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

2014-04-24 02:49周新云
外国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语作文教学模式

周新云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6)

1.引言

“写长法”(The Length Approach)是以写的方式促进外语学习的方法,是教和学外语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以写为突破口的“以写促学”教学法。这种方法针对学外语多年而不会运用的困境,以设计激发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在一定的学习阶段,顺应外语学习的规律,通过调节作文长度要求,逐步加大写作量,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冲破外语运用能力的瓶颈,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将外语知识加速打造成外语运用能力(王初明等,2002;王初明,2005:45)。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该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增强外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文秋芳,2005:308-311)然而,“写长法”的提出者王初明(2006:12)先生也指出“以写促学”的“写长法”存在三个局限:一是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二是语言使用的瞬时互动性差;三是写作任务的语境真实性不易设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网络教育环境下的电子邮件、QQ、QQ群或讨论区等交流工具不仅可以弥补“写长法”、“瞬时互动性差”和“写作任务的语境真实性不易设计”两方面的局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大限度地发挥“以写促学”的教学特点。

2.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输入理论(Krashen,1981)认为,学习者只要接收到足够的语言输入,而这些输入又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就可以习得语言。输出理论(Swain,1983)认为,学习者需要发展正确运用英语语言和表达的机会,通过写和说的产出性运用有助于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运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从而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英语“写长法”正是有效地运用了可理解输入和输出这两个假设,针对我国学外语听说环境不利但读写条件充分的国情,在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以写为先导,以长度为可控变量,以切合外语学习特点的作文任务来营造语境,以“写长”体验去克服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以激发创作成就感来释放学习潜力,以写促学的一种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它可以启发学生放开思路,模拟样文风格,写内容充实的长文章,通过写长和常写加大语言的运用量,巩固已有的英语知识,不断习得新的知识并逐渐提高各项英语技能。

功能交际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功能意义的工具,人们通过这种工具来实现人际交流(Richard,1986:17)。作为认知理论分支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其基本论点是:(1)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2)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3)参与式学习是其重要学习形式,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知识建构中愈加重要(曹贤文,2003:24)。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为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瞬时互动的语言交际渠道,教育也渐渐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既有助于缓解英语师资的紧缺,又有助于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个性化、主动式方向发展。网络环境下,可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远程视频课堂、多媒体学习课件、电子邮件、论坛、博客、互联网、QQ群等,其中QQ群和QQ邮件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联系的首选形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信息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国外,Benson和Voller(1997)、Warschauer&Healey(1998)等研究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了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他们认为这种新的语言学习科技已经开始占据自主学习领域,并成为其存在的理据之一;Baron(2000)、Lapp(2000)、Snyder(2000)等经过研究认为,教育环境中的电子邮件有助于建立互相支持、关系融洽的学习共同体;电子邮件交流介于面对面和书面交流之间,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它的交流有效性与得体性同样有赖于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学生在电子邮件中常常会表现出一个比平常放得开、不那么拘束的自我认同,比较愿意表达一些个人意见、感情,披露个人情况。在国内,已有很多学者(黄远梅,2005;刘爱军,2009等)进行了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有关听力自主语言学习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李淑静教授探讨了以电子邮件为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李淑静,2009)。

3.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模式

互联网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外语教学中,网络对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网络环境让外语教师“扮演着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的组织者、教学的有力促进者的角色”(章国英等,2005:16),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助于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以写促学”教学中,设计作文任务是教学重点,写作任务力求切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愿意写、能够写、写得长;课内布置任务课外放开写,设定词数下限,越长越好,以此释放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外语运用,获取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王初明,2006:8),因此,如何设计教学任务是“以写促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任务的设计中,往往是教师根据个人的感觉与印象来选择和分配任务,因为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网络则给教师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群、讨论组、博客、微博等形式征集写作任务或对提供的参考任务进行商讨,这种交流形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写作的任务不但选择性强,更具有层次性,任务的选择和分配中也会更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共同交流,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自卑或消极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有内容可写,愿意写、能够写、写得长”。因此,在“以写促学”的教学中,网络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了一个互动网络,这种网络更具有互动性、可操作性、瞬时性。在这种互动网络下,教师更能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更能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材施教。而且,在任务的分配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对每组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这样任务分配更加灵活、多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另外,网络环境下,作文的批改更能“以多种间接方式逐渐消灭语误,批改作文以认可优点为主,教师与学生共评优秀习作;酌情介绍”(王初明,2006:8),批改的形式也不仅仅是教师对作文的修改,可以利用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陈旭远、李杨,2005)形式,这样批改形式更灵活、间接。

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的写作任务的布置形式也多样化,不再是“课内布置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微博、微信等工具发布写作任务,而且学生提交作文的时间也不像传统的统一收集,统一批阅。学生写好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这样能让教师的批阅时间更灵活、更分散;教师也可以把收到的作文利用QQ群、讨论组等形式与学生共同评阅。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以写促学”教学的任务分配、作文的提交和作文的评改的形式多样、时间灵活。此外,在写作中,“写长法”要求学生尽力把作文写长,通过调节作文长度要求,逐步加大语言运用量(王初明,2006:8)。这种要求更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因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内容找到许多与任务相关的材料,甚至是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学生有内容可写,才能加大语言的运用量,从而才能把文章“写长”。

