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式研究——以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名词构式为例

2014-04-24 02:49赵永峰
外国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构式心智概念

赵永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1.引言

概念融合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它不仅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还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可以说概念融合无时缺席,无处不在,伴随着人类认知的始终。在学术界,对于概念融合的研究,当属该理论的提出者Fauconnier和 Turner的研究影响最大。但据笔者研究,他们的概念融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以下简称CBT)存在四大不足,本文拟用认知参照点理论(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Theory,以下简称CRP)和自主依存理论(Autonomy Independence Theory,以下简称AIT)对此进行修补,建立一个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式(简称RAB),与此同时,使得认知参照点理论和自主依存理论得到修补和完善,并在该模式下,系统研究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双名构式。

2.RAB

本部分首先介绍CBT、CRP和AIT的主要观点,并探析它们不足之处,然后以此为基础,阐述RAB的主要运作机制。

2.1 CBT

2.1.1 主要观点

自Fauconnier 1984年发表法文版《心智空间》(1985出版英文版)以来,Fauconnier和Turner(2002)等学者已将心智空间理论发展为概念融合理论。据Fauconnier和 Turner(2002)观点,概念融合涉及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一个融合空间(Blended Space)。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进行对应连接。在概念融合中,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的、普遍的结构,合成空间除了包含类属空间的普遍结构外,还包含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映射的特定结构,以及合成空间本身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而合成的新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如图1所示。

图1

2.1.2 不足之处

近年来,虽说概念融合理论在语篇、隐喻等研究中展示了较强的解释力(Fauconnier& Turner,2002;刘正光,2002;王文斌,2004;Dancygier & Sweetser,2005;赵琴,2007;缪俊,2007;谢晓明、王宇波,2007;张辉、杨波,2008;王寅,2011),但该理论还未系统论述以下四个问题:

(1)融合源动力:人们做任何事(包括概念融合)都需要源动力,且概念融合就是复杂的跨域映射,更需要认知努力,那么人们进行概念融合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2)融合依据:认知语言学坚持百科语义观(Encyclopedic),即一个事体可能会创造和触发无数个心智空间,而哪些心智空间会进入融合过程,并最终参与融合呢?人们选择进入概念融合过程的心智空间的原则是什么呢?

(3)融合层级性:概念融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而Fauconnier和Turner(2002)并没有详尽地论述概念融合过程中各个心智空间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

(4)心智空间接口:概念融合的过程会被映射到语言构式上,而构式间的接口是什么呢?

2.2 CRP

2.2.1 主要观点

参照点最初是物理学一重要概念,但它已经跨越了物理学,被用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认知科学认为,运用参照点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据笔者现有文献,最早提出认知参照点思想的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创始人之一的Max Wertheimer,他首次使用了“感知中的固定点(Anchoring Points in Perception)这一概念,认为有些“理想的种类”会充当感知中的固定点。后来,认知心理学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特别是自Rosch(1973)在《认知心理学》期刊发表“自然范畴”(Natural Categories)一文提出原型范畴理论之后,她于1975年又在《认知心理学》期刊上发表“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一文。她通过一些列心理学实验(主要包括颜色、线条方向和数字),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进行非对称比较,发现原型范畴往往起“固定维度(Anchoring Dimensions)”之作用,用于判断非原型成员,正式提出了“认知参照点理论”,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自此之后,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营销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但遗憾的是,该理论没有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直到1987年Langacker将其正式运用到语言研究,特别是1993年,Langacker运用该理论研究语法,系统研究了所有格构式(Possessive Constructions)、代词—前指关系(Pronoun Antecedent Relationships)、主题和类主题构式(Topic and Topic-like Constructions),首次将认知参照点运系统用于研究语言构式,提出了语言研究的认知参照点理论(Langacker,1993:1),其工作机制可以图示如下:

图2

如图2所示,作为认知主体的人(Conceptualizer),在认知社会现实的时候,在特定的认知辖域(Dominion)内,会选取一个特定的概念作为认知目标事体(Target)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这样就会从C到R,再到T形成一条心智路径。

