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提高中学合唱队的演唱水平

2014-04-23 16:24庄丽娟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组织训练

庄丽娟

摘要: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本文根据笔者在学校合唱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体会,从把好队员关、选择合唱曲目、进行科学的训练、巧妙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少年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少年合唱队 组织 训练

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好队员关

队员的歌唱素质是合唱的根本,队员的选择关系到合唱队的巩固和发展。选择合唱队员的一般要求是节奏感好和听音能力强,声音圆润明亮,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考查:

(一)听音模唱。如:教师在键盘上弹奏单音,让学生单独用轻声“啊”加以模仿,即a1、bb1、b1、c2、#c2 及c2、b1、bb1、a1、ba1,第二步进行各种变化音程的大跳模唱,如:#c2—d1—#f1— e2—b1—g2 等,听辨的速度可根据学生水平的高底加以适当变化。

(二)模仿击拍。如下列节奏谱,教师拍手,要求学生模仿击拍。

2/4 ×× ×—|×× ×—|×× ××—|× o—|× ×—×× ××—× · ×—× o ||

(三)要求学生演唱一条简单的音阶来了解音域的情况。如:

2/4 1 2—3 2—1 — ||

阿 !

从C调开始,按半音逐步升高,看看最高能唱到什么音。在唱最高音时要不紧不叫,自然流畅才算达到要求。

(四)演唱一首自选歌,教师只起音,不伴奏。

这些方法可初步了解到队员在音准、节奏、乐感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基本不跑调,听音、节奏感觉良好,嗓音无严重损伤,错误的声音未形成顽固习惯,对合唱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即可入选。

二、选择合唱曲目

合唱曲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队员声音的正常发挥和对合唱的热爱程度,关系到合唱队能否长期坚持活动并巩固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合唱曲目的选择应着眼于思想教育和技术提高两个方面。

无论选用古今中外的哪一首合唱作品,都要着眼于避免标语口号或缺乏艺术性的歌曲。优秀的合唱曲寓教育与审美于形象之中,不但十分动听,有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挚,精神深刻。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合唱曲目。

同时,选材还应从少年学生的演唱习惯和欣赏习惯出发,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一般以二部合唱为主。为了使曲目的选择丰富多彩,如有可能的话,除选用有伴奏的合唱外,还可使用无伴奏合唱,对训练合唱的统一均衡、和谐大有益处。曲目演唱技巧的难度,一般应与合唱队的演唱水平相适应。也可选择一至两首稍难的曲目,以促进合唱水平更快地提高。

三、进行科学的训练

合唱不同于个别的声乐教学活动,它是集体合作的艺术。因此,合唱训练要追求共性,避免个性。既要使每个合唱队员保持自身演唱的长处,同时又能成为集体中和谐的一员。笔者认为,少年合唱队的训练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

由于每个人的音色、音域等声音条件参差不齐,必须进行训练达到声音的统一。这就必须把队员集中起来,要求从姿势、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这里着重谈的是进行发声练习时呼吸的支点及喉咙的打开。可让队员练习口、鼻同时快速呼吸(急速跑后的感觉)时横隔膜的控制状态,再反复作长声喊人、反复叹气的练习,然后让队员知道哪儿最累、最酸,哪儿就是横隔膜,也就是气息支持、控制的所在点。

(二)音准与节奏训练问题

要使合唱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必须长期地、有计划地抓好音准和节奏的系统训练,而音准节奏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的。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标准音构唱旋律音程

即教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让队员向下或向上唱出指定的音程,可以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八度,等等。

2.根据标准音构唱和声音程

即教师弹出一个标准音,然后指定第一声部唱5,第二声部唱2,两个声部在老师的指挥下同时唱出。唱前应在心理找好音高,唱出唱名,要求做到节奏平稳,力度均匀。

3.进行和声连接练唱

即教师可先设计好和弦,弹出标准音6,让队员唱各种和弦的连接。唱完最后一个和弦时,应用琴声检验各声部音准。

4.可以自编,也可以选用视唱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练唱五度音程以内的旋律,然后扩展到六度、七度、八度等,并且逐步加入附点意符、休止符、切分节奏。

