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无用”论

2014-04-26 08:34卫思宇,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 2014年5期
关键词:无用读书大学

西部大讲堂

论大学“无用”论

●本期策划:卫思宇

●本期主持:张永军

●TEL:15029186606

●E-mail:xbdkf007@126.com

●QQ:10784419

编者按:

在近几年,因为“读书贵、就业难、低起薪”的种种表象,在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了新的“大学无用论”,从而引发对“读书无用论”的“追捧”,使人们对“现代教育观”陷入了种种深思。

那么,读大学究竟有没有用?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所谓的“大学无用论”,实际上指的是庞大的教育成本,置换来相对较低的回报,造成人们对读书上大学的现实功效的一种否定与怀疑。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是关注内修,培养人独立自主精神的伟大事业。而大学的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学习、为人、处事的能力,提升修养,增强内涵,开阔视野,完善自我,实现价值的社会事业。

当面对大学无用、读书无用、知识无用的质疑时,面对现代教育究竟是要培养赚钱的工具还是应该培养做人成事能力的争辩时,我们需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究竟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还是教育体制、观念、方式的因素。

对此,本期“西部大讲堂·名家圆桌”栏目,以《论大学“无用”论》为题,通过我们的调研,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讨论这一话题,希望通过他们的分析与争辩,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大学重塑新的能量。(永军)

问题一:如何形成大学“无用”论 ?

主持人:

读大学的目的,并不是为挣钱多,也不是为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更不是为升官发财。尽管你可能有含金量高的学历,可以作为奔向社会、步入事业的敲门砖。但读大学的真实意义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大学能让人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人,能让不成熟的心灵变得成熟,能让人开阔眼界,让浅薄的人变得厚重,让浮躁的心变得沉稳。

那么,面对大学“无用”论,你如何去看待?为什么会出现大学“无用”论这种观点?

本栏目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形成大学“无用”论这种观点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读书贵、就业难”。

从古至今,为何读书?可能前人已经回答了千万遍。而现在的现实是读完大学找工作难,上了大学的经济压力大,学到手的东西实践难,很多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就算找到了工作,低廉的工资、专业不对口等等原因也让当代的大学生们困惑。大家都知道,培养一个大学生,家里与自己要付出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有多少,而大学生们毕业后得到的待遇与理想相差甚远,甚至不如一个没文化的普通打工仔多,心理的巨大落差,在他们内心形成“大学无用论”的概念。换位思考一下,这些大学生们的思维有什么错?苦读十年的结果能不让人怀疑读大学的用处吗?

其二,读大学在大多数人心里,只是为了“钱途”。

我想这不是什么丢人的思维,读完大学是为了什么?找个好工作,能够挣到钞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结果呢?钱没多挣,好工作也是一场梦,也就注定了“大学无用论”的“合理性”。

其三,大学不只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很多成功的人并非是从大学的门里出来的,但他们一样取得了成功,从国外的盖茨到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们,有多少是大学出来的?

在这里,绝对不是说“读书无用论”,而是说“大学无用论”。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对事物判断的能力,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点是肯定的。像无数成功的未读大学人士,他们背后是在创业之余,不断的进行自我进修,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未必就要受到大学的正规教育,在实践中同时充电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相信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多渠道、多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已经不是什么梦想,大学也只是求学与求知的一个手段而已,绝不是必须的手段。大学不是唯一,而勤奋努力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其四,高校盲目扩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就业市场容量的增加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加之仓促扩招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的知识陈旧、转化率低、依赖性强、创造力弱,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

其五,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导致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在入学时还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变成冷门;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大于求;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实,动手能力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

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就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这就形成了一些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尴尬局面。他们认为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际,读没读大学都一个样,也就在人们脑海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总体而言,造成“读书无用”、“大学无用”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还要在调整教育结构上下功夫。换句话说,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地根除“读书无用论”、“ 大学无用论”的土壤。

问题二: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主持人:

现如今,有人说,读书是现代人谋生的需要,而读大学就是为了获得一张跳跃龙门的“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你就无法找到更为宽广的天地。

所以,我们很难回答出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培养不出大师?

