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流行音乐教学法

2014-04-23 20:36韦思宇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流行音乐教学方法

韦思宇

摘要:近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越来越兴盛,从街头巷尾到电视网络,流行音乐无处不在。进入高校课堂的流行音乐,不仅使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发生了改变,更是以其独特的教化功能使其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流行,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教学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流行音乐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良好的心理素养。本文以流行音乐的特点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了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最后针对高校流行音乐的教学,尝试提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校教学 教学方法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流行音乐的概念

流行音乐是伴随社会快速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属于全人类的文化形式,是人们现代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流行音乐自出现以来,本身就被赋予了娱乐性、流行性、通俗性、商品性、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显著特点。对于流行音乐的选材上,以内容丰富而著称,生活、情感、自然、追求等都可以被用来作为其表现的内容。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又被赋予了很强的文化属性,流行音乐的出现,是现代人对生活追求的一种艺术表述,也是全社会的观念形成与审美情趣的反应。

(二)流行音乐演唱的艺术特征

同美声、民族唱法相比,流行音乐演唱具有其独特之处,流行音乐着力追求自然,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色,有比较显著的艺术特征。

1.大众化的演唱方式。流行音乐的内容更多来自人们的生活,尤其在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被传唱,最真诚、自然的音色是流行音乐主张的,即便是从来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来说,也可以通过流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比流行音乐而言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大众化的艺术性传播特征为流行音乐带来的更高的普及程度。

2.个性化的演唱形式。流行音乐世界里,如果是缺乏个性的音乐,基本上是很难脱颖而出的。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偏重时尚化与个性化。对个性化演唱风格的追求早就了不同歌手的特点。有些歌手在演唱过程中注入个人的情感,赋予歌曲的情感特征;有些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会运用“假音”、“哑音”等声音技巧,去塑造其自身的个性化风格; 有些歌手用语言"舞蹈"服饰等外在修饰,去突出演唱的时尚化。众多风格迥异的演唱风格在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3.多元化的演唱风格。“摇滚”、“爵士”不同的演唱风格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流行音乐,众多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流行音乐丰富多彩。高科技声光电的应用,如电声乐器的伴奏等,这些音乐元素综合体现了流行音乐表演的多元化艺术特征。

二、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流行音乐被如今的大学生中所深深喜爱,流行音乐的以其旋律的轻快,较大程度上符合大学生们的审美观,优秀的流行音乐歌词中透露着生活的哲理,从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积极的面对生活,把自己的忧愁、快乐、理想和追求等思想感情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流行音乐的内容往往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更容易使得学生对其产生共鸣。

(一)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品德教化功能

优质的流行音乐对学生会产生很好的引导作用,由于学生极容易与流行音乐产生共鸣,这就使得流行音乐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等精神素质方面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感,并在过程中同自身情感经历的共鸣,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不断接受音乐美的洗礼过程中,发掘人性的光辉、塑造个性人格。

(二)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素质的积极作用

流行音乐为学生们对音乐的认识感知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学生渐渐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即使是在缺乏基本音乐知识的情况下(比如说不懂识谱,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准的意义),也能较准确地唱出熟悉的流行歌曲,同时对节奏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一曲《天堂》,唱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景象,给人以苍劲刚毅、辽阔豪迈的壮丽之感;《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祝你平安》等歌曲贴近生活、抒情性强,唤起了心中对家对亲情、爱情的憧憬;《同桌的你》、《为了谁》、《乡路伴我同家》等富有哲理,探索人生真谛,追问人间真情。

三、流行音乐高校教学方法

(一)改进教学理念

对于流行音乐教学的地位要有正确的认识,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发声的基础来源于民族和美声的唱法教学,但流行音乐并不应该被看成是附庸,因为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流行音乐所蕴含的深入含义,紧靠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是无法完全获取的。流行音乐教学需要在借鉴美声等唱法的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探索流行音乐演唱的教学技巧。

(二)明确教学目标

在目前的高校中,对流行音乐的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流行音乐的教师师资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一些学校对于流行音乐教学往往请声乐教师来暂时担任,这只是权宜之际,流行音乐教学和声乐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别,两者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声乐教师往往沿袭声乐教学目标的设置,这样就会妨碍流行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相关理论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校,高校并不需要过分专业的流行音乐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践的培养,将流行歌曲的实践充实到教学中去。

四、结语

音乐教师应深刻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把流行音乐引进高校课堂,作为激发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这样不仅能拓宽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而且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向往与对艺术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付林.流行声乐M教学法-中国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建构[J].人民音乐,2010,(11).

[2]彭芳.流行歌曲唱法中区别于传统的声乐唱法发声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3]JohnFiske.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M].Boston:UnwinHyman,1989.

[4]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流行音乐教学方法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