综述所述,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电子邮件、QQ群、讨论组、博客、微博等以语言材料为中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一个互动网络,在“以写促学”教学各个环节(任务的选择与分配、语境材料的内容和评阅改错等)实现网络互动的教与学。网络不仅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手段。在这个互动网络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写作和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写作任务的收集、选择、分配和作文的评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扩大知识量或语言材料的接触量,加强对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写作中,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内容材料,且能随时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写作的成就感。这样的教学互动模式让“以写促学”更具有瞬时性、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或交流更快捷。此外,这种教学互动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无论是在任务的设计还是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求助于网络、教师和同学,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4.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高校法语专业2011级的两个班83名学生,一个为实验组,41人,一个为控制组,42人。他们在接受了六年的中学英语教育后考入此院校,又经过一期的英语学习,可以界定为中等水平的学习者,因此,受试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基础,有一定的外语学习和运用的能力。两个组的学生都是同一个辅导员管理,同一个英语老师。

4.2 研究工具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

4.3 研究问题

(1)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4 研究过程

2011年12月份对83名学生进行第一次测试,测试试卷是从历年的CET4级题库中任意抽取的一套,将成绩记录下来,做好统计作为实验前测。实验时间为一学期,从2012年1月到6月,实验组通过网络(如QQ、电子邮件、微博等)进行“以写促学”教学法写作训练,而控制组采用课堂布置任务、课外开放写、以课堂集体评阅作文的“以写促学”教学模式(王初明等,2002;王初明,2005;王初明2006)。两组学生在2012年6月底又同时进行第二次测试,测试试卷为一套CET4级模拟试题,将成绩记录下来,作为后测来衡量他们在实验结束后的英语水平。第二次测试完成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4.5 数据分析和讨论

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英语学习背景大致相同,第一次测试的两组成绩对比如下:

表1 两组第一次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中得知,控制组的CET4模拟测试成绩略高于实验组(400.5732 >396.4643),但 t- 检验的结果(t=0.984,P=0.346>0.05)说明两组的英语综合水平能力在试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

经过一个学期不同方法的教与学,第二次测试发现,控制组的成绩主要集中在375至475之间,从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加,仍然为近似正态分布,可以解释为学生的成绩是一种自然提高。但实验组的成绩主要集中在400至500之间,且出现了500以上的成绩,为负偏态分布。P1=0.000<0.05,P2=0.032 <0.05,经 t检验发现(如表 2 所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分析中,t=2.372,P=.0000,P值小于0.05,因此两组绩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两组第二次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第二次测试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测试,调查问卷41份,有效调查问卷41份,每项问卷的满分为5分。问卷结果如下:

表3 问卷调查分析(N=41人)

通过问卷分析,学生大都喜欢通过网络提供的工具与教师和同学互动,肯定了网络对“写长法”的作用,各项P值都大于0.05,无显著差异。

结合两次考试的前后对比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网络环境下“以写促学”教学可以弥补以往“写长法”所存在的瞬时性和互动性差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与教师和同学之间建立即时的互动网络,随时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而且网络提供的信息有利于设计写作任务的语境真实性,网络资源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学生认为网络为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带了便利,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息,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与以往的“写长法”教学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的“以写促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生成绩、成就感与自信心的获取、自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5.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相结合是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网络为“写长法”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弥补了以往“写长法”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网络环境下的“以写促学”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任务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语境的真实性,让学生愿意写,有内容可写,更能达到“以写促学”的教学目的。然而,网络同时也是“双刃剑”,在看到网络有利于“写长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如抄袭、剽窃,请人代笔等等不良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组织、监督、把关的工作。在研究中发现,虽然“以写促学”倡导增加作文的内容量,尽量写长,但都只是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1] Baron,N.S.Alphabet to E-mail:How Written English Evolved and When ItIsHeading[M].London:Rouledge,2000.

[2]Benson & Voller,P.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7.

[3]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a.

[4]Lapp,S.Using E-mail Dialogue to Generate Communication in a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Australian JournalofLanguage and Literacy,2000(23):50-60.

[5]Richard.J.C.& T.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6]Snyder,I.Literacy and Technology Studies:Past,Present,and Future[J].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0:171-185.

[7]Warschauer,M.& D.Healey.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An Overview [J].Language Teaching,1998(31):57-71

[8]陈旭远,李杨.贝里的合作学习观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9):21-25.

[9]曹贤文,高荣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0]黄远梅.基于Web数据库的英语自主听力系统的应用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11]李淑静.以电子邮件为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2009(5).

[12]刘爱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界,2009(5).

[13]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212.

[14]王初明.以写促学中的词汇学习[J].外国语言文学,2005(1).

[15]王初明.运用写长法应当注意什么[J].外语界,2006(5):7-12.

[16]文秋芳.评析外语写长法[J].现代外语,2005(3):308-311.

猜你喜欢
外语作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