那么,我们上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读大学又是为了什么?

阚凯力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在过去,读书确实为了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我觉得这一点是素质教育最核心的价值。现在的学校教育太功利了,上小学是为什么?为了考一个比较好的中学,上中学又是为什么?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了将来考研,然后出去能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或者是铁饭碗的工作。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极端地害人,是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现在的学生主要考虑的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哪个行业挣钱多或者是有铁饭碗。这是从个人功利的角度出发去学习,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导致他们学东西特别死,知识面特别窄,根本没办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年代,高学历可能带来不了高收益,这是“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读书上大学从来都不是教你发财,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说话谈吐,让你看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很多人说,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我想对他们说:你看到的是现在,五年后呢?十年后呢?农民工只能是农民工,他的工资可能永远不会变了,而你是一直在向上。有这么个故事,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个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人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还是农民工,第二个人成为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变成了市长,这就是眼光。读书其实对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一个人的眼光,它让一个人拥有了向上的能力,我们可能不在乎工作报酬的低微,但我们会找一个有前途的工作,想强大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沉沦。

所以说,读书上大学没办法教你发财,教给你的永远不是功利层面的计较,而是一种需要细细体味的大智慧,它只能让你更智慧,心智更成熟。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读书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不光是读书,任何东西都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读书,你会发现自己内心荒芜,一片空白,拒绝阅读是心灵的癌症!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读书的魅力,读书的作用,它让你不浅薄,拒绝庸俗,净化自己的心灵。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于,能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一些人,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读大学的价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读书上大学,会建构出你的基本知识框架,至少它会告诉你,你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读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础、学习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离开家庭独立的机会、练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这也是人生一次专注学习的机会。“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是自己的责任。

打好基础很重要: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能让自己适应社会,做各种不同工作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基础就是基础课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学这些不变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大学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能力、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因为未来的世界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熟悉旧知识不如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找到你的兴趣:大学阶段最重要的考研准备是通过你对自己专业的体验和对其他专业的了解而来。你需要明白和验证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以便逐渐确定今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

练习与人相处的能力:未来在社会里与人相处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你必须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的方法很多,打工、社团、交友都是方法。在学业上了正常轨道的前提下,你可以慢慢去培养。

找到合适的老师:尽量找年轻、动手做事的老师。如果要从事研究工作,那么就找从国外归来的老师;如果将来要参加工作,那么尽量找有过开公司经验的。

打好扎实的基础:欲速则不达,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把基础打好,学东西要按部就班,不可能一步登天。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却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在大学功课好就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是国际的概念。掌握自学能力很重要,因为中学和大学的一个分界线是大学里的很多东西需要自学,而且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多东西也需要自学。如果在大学阶段没有学会自学,那么以后很容易就会落后。

事分轻重缓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那个阶段最重要最急需完成的事情。比如,在大学阶段,学习文化课,掌握自学的能力,和开阔视野是最重要的。

开阔视野:大学是开阔视野最好的地方(有图书馆,各科的老师,五湖四海的同学);更因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吃准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开阔视野有助于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擅长的方面。

融会贯通:任何一种能力和修养的培养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有些专业课有实践项目,几个同学合作,既是上好专业课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途径。

主要应以学业为主,不要浪费了在大学宝贵的四年。这是你一生有最多独立学习时间的地方。

以目标为中心:你应该想想自己的目标,还有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问题三:如何看待大学教育?

主持人:

有一名老师,问学生:我们今天读书是为了什么?学生们说来说去都是围绕着金钱和权力打转。老师很无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这样的疑问,也是我们需要多问和思考的。面对“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种种言论,又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虞立红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首先,培养目的不同。高中是基础教育,更多的是为学生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大学则是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教育,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以期培养能够独立,为社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高中往往以课程成绩论英雄,大学则以综合评价能力论水平。

其次,培养理念不同。高中围绕基本知识转,努力使学生“学会”。大学培养“学”生,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