2.2.2 不足之处

从以上简介来看,认知参照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语言研究中也展示了其巨大的解释力,推动了相关研究,但该理论也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1)对认知参照点的讨论不够深入,忽视了认知参照点普遍性、认知性和相对性三个主要特征。

(2)该理论尚未将认知参照点上升到人类基本的概念化过程: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需要依赖参照点。

(3)认知参照点固然重要,但选取认知参照点只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就是说认知参照点发挥作用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由于人类认知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在进行认知加工的时候面对的概念绝对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展开的,这样才能为一个完整的认知加工提供源动力,即:认知参照点本身就是一个心智空间,并且它是在和若干个心智空间“打交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4)虽说语言学家已经将该理论运用于研究一些英语现象,但据笔者现有文献,尚未见运用该理论系统研究汉语句法的成果,这不能不说是认知参照点理论的一大缺憾。

2.3 AIT

2.3.1 主要观点

自主和依存本身为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是指有联系的甲乙两事物间的一种不对称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甲事物是相对独立自主的,称作自主成分,而乙事物依赖于甲事物,受甲事物的规定和制约,乃至支撑,称作依存成分。但自主依存不是绝对的,而具有相对性和程度性,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Langacker(1987)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自主依存联结(Autonomy-Dependence Alignment)关系。他认为,自主成分是一个自在的结构,它的呈现不以预设另一个结构的存在为前提,依存成分的呈现则要预设另一个成分的存在(1987:486-488)。Langacker(1987)认为,自主依存联结是在自主依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详述位(Elaboration Site,e-site)和侧显定位(Profile Determinacy)把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联结为一个相对自主的合成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他(1987:298、306、356)将“自主依存关系”定义为:如果在一个配价关系中,A和D为自主依存关系,A是对D凸显的一个图式性的次结构(Salient Schematic Substructure)所做出的详述(Elaboration)。自Langacker(1987)提出自主依存理论以来,Taylor(2002)、王寅(2011)、徐盛桓(2007)、牛保义(2008,2011)对该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2.3.2 不足之处

自主依存理论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推动了语言研究,揭示了一些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但它也存在以下不足:

(1)自主依存理论致力于解决意义间的“联合”(Alignment)问题,而联合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系统论证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但目前的自主依存理论对此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2)构式语法践行“构式本位”的观点,认为构式是象征体(Symbolic Unit),而目前的自主依存理论认为,自主依存关系只是语义层面的联合,而非构式间的联合,这就割裂了形式和语义,此立场不符合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

(3)忽视了构式融合的顺序性和语言的序列性,而序列性是语言一维线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因为按照大部分语言类型学的观点,语言遵循了SVO或者SOV的语序模式,但自主依存理论对此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2.4 RAB 主要观点

本部分主要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CBT四点不足(概念融合源动力、融合依据、融合层级性和心智空间接口问题),力图运用CRP、AIT对CBT进行修补,将其发展为RAB模式,与其同时,该模式也可完善CRP和AIT。

2.4.1 CRP 与 CBT

正如前文所述,自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首次使用“感知中的固定点”这一术语,自心理学家Rosch于1973年首次正式运用“认知参照点”研究原型范畴之后,1987年Langacker将其运用于语言研究,1993年Langacker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系统研究语言构式,认知参照点理论正式进入了语言研究者的视野。该理论认为,运用参照点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赵永峰(2013a:5-9)通过对一则地产广告语的研究后发现,认知参照点既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出发点,也是源动力,它的选择直接影响类属空间的形成,因为它直接影响输入空间的哪些要素会被投射,哪些要素会被忽视,认知参照点对输入空间中的哪些要素会被投射进入新创空间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些观点,我们认为在概念融合过程中,人类首先是选取认知参照点,认知参照点要确定哪些心智空间、心智空间的哪些要素进入概念融合过程,即它要为整个概念融合过程“掌舵把航”。这样就修补了概念融合理论不足之处的第一条(源动力)和第二条(融合依据)。

据上文所述,认知参照点就真正参与了概念融合过程,强化了认知参照点的普遍性、认知性和相对性,也就修补了认知参照点理论的第一条不足之处。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观点:认知参照点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概念化过程,而这个过程要决定选取概念的先后,便可回答人类序列式心理提取的问题,也就修补了认知参照点理论不足之处的第二点。