四、巧妙地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

在合唱中歌曲的处理与表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是从歌词的内容、语气、歌曲的音调及演唱形式入手的。

如王立平的《我们正青春》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歌曲,怎么样才能唱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朝气蓬勃、节奏明快、感情充沛这一特点来确定歌曲的速度,然后再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在声部、节奏上作适当改编。用起伏、强弱、快慢、刚中有柔的对比手段去表现它。

另外,同一首歌曲,我们也可以改变歌曲的演唱形式。这也会给舞台表演带来意想不到的演唱效果。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

合唱队成立后,除了学校正常的合唱训练外,还应创造机会让合唱队员参与外界的交流。要经常把合唱队带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比赛,观看优秀合唱团表演等等,也可把别的合唱队请进来,进行互相观摩。这样既可以锻炼队员的舞台发挥能力,又可让队员扩大视野,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增加队员合唱兴趣,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合唱艺术的天地非常广阔,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只是沧海一粟。愿与奋斗在音乐教育战线的同仁们一起,不断探索,使我们校园的合唱艺术呈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课堂合唱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

[2]吕修艳.初中生合唱队训练之我见[J].儿童音乐,2009,(06).

[3]林仰明.合唱的基础训练浅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endprint

摘要: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本文根据笔者在学校合唱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体会,从把好队员关、选择合唱曲目、进行科学的训练、巧妙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少年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少年合唱队 组织 训练

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好队员关

队员的歌唱素质是合唱的根本,队员的选择关系到合唱队的巩固和发展。选择合唱队员的一般要求是节奏感好和听音能力强,声音圆润明亮,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考查:

(一)听音模唱。如:教师在键盘上弹奏单音,让学生单独用轻声“啊”加以模仿,即a1、bb1、b1、c2、#c2 及c2、b1、bb1、a1、ba1,第二步进行各种变化音程的大跳模唱,如:#c2—d1—#f1— e2—b1—g2 等,听辨的速度可根据学生水平的高底加以适当变化。

(二)模仿击拍。如下列节奏谱,教师拍手,要求学生模仿击拍。

2/4 ×× ×—|×× ×—|×× ××—|× o—|× ×—×× ××—× · ×—× o ||

(三)要求学生演唱一条简单的音阶来了解音域的情况。如:

2/4 1 2—3 2—1 — ||

阿 !

从C调开始,按半音逐步升高,看看最高能唱到什么音。在唱最高音时要不紧不叫,自然流畅才算达到要求。

(四)演唱一首自选歌,教师只起音,不伴奏。

这些方法可初步了解到队员在音准、节奏、乐感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基本不跑调,听音、节奏感觉良好,嗓音无严重损伤,错误的声音未形成顽固习惯,对合唱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即可入选。

二、选择合唱曲目

合唱曲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队员声音的正常发挥和对合唱的热爱程度,关系到合唱队能否长期坚持活动并巩固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合唱曲目的选择应着眼于思想教育和技术提高两个方面。

无论选用古今中外的哪一首合唱作品,都要着眼于避免标语口号或缺乏艺术性的歌曲。优秀的合唱曲寓教育与审美于形象之中,不但十分动听,有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挚,精神深刻。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合唱曲目。

同时,选材还应从少年学生的演唱习惯和欣赏习惯出发,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一般以二部合唱为主。为了使曲目的选择丰富多彩,如有可能的话,除选用有伴奏的合唱外,还可使用无伴奏合唱,对训练合唱的统一均衡、和谐大有益处。曲目演唱技巧的难度,一般应与合唱队的演唱水平相适应。也可选择一至两首稍难的曲目,以促进合唱水平更快地提高。

三、进行科学的训练

合唱不同于个别的声乐教学活动,它是集体合作的艺术。因此,合唱训练要追求共性,避免个性。既要使每个合唱队员保持自身演唱的长处,同时又能成为集体中和谐的一员。笔者认为,少年合唱队的训练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

