,声乐旋律和器乐旋律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器乐旋律的歌唱性一直保留。比如很多的器乐作品里的主题音调仍有歌唱性,由于音乐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展开的部分,歌唱性变弱了。

二、节奏感

节奏感为乐感最基础的音乐能力。节奏从狭义的角度说,就是运用强弱组织而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在有些器乐作品中,那些短小快速的音符会大量的运用,最常见的就是钢琴的练习曲。声乐的节奏感没有器乐里复杂,当然这样的原因是受人声发声的限制。在不同的人生类别里,只要抒情的男女高音和花腔的女高音发音较敏感些,其余的比如戏剧的男高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女中音等的发声较缓慢。在快速的和偏快的声乐曲目中,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相对较多。在有些慢速和中速的声乐曲目里,十六分的音符较多,三十二的音符也会出现。在声乐曲目中,三连音出现的最多,二连音其次,在器乐作品中经常多次运用的四以上的音符都很少出现。

三、音高感

(一)音高感也作为乐感的基础音乐能力存在

音高感表现的音乐能力体现在音高的辨别上。要辨别的不同音的范围在器乐和声乐中不太相同。在声乐中,辨别的范围较窄。因为受到人声发声的极大限制,大多数声音的音域都为十二度上下,只有花腔女高音的声域在两个八度上边及童声的音域为八度左右。所以,在不同的音高范围中的各个歌唱人员,都应拥有音高的辨别能力。在声乐中,也可以借助模唱的形式来辨别不同乐音的音高。

(二) 音高感又分为绝对音高感和相对音高感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具有相对音高感就行。一个专业声乐人员所面临的声乐作品难度较大。有的作品中不仅有简谱记谱也有多数的五线谱记谱,作品中的调性变化增加,变化音也有遇见,在平常的歌唱曲目中不太见到的有一些音程也会随着作品的难度加大而多处出现。所以,一个专业的声乐人员应以具备相对的音高感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中具备绝对的音高感。

四、速度和力度感

在音乐中,速度和力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假如没有了速度和力度,这个音乐里的旋律、节奏、节拍都会混乱,致使整个音乐遭受严重的影响。在音乐里,中等的速度和缓慢、柔美的音乐相连,不同的快速和欢快、愉悦、振奋的音乐相关;较慢的速度和悲伤、压抑、安静的音乐有关。当然,力度也有此样的表现效果。力度强的和雄壮、振奋、激烈的音乐相关,力度弱的则和思念、安静的音乐相连。速度感和力度感在声乐形式和器乐形式中都一同存在。虽热在声乐里速度和力度的改变没有器乐里多,在艺术形式的歌曲中,为了更好地演绎音乐形象,会运用较多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这就是艺术区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五、调性感、和声感

调性分为调高和调式两种,调式比调高的重要性大。调式由旋律展开的组织形式,它掌管着调式里不同音之间的各种关系。不同的调式结构也不一样,所以才会拥有不一样的表情色彩和调式的功能。例如:小调式是由主音和它上方的小三度音程区别,所以色彩较弱和。调性感在声乐和器乐里都一同存在,调性的变化是两者间的区别形式。声乐里的调性变化不大,有的声乐作品中的调性一直没变。调性的改变会使演绎的曲目难度增加,平常的声乐作品中也不需要调性的改变。有的作曲家会把转调的过渡部分加到伴奏和间奏中,不仅丰富了表演,增加了色彩,也没有增加演唱的难度。要想掌握这些乐感,必须刻苦的学习有关课程。和声在较少的合唱或重唱里的和声效果较清晰,在平常的单声部作品中和声是隐藏在旋律中,唱的人不同和声也不同,使音乐的表现上存在差异。

六、结语

声乐乐感和器乐乐感有所不同。声乐乐感在细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文中简单的叙述了声乐乐感的特点,以便于声乐人员更好的运用和学习声乐知识,提高自身的声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冰.浅谈声乐演唱的声与情[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2]杨斌.谈建立适合学生的声乐教学方法[J].四川戏剧,2013,(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乐感声乐特点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