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艺术设计类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2014-04-26 06:26王风奇汪晓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艺术设计毕业生

王风奇 汪晓娟

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越加严峻和突出。而艺术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与日俱增,市场与人才的关系正逐渐发生变化。如此形势下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指导,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从实际工作出发,以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为主要对象,探讨职业指导方面的实践做法。

就业职业指导实践做法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是社会、学校、学生对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20万,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而艺术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与日俱增,市场与人才的关系正逐渐发生变化。如此形势下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指导,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

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涨,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都投身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潮中,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大增。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在应聘过程中脱颖而出,接受过职业指导和未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应聘者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宗旨,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不断创新的要求。可以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找份工作经历不少磨难,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他们刚一毕业工作大都集中在以私企为主的中小设计公司,数月后开始频繁跳槽,在2010届高职高专各专业门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54%,这看来视乎是设计类人才增长实战经验的必经阶段,但这种普遍现象的背后也透露出自身及职业指导方面的种种弊端,各院校不断尝试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指导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也是以借鉴为主,对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根据广东省艺术设计类院校就业指导的状况,目前在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通常高校的职业指导都是针对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没有细化到各个专业,虽然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会有各自的就业职业指导,但普及面太窄,尤其对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专业的区别需要针对性明显的职业指导,这一点在广东的艺术院校还未形成完整的就业职业指导体系。

是笔者曾在广东某校做过的艺术设计类就业调查中的一项,图表显示有38.9%的学生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阅读等方式,而学校、院系开设的专门职业指导只有23.2%,还不及父母方面的关心指导,可见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职业指导还是很缺乏的,高校的职业指导有待提高。

(二)职业指导形式上,理论传授多,技能培养少

在职业指导的形式方面,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较为普遍,这种单向形式较为单一,像案例教学、就业市场模拟、情境教学模拟等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较为缺乏。至于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但受众面小,对组织与参与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高校囿于人员的限制,较少组织这类活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不仅是要求学生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也应强调对学生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职业生涯决策的技能等多方面技能的培养。理论通过思考,技能通过实践才能内化成为自身稳定的素养,高校应创造条件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三)职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

在职业指导的信息方面,高校组织的活动和提供的信息主要围绕就业政策、面试、简历等有关择业技巧的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流程、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信息,性格与兴趣探索等有关自我认知的信息,对职业分类、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却少有顾及。这主要与有关职业和行业可使用的信息少有关。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2010年度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对职业、行业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是职业指导环节要重视的。

二、对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设计类学科,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懂技术、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以上我们关注到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及问题,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关注指导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设定,不应该只针对高年级学生。

(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特征分析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思想活跃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艺术设计类学生由于其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是大学生中最活跃和进步的群体。

2.个性与创新意识较强

艺术设计类学生由于从小受艺术氛围的培养,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艺术设计类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认为艺术本身与众不同才有个性,所以导致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追求独特的个性,甚至认为追求个性、放荡不羁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学习成果。

3.组织纪律性较弱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类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时间观念不强、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懈等现象,他们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其他基础知识课程毫不用心,尤其是对英语课的散漫和不重视。endprint

4.实践活动能力较强,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高考专业考试的缘故,许多艺术设计类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投入专业学习,到全国各地去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接触社会较早。进入大学以后,艺术设计教学较强的实践性必然要求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参与更多案例、项目的实施,使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较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由于高考的制度原因,大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低,表现为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时思想深度不够,思辩性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较弱。

(二)艺术设计专业分析:学科广泛,应用性强

之前,在艺术设计领域曾有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设计、染织艺术、陶瓷艺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不同的设计专业,它们之间故然存在艺术上的共性,但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分属的艺术领域各有特点。例如,环境艺术设计是三维的空间艺术,它与建筑学是姊妹艺术。装潢设计是二维的平面艺术、它与现代绘画关系甚密,而陶瓷艺术则是三维的立体艺术,它与雕塑颇为接近。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媒介领域以及应用上,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都独自具有其特殊性。

为了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改变此前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自1999级本科招生开始,上述专业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艺术设计专业这个三级学科。按照教育部:高教[1998]8号文件的要求,1998版本科专业目录是从1999级新生开始正式执行的。这对于内涵具有很大差异的艺术类专业来说,艺术设计概念是很难将其统统涵盖的。单一的艺术设计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难将差异甚大的不同方向教学内容统一在同一个培养方案之下。由此,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带来困惑,甚至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职业指导也有些牵强。