由于每个人的音色、音域等声音条件参差不齐,必须进行训练达到声音的统一。这就必须把队员集中起来,要求从姿势、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这里着重谈的是进行发声练习时呼吸的支点及喉咙的打开。可让队员练习口、鼻同时快速呼吸(急速跑后的感觉)时横隔膜的控制状态,再反复作长声喊人、反复叹气的练习,然后让队员知道哪儿最累、最酸,哪儿就是横隔膜,也就是气息支持、控制的所在点。

(二)音准与节奏训练问题

要使合唱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必须长期地、有计划地抓好音准和节奏的系统训练,而音准节奏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的。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标准音构唱旋律音程

即教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让队员向下或向上唱出指定的音程,可以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八度,等等。

2.根据标准音构唱和声音程

即教师弹出一个标准音,然后指定第一声部唱5,第二声部唱2,两个声部在老师的指挥下同时唱出。唱前应在心理找好音高,唱出唱名,要求做到节奏平稳,力度均匀。

3.进行和声连接练唱

即教师可先设计好和弦,弹出标准音6,让队员唱各种和弦的连接。唱完最后一个和弦时,应用琴声检验各声部音准。

4.可以自编,也可以选用视唱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练唱五度音程以内的旋律,然后扩展到六度、七度、八度等,并且逐步加入附点意符、休止符、切分节奏。

四、巧妙地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

在合唱中歌曲的处理与表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是从歌词的内容、语气、歌曲的音调及演唱形式入手的。

如王立平的《我们正青春》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歌曲,怎么样才能唱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朝气蓬勃、节奏明快、感情充沛这一特点来确定歌曲的速度,然后再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在声部、节奏上作适当改编。用起伏、强弱、快慢、刚中有柔的对比手段去表现它。

另外,同一首歌曲,我们也可以改变歌曲的演唱形式。这也会给舞台表演带来意想不到的演唱效果。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

合唱队成立后,除了学校正常的合唱训练外,还应创造机会让合唱队员参与外界的交流。要经常把合唱队带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比赛,观看优秀合唱团表演等等,也可把别的合唱队请进来,进行互相观摩。这样既可以锻炼队员的舞台发挥能力,又可让队员扩大视野,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增加队员合唱兴趣,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合唱艺术的天地非常广阔,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只是沧海一粟。愿与奋斗在音乐教育战线的同仁们一起,不断探索,使我们校园的合唱艺术呈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课堂合唱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

[2]吕修艳.初中生合唱队训练之我见[J].儿童音乐,2009,(06).

[3]林仰明.合唱的基础训练浅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endprint

摘要: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本文根据笔者在学校合唱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体会,从把好队员关、选择合唱曲目、进行科学的训练、巧妙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少年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少年合唱队 组织 训练

合唱不仅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给少年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开展校外音乐活动大有益处。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提高其演唱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好队员关

队员的歌唱素质是合唱的根本,队员的选择关系到合唱队的巩固和发展。选择合唱队员的一般要求是节奏感好和听音能力强,声音圆润明亮,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考查:

(一)听音模唱。如:教师在键盘上弹奏单音,让学生单独用轻声“啊”加以模仿,即a1、bb1、b1、c2、#c2 及c2、b1、bb1、a1、ba1,第二步进行各种变化音程的大跳模唱,如:#c2—d1—#f1— e2—b1—g2 等,听辨的速度可根据学生水平的高底加以适当变化。

(二)模仿击拍。如下列节奏谱,教师拍手,要求学生模仿击拍。

2/4 ×× ×—|×× ×—|×× ××—|× o—|× ×—×× ××—× · ×—× o ||

(三)要求学生演唱一条简单的音阶来了解音域的情况。如:

2/4 1 2—3 2—1 — ||

阿 !