最后,教育形式不同。中学是封闭式教育,大学是开放式教育。中学的教育内容是封闭的,所有学校都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组织教学。而大学阶段是开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师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主动地、自主选择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大学,更多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思考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有助于自我成长,怎样去学习、去提升能力?这更像是“自助餐”,甚至还是那种只提供“初加工食材”的“自助餐”,学生须了解自我需求并选择配餐,才能做出营养餐。如果学生不去思索,不去争取利用高校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不会自动配给的,那么,再高质量的大学、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他来讲,都没有任何意义。

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杂志西部大讲堂栏目主持人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

教育应该贯穿并且合理引导个体从简单的自我中心意识到复杂的个体社会角色意识的发展认识。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发展和挑战自我的过程。比如发现自己的爱好、取向、兴趣、特长、心性、身体机能情况等;明确自己的定位,形成并理解自己的梦想和愿景,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而个体的自生又是建立在完整的自我认知之上的一种个人选择。

事实上,人接受教育的本质是个人基于对自我的理解进行选择和自我吸收再生的过程。其实教育无需强求,无需特别规划,无需指手画脚,这完全是一个一边认识选择,一边积累前进的自然过程。合理的结果必由合理的原因导致。

教育应致力于让人产生并深刻明确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契约精神(对自我的契约),这其实是自我生长的另一个前提条件。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灵魂诚实。

教育应该培养人独立自主的精神(包括独立的思考)。

而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说“老师说”,“领导说”,“书上说”……不禁让人感到悲哀。作为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吗?我们不是活在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班级、学校、党、组织、或者“他们”的世界,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并且是为自己而活着。没人有权为你做任何决定,只有你才有权执行你的人生。

当我们的思维受到这个社会、周围人群价值观的深刻影响时,我们就不可避免的变得有些失去自我。我们会非常关注别人怎么样,别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如何,别人眼中的我是怎么样的,别人认为我该怎么样。反过来,我们也会常常用某种既定的价值观念或思维方式去判断或干涉他人。当我们越在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就有可能越无法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更加无聊的是,我们还不自觉地向外界输出很多不太站得住脚的评价。

教育应该使人变得勇敢和坚强,而不是变得保守和怯懦。教育应该使人直面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是非判断,爱恨好恶,选择和放弃。教育应该使人乐于竞争,而不是惧怕竞争。

确切来说,竞争情况,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你我是否要做某事的重要出发点,不能因为别人很强大,你就不要活了。不能因为你写的文章不如韩寒的力透纸背、尖锐深刻、一呼百应,你就不写文章了。教育应该使人有这种心态,别人强大与我无关,我在按照我自己的步伐和节奏渐渐变得强大!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过别人的生活。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经历了什么过程,有些什么收获和进步。

教育应该让人关注内修,教育大忌各种形式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的结果就是群体的奴性的深化。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个人崇拜——对官吏、对名流、对富豪。假如我们能够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权贵,少一点瞎折腾、瞎嚷嚷,专心做好自己的内修之事,可以减少多少没有必要的能耗浪费,而最终对我们自己的人生的改变将是显著的。

教育应该使人形成批判精神,养成质疑的习惯。确切来说就是破除迷信、质疑权威,用理性的态度去甄别是非。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钻研态度,而不是浮躁和投机取巧。性解放、消费主义、迅速成功学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毒瘤。而“速成学”的触角也伸到了教育领域——“教育”沦为了“培训”。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教育越来越浮躁,学生越来越不扎实,假如投机成功还可以凑合着过活两下,取巧不成时后患就无穷了,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要走捷径——走不了捷径,他们也沉不住气去钻研,总之难成大器。

教育应该使人的路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应该致力于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教育应该让人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而这个生命的内涵又是广义的。它包括世间万物,草木生灵,也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性、人的选择、人格尊严等等的理解和尊重。这其实是一种包容心态。教育培养大气的公民。

问题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主持人:

教育,何谓教?何谓育?曰: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育,虽不能读书识字却比无知多一点努力,身体力行。广义地讲,教育就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影响人,是一种内发之意。