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化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必定要打上人的“烙印”(赵永峰,2013b:158),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概念融合中体验和认知着我们周围的世界,人类的概念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对象的复杂性和认知的多样性之特征,在具体的概念融合中,在特定的情景中,特定的心智空间会被选作认知参照点,参与整个概念融合,照此推理,认知参照点本身就是心智空间,而它是在和若干个心智空间“打交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样就完善了认知参照点理论的第三条不足之处。

关于认知参照点理论的第四条不足之处,本文在RAB框架下研究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双名构式,这样就可以将认知参照点理论系统地运用于汉语句法研究,拓展了该理论的研究范域,弥补其第四点不足。

综上所述,认知参照点可以为概念融合确定出发点,决定人类认知活动中哪些心智空间以及心智空间中的哪些要素进入概念融合过程,这样就修补了概念融合理论第一条和第二条不足之处,与此同时,认知参照点理论和概念融合理论一经嫁接,可将认知参照点提升至人类概念化的高度,修补其本身诸多不足之处,可见,这种嫁接既完善了两种理论之不足,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又可使相关理论发挥更大的解释力。

2.4.2 AIT 与 CBT

自Langacker(1987)系统地将自主依存关系运用于语言研究之后,Taylor(2002)、王寅(2011a)、徐盛桓(2007)、牛保义(2008、2011)等学者已将其运用于多种语言构式的研究。自主与依存相结合时,便可产生一种融合现象,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将自主和依存融合过程纳入到概念融合框架下做通盘考量。

按照自主依存理论的基本观点,有联系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一个范畴网中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有些概念要依赖另一些概念的存在而存在,即我们的概念世界是一个有层次的不对等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些概念可以自主存在,有些必须依赖其它概念存在,它们构成自主依存关系,这样就修补了 Fauconnier(1985、1997)、Fauconnier和 Turner(2002)的概念融合理论各个输入空间地位问题,即有些心智空间可以自主,有些心智空间必须依赖其它心智空间的存在而存在,它们构成一个不平等的、有层级的心智空间网络,也就弥补了概念融合理论的第三条不足(融合层级性问题)。

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践行“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研究套路,即人类在现实认知加工中形成各种概念,而这些概念又会被投射到语言中,概念结构和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据此我们认为,如果说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自主依存关系使得概念之间“联结”了起来,那么这种关系投射到语言中,就可以解决语言构式间的接口问题。这也就修补了概念融合理论的第四条不足——心智空间接口问题。

反过来,概念融合理论也可弥补自主依存理论之不足:

按照概念融合理论的观点,人类通过概念融合这个过程,使得各个心智空间联合了起来,这种联合本质上是一种融合过程,要涉及人类认知的方方面面,因此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就是:人类进行概念融合的基本能力。这就回答了自主依存理论的第一条不足。

构式语法认为形义“不分家”,那么心智空间本身就是构式的触发体,即具有概念意义和形式,因为没有离开形式的意义,也没有无意义的形式,这样就自然得出结论:不能割裂形式和语义,自主成分在语言中体现为自主构式,依存成分就体现为依存构式,这样就弥补了自主依存理论的第二条不足。

概念融合的首要环节是选取认知参照点,然后按照各个心智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融合,这样就明确回答了构式融合的顺序性和语言的序列性问题,也就弥补了自主依存理论的第三条不足。

综上所述,确定哪些成分是自主成分,哪些是依存成分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概念融合过程只有依赖这种能力,才能理清各个空间的各种关系,才得以实现心智空间的融合,这样就修补了概念融合理论的第三、四条不足。与此同时,概念融合理论也修补了自主依存理论中联合(A-lignment)问题,认知参照点理论和概念融合理论一道解决了融合的顺序性和语言的序列性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三种理论的“融合”不仅修补了三者“自主”使用时的诸多不足,也激活了三种理论中诸多“休眠”的潜力。这就是本文提出RAB模式的理据和必要性。