从C调开始,按半音逐步升高,看看最高能唱到什么音。在唱最高音时要不紧不叫,自然流畅才算达到要求。

(四)演唱一首自选歌,教师只起音,不伴奏。

这些方法可初步了解到队员在音准、节奏、乐感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基本不跑调,听音、节奏感觉良好,嗓音无严重损伤,错误的声音未形成顽固习惯,对合唱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即可入选。

二、选择合唱曲目

合唱曲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队员声音的正常发挥和对合唱的热爱程度,关系到合唱队能否长期坚持活动并巩固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合唱曲目的选择应着眼于思想教育和技术提高两个方面。

无论选用古今中外的哪一首合唱作品,都要着眼于避免标语口号或缺乏艺术性的歌曲。优秀的合唱曲寓教育与审美于形象之中,不但十分动听,有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挚,精神深刻。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合唱曲目。

同时,选材还应从少年学生的演唱习惯和欣赏习惯出发,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一般以二部合唱为主。为了使曲目的选择丰富多彩,如有可能的话,除选用有伴奏的合唱外,还可使用无伴奏合唱,对训练合唱的统一均衡、和谐大有益处。曲目演唱技巧的难度,一般应与合唱队的演唱水平相适应。也可选择一至两首稍难的曲目,以促进合唱水平更快地提高。

三、进行科学的训练

合唱不同于个别的声乐教学活动,它是集体合作的艺术。因此,合唱训练要追求共性,避免个性。既要使每个合唱队员保持自身演唱的长处,同时又能成为集体中和谐的一员。笔者认为,少年合唱队的训练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

由于每个人的音色、音域等声音条件参差不齐,必须进行训练达到声音的统一。这就必须把队员集中起来,要求从姿势、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这里着重谈的是进行发声练习时呼吸的支点及喉咙的打开。可让队员练习口、鼻同时快速呼吸(急速跑后的感觉)时横隔膜的控制状态,再反复作长声喊人、反复叹气的练习,然后让队员知道哪儿最累、最酸,哪儿就是横隔膜,也就是气息支持、控制的所在点。

(二)音准与节奏训练问题

要使合唱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必须长期地、有计划地抓好音准和节奏的系统训练,而音准节奏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的。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标准音构唱旋律音程

即教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让队员向下或向上唱出指定的音程,可以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八度,等等。

2.根据标准音构唱和声音程

即教师弹出一个标准音,然后指定第一声部唱5,第二声部唱2,两个声部在老师的指挥下同时唱出。唱前应在心理找好音高,唱出唱名,要求做到节奏平稳,力度均匀。

3.进行和声连接练唱

即教师可先设计好和弦,弹出标准音6,让队员唱各种和弦的连接。唱完最后一个和弦时,应用琴声检验各声部音准。

4.可以自编,也可以选用视唱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练唱五度音程以内的旋律,然后扩展到六度、七度、八度等,并且逐步加入附点意符、休止符、切分节奏。

四、巧妙地进行歌曲的处理与表现

在合唱中歌曲的处理与表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是从歌词的内容、语气、歌曲的音调及演唱形式入手的。

如王立平的《我们正青春》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歌曲,怎么样才能唱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朝气蓬勃、节奏明快、感情充沛这一特点来确定歌曲的速度,然后再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在声部、节奏上作适当改编。用起伏、强弱、快慢、刚中有柔的对比手段去表现它。

另外,同一首歌曲,我们也可以改变歌曲的演唱形式。这也会给舞台表演带来意想不到的演唱效果。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合唱水平

合唱队成立后,除了学校正常的合唱训练外,还应创造机会让合唱队员参与外界的交流。要经常把合唱队带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比赛,观看优秀合唱团表演等等,也可把别的合唱队请进来,进行互相观摩。这样既可以锻炼队员的舞台发挥能力,又可让队员扩大视野,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增加队员合唱兴趣,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合唱艺术的天地非常广阔,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只是沧海一粟。愿与奋斗在音乐教育战线的同仁们一起,不断探索,使我们校园的合唱艺术呈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课堂合唱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

[2]吕修艳.初中生合唱队训练之我见[J].儿童音乐,2009,(06).

[3]林仰明.合唱的基础训练浅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训练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青少年田径专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