(三)艺术设计类人才市场分析:需求大,就业质量不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从而产生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艺术设计市场人才开始紧缺,致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十分抢手,对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都开始投身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潮中,渐渐市场出现饱和,艺术设计类人才供过于求,竞争力大大下降。就目前状况下的毕业生而言,就业多以中小设计公司为主,初次就业门槛低。因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而且,已就业者流动性较高,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四)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是主要原因

大多艺术设计专业高校由于学费高,生源足,办学经济效益较好,出现了“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虽然各个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人员配备不够,人员素质不齐,同时,许多负责就业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没有受过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能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艺术设计行业现状以及就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三、促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一)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指导机构

学院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包括系主任、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及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职业指导委员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地发动全院教职员工利用各自丰富的就业信息网络以及外聘教师自主创业的有利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形成了全体教师员工关心学生就业和参与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评估体系,帮助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准确定位

帮助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准确定位,是职业指导最基本的环节。就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首先,毕业生就业前要对自身条件有基本的定位,主要包括:(1)个性特点、天赋能力、形象气质的分析;(2)学习成绩方面的分析;(3)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是指大学期间的其他表现的综合分析;(4)期望的薪资报酬及福利;(5)期望的企业性质;(6)地域要求。这些要素学生自身可以主动的进行探索,也可以请他人做评价,也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充分地了解自己。其次,还要对社会需求环境做出分析,包括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形势、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方法是多方面搜集信息,询向老师、父母、朋友,有条件的可以咨询业内专家。最后还要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客观分析原因。

尤其对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来说,这种定位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以上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从而树立自己的求职目标。

(三)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是职业指导的基本要求

1.开设职业指导专题讲座、职业指导专栏、职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信息全方位指导

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深入开展了以“三识、三观、三主动”即“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主动到基层就业、到艰苦行业就业、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指导思想。在专业教师的协助下,负责就业的辅导员结合专业教师提供的各专业市场需求特点、主要分布地区现状等信息,通过对各专业近三年来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把握用人单位用人的特点和就业规律,展开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不同专业的职业指导咨询。在2010年,学院大大小小开展了7场职业指导讲座,内容涵盖了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技巧、就业面试礼仪、设计类专业作品陈述技巧等。

2.关心毕业生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咨询endprint

我们经常与他们谈思想、谈就业、谈发展,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学院就定期召开全体毕业生会议,给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为毕业生排难解惑。此外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社区,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针对特困生及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及时调整心态,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于个别就业无头绪的就业困难学生,学院特别安排相应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的综合素质,采用个别谈心的方式,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解除思想包袱,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把握就业机会。

(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是职业指导的重点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在培养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方面,学院邀请了艺术设计各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学校联合举办某一类型的行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就像现在被广泛采用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潜能,以专业化咨询、拓展训练满足学生进行自我探讨、追求自我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此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和尝试,如破冰之战、攀岩训练、户外求生模拟等,这不仅是体能上极大的挑战,心理上也会承受成功与失败的历练,有利于潜能的开发;同时也开展了决策能力团体辅导、人际沟通团体辅导、职业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领袖才能提升等一系列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辅导与训练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未来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

(五)多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在实践中探索职业指导思路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和就业后频频跳槽等现象,我们及时用实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克服“等”“靠”“要”及“一次就业定终身”等不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公与私、义与利等择业问题,帮助毕业生形成一种主动择业、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择业态度。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倾向和扶持,除到企业、事业单位或出国深造外,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参加西部服务计划、考选调生、到农村支教、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

(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新内容

有调查显示,79.2%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找工作,选择创业仅占4.3%,真正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的创业教育不够成熟,可见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麦可思-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中,创业年度指标最高等本科专业就是艺术设计专业,达到6.2%,可见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专业培养使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的创业意识,针对这类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我们职业指导工作中最具挑战的方面。

学院从2008年开始尝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引导,为激发创业激情,举办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创业活动,比如通过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论坛、聘请专家开设名家讲堂、项目扶持等营造创业氛围;二是加强技能培训:依托汕头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中心,为学院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规划、创业培训等服务,在校内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重点加强对学生创业带头人的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三是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及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服务:广泛联系成功创业人士、校友,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

(七)毕业生跟踪调研是职业指导反馈的有效途径

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是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并不是学生毕业了就对他们不管不顾,我们坚持跟踪了解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产品“适销对路”。同时不断调整职业指导的侧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职业指导的完整性。

作为高校从事毕业生工作第一线的职业指导人员,我们更有责任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只有在科学有效的实践方法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3]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贾洪鉴.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J].时代教育,2011,(08).

[5]张纯.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趋势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论,2010,(11).

[6]方可佳.贴合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J].教学论坛,2009,(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艺术设计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星.云.海》
《花月夜》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最“叛逆”的毕业生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