今天,面对众多的观点和质疑,我们的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大学,有三种提问方式:为什么需要大学?这几乎不必要讨论;怎么样办大学?那光说不练不行;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这还差不多,此话题可以讨论,也大有深究的必要。世界上的大学,千差万别,不是命定如此,更不是别无选择。恰恰相反,大学办成什么样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主动选择的结果。有外部条件的限制,但主观上的努力同样很重要。今天中国的大学之路,到底该怎么走,仍在探索,还有商量余地。正因为没有完全定型,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才更值得诸位去体贴、关心、介入。

目前中国的大学,一窝蜂都在争硕士点、博士点;在我看来,这是一条很糟糕的歧路。200多所博士授权学校,400多所硕士授权学校,再加上600多所学士授权学校,这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快就有人“升级换代”。那些只有学士或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全都不安于现状,都在冲刺博士点,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中国大学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个性。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只有两类大学,或副部,或正厅。大学没有明晰的自家面目,这样的教育布局,很让人担忧。这跟我们将大学校长作为行政领导,可以随意调换,有直接关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强调制度建设,再加上教育部管得太多,各大学面目相差无几。民国年间的大学,可就不一样了:张伯苓管得好南开,但管不好北大;反之,蔡元培也很可能对付不了南开。

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

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其《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近年常被引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与大师,代表着办学的两大支柱:金钱与学问。这两者都很重要,只不过世人偏重看得见的大楼,梅贻琦这才有必要强调大师的重要性。

这个话题,我想略微拓展。当我们谈论“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时,主要关注的是学问。可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没能体现在考核表上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命运。

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这样开篇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请允许我套用: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黄小伟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起源于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思想便成了现代大学制度思想的滥觞。洪堡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国家既要办大学,又要让大学保持独立而不加干涉。

反观如今中国之大学,从资金预算到招生指标,到学科点设立,到校领导的任用,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层层的行政指令,缺少教育自主权。不管学校如何、专业如何,都按同一模式培养学生。这与现代大学的精神实质相悖。

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朱清时院士,其理想正是中国高教改革未来之方向。朱清时表示,新创立的南方科大将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实现教授治校。这位院士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期间,用“原生态”应对行政评估,批评教育积弊,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自然不能将高教改革完全寄希望于一个人的努力,中国的大学要变成真正意义的大学,需要教育决策者思想观点的改变、行政体制改革的破冰乃至整个社会的推动。惟有此,中国的大学才能实现蔡元培提出的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达到“塑造学生的人格”的教育目的。

薛涌

旅美学者、美国萨福克大学助理教授

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本科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而研究生阶段才是专业教育的场所。”

中国的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发生了偏差,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学生往往把大学当技校来上。社会发展中工具类理性的东西太多。就业不是考量大学教育的唯一标准。有学问的人都找不到工作的话,这个社会又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我们希望能够在本科的时间尽量地离急功近利和浮躁远一点,希望能有一个地方给学生静下来,好好读点书。

编后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沉渣泛起。不支持孩子读书、考大学的现象呈蔓延之势。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关注。读书少,从国家层面讲,国民素质会降低,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从自身来说,读书少就狭隘,思想就僵化,个人发展受限制。

作为大学来说,我们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方法,避免急功近利,切勿把大学教育视为谋权、谋钱的又一路径。大学要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东西,这才是根本。只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学习才能转换为增长力。因此,大学教育要转变思路、解放思想,从培养人的角度多考虑。

作为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追求真理、提升个人素质、形成个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础、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完善自我、独立生活、与人交往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一次专注学习的美好时机。所以我们的大学生要放下浮躁,沉浸在知识改变未来的环境中,专注学习,“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成为自己的一种责任。

作为家长而言,读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挣钱的工具,而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用的人,是将孩子培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学会改变的新时代公民。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读书考大学,不能被一些社会言论和现象左右,因为那毕竟是少数人。

作为社会而言,特别是舆论媒体,不要刻意去炒作“读书无用”、“大学无用”这种根本不合实际的言论,全社会都要为大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者安静地学,教者安静地教,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学问中,塑造出精神,才能用学问和精神培养出新人。

(张永军)

猜你喜欢
无用读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痴迷于“无用”科学的科学家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无用”论
多读点“无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