螺旋风管的制造高度自动化,生产速度快,由于其支架、吊架需用量少,安装工作量少,所以螺旋风管的总成本较低。而且采用无法兰连接,泄漏量少,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2.5 RAB 运作机制

前文阐述了概念融合理论、认知参照点理论、自主依存理论之间互相修补的理据和必要性,即主张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和自主依存理论对概念融合理论进行修补,提出RAB模式。基于以上论述,该模型可如图3和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这一模型,图4是对图3中自主依存关系的具体化和精细化阐述。

图3

图4

其具体的运作机制有以下六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首先有一个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认知加工的事体出现,我们通过对其进行识解(construal),从特定的视角出发,主要通过转喻(metonymy)和侧显(profile)等认知机制,选中特定的对象,然后对此进行认知加工,即人们只是集中注意一个事体的某部分,而不是全部。

第二步,我们通过范畴化和概念化,对相关选定的事体进行认知加工,这时在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形成相应的若干个心智空间,而最容易进入我们心智加工范域的是得到突显的“六何”(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故、何如)等基本要素,当然这和识解者所采取的视角、所处的情景和持有的目的、意图直接相关。

第三步,通过初步认知加工形成的心智空间在认知之初是零散的、割裂的和混杂的,但当人们在对这些空间进行进一步认知加工的时候,会运用我们大脑的完型(Gestalt)能力等基本认知能力,努力对这些心智空间进行加工梳理,此时,我们会选取特定空间中的某个特定的点作为认知参照点,作为接下来概念融合的起点和源发动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概念融合,使各个空间发生关联。

第四步,在具体的关联阶段,我们会运用侧显等认知机制,决定哪些心智空间充当自主空间,哪些是依存空间,并且会运用让依存空间触发若干个详述位(e-site)的方式,吸引自主空间对此进行填充,通过这种填充机制,相关的空间形成一种填充和被填充的关系,从而实现心智空间真正的联合(alignment)。

第五步,当一个依存空间和自主空间结合,它们就构成更大的一个心智空间,融合后的空间还有可能依据自主-依存关系再次进行融合,而且如有必要,一直会融合下去,最终形成一个特定的融合空间。

第六步,这时就会得到具有自主依存关系的、有层次的融合空间。据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理念,此时形成的融合空间会映射到语言中,这时的概念的心理特性和语符启动相关联(刘利民,2003)。随后,人类对这个空间进行语码化,即可体现为语言表达式,这一过程也是形成各种构式的认知动因和理据。

3.动前名词构式句

3.1 界定

按照前文所述,RAB运作机制是:参与概念融合的每个心智空间在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关系双重作用下,会有层次、有选择地进入融合空间,形成特定的融合空间,而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概念结构会投射到语言中,反映在语言中,动谓句有些成分会置于句首,充当认知参照点,有些成分会成为自主构式,有些则相应地成为依存构式。这就要涉及到自主和依存的界定问题了。据徐盛桓(2007:36)、牛保义(2008:2)、袁毓林(2010:9)、王寅(2011:175)的研究,名词性结构表征事体,动词性结构表征关系或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对于动词来说,名词是自主成分;相对于名词来说,动词属于依存成分。动词一般预示着动作的发起者,动作产生或造成的影响,一般会有施事、受事、时间、处所等概念陪伴出现,而施事、受事、时间、处所等一般由名词性成分充任,例如:

例(1)他开走了车。

在例(1)中,汉语动词“开”预示着动作的发起者一般是施事者“人”,而受力者是物体受事者,如“车”、“机器”、“拖拉机”等对象。

综合考虑以上学者对自主和依存关系的界定,本文拟将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双名构式中的谓语动词界定为“依存构式”,动前名词构式界定为“自主构式”。例(1)中的“他”和“车”是自主构式,“开”是依存构式,整个句子可视作动前单名构式。

3.2 类别

据我们对前人研究成果和来自国家语委语料库中相关语料的梳理,发现以动前名词构式的数量,可将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分为四个类别,请看一组例子:

例(2)他上英语课去了。

例(3)张伟报了案。

例(4)故宫她去过了。

例(5)恒大队冠军稳拿。

例(6)龙潭湖你东单换八路。

例(7)排骨这把刀我可剁不动。

例(8)这篇文章我的意思最后一段你最好补充点材料。

依据RAB模型,我们可将动前自主构式用这个公式表示:

Preverb Autonomous Construction NP1-4

研究发现,NP值可以是1,如例(2)、(3)所示;NP值可以是2,如例(4)、(5)所示;NP值可以是 3,如例(6)、(7)所示;有时NP值甚至可以是4,如例(8)所示。

3.3 认知理据

据RAB模型,我们在对事体进行认知加工和组织概念的时候,要选择一个特定的概念将其置于认知的开始,作为认知加工的出发点,即将其用作认知参照点,而反映在语言中,根据距离像似性原则和线性(Linear Order)原则,句子的句首成分要发挥整个句子的认知参照点之作用。以例(2)为例,可将“故宫”视作认知参照点,而被置于谓语“她”和“去过了”之前,从而最后语码化为“故宫她去过了”。这个汉语表达。简而言之,按照Croft(2001)激进构式语法的观点,就是“她”、“去过了”、“故宫”三个构式,通过概念融合,最终合成了“故宫她去过了”这个构式,这就是典型的动前双自主构式的认知理据。

以此类推,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中,动前名词成分中的第一个成分是整个句子的认知参照点[如例(2)-(8)加下划线所示],为整个句子提供认知源动力和视域,这样就可为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单名构式、双名构式和多名构式提供一种认知上的解释。

4.结语

本文系统论证了概念融合理论四点不足,并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和自主依存理论对概念融合理论进行修补,创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型(RAB)。然后在RAB框架下探析了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双名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每个句子的句首构式都要充当认知参照点,是组织后续句子的出发点和源动力,并且在概念融合时,自主与依存关系是心智空间融合的内动力。融合后的心智空间是一个有层级的心智空间,这些结构映射到语言中,就是句子中各个成分在依存度和自主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性,例如谓语动词是依存的,主语构式是自主的。依次标准,本文依据RAB模型,考察了动词谓语句动前构式的名词成分,发现动词谓语句中动前名词成分最多可以达五个之多,它们的共性是第一个名词构式要充当整个句子认知上的参照点。本文限于篇幅仅在RAB模型下考察了动词谓语句动前第一个名词构式的认知机制,动词谓语句动前名词构式还有待后续研究。

[1]Croft,W.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 Fauconnier,G.Mental Spaces[M].Cambridge:MIT Press,1985.

[3]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UP,1997.

[4]Fauconnier,G.& M.T.The Way We Think[M].Basic Books,2002.

[5]Haiman,J.Iconicity in Syntax[M].Amsterdam:Benjamins,1985.

[6]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 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1):1 -38.

[8]Langacker,R.W.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onal Meaning[C]//Evans,V.& S.Pourcel.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9]Rosch,E.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Categories[C]//Moore.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10] Rosch,E.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4):532–547.

[11]Taylor,J.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范继淹.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

[14]刘利民,官忠明.概念的心理特性及其语词符号启动[J].四川大学学报,2003(6):86 -91.

[15]刘玉梅.Goldberg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反思与前瞻[J].现代外语,2010(2).

[15]马贝加.多项NP句的“话题”和“主语”[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4):1-8.

[16]缪俊.从概念融合理论看比喻的句法形式[J].修辞学习,2007(1):21-23.

[17]牛保义.英语工具主语句的象征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8(1):1 -6.

[18]牛保义.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建构与应用[J].现代外语,2011(3):230 -236.

[19]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1):6 -12.

[20]王寅.主位、主语和话题的思辨──兼谈英汉核心句型[J].外语研究,1999(3):15 -19.

[21]王寅.构式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2]谢晓明,王宇波.概念融合与动宾常规关系的建立[J].汉语学报,2007(2):66 -72.

[23]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The Eagle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24]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2):34-40.

[25]袁毓林.汉语配价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6]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 -14.

[27]赵琴.概念融合视野下Zeugma的认知阐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20-24.

[28]赵永峰.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融合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a(1):5-9.

[29]赵永峰.时、体与认识情态的认知研究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b(1):155-159.

猜你喜欢
构式心智概念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