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的若干思考

2014-04-26 05:02刘兰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教育思考

刘兰

【摘 要】通过对当前高职生道德教育的共性分析,提出从三方面着手,实施高职生在校期间的道德教育。一是以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校正行为习惯;二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培植道德情感;三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教育;思考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31-01

教育学生经常对“来到学校为什么?成人、成才;到了学校做什么?求知、求技;将来离校会什么?立业、创业”作些理性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学生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道德认知过渡到道德行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根本上校正各自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要以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校正行为习惯。

在校学生,一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二是学习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结合进校学生的实际,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搞好规范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要坚持“德育为首,成人居先,育人为本”的宗旨,将德育效果落到实处。

(一)前提是灌输。

道德知识不会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予以灌输,对待有品德缺陷的青年学生,尤其应该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认清现实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自己的地位、作用。使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用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事实上,《学生守则》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已经涵盖了作为高职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蓝本,同时,还可将公民道德教育结合到德育课教学和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中,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

(二)关键是引导。

我们所面对的是受教育的正在成长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是他们思想成熟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注重从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因为爱心、理解、同情,是教育功能的精髓,也是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用爱心排除学生的失落感。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具有感情的社会人。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要能够敏锐地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带着感情从事教学工作。当学校成为人才温暖的大家庭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会得到明显提高。其次要用咨询解除学生的烦恼感。心理咨询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减轻和解除心理压力,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核心是自律。

他律是基础,自律是核心。从现状看,高职校的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加上学生认知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不足,极易导致高职学生的不良人格。在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就要努力去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巨大潜能。

实践证明,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难在什么呢?难在对规范的认同;难在学习上的主动。主要表现是情绪多变,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不能正确评价自我,或自高自大,或自卑自贱;由于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的差异,使其学习动机变得复杂多样,导致人生价值观的现实化、世俗化,甚至有逆向发展的现象;总是凭一时的情绪冲动来决定取舍,容易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腐朽意识和错误思想。

二、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培植道德情感。

“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正好可帮助我们找到对高职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突破口,那就是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植道德情感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职业意识的培养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在的高职生,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着严重偏差。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就不可能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这是目前课堂教学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的内涵、功能、素质及职业与专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来转变他们对专业学习目的的片面认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二)职业能力的训练是关键。

现在一些学校往往形成了这么一种惯性,学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事,任课教师的职责就是把书教完就行,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而带来的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被动。

其实,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且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高职生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教书”与“育人”的分割,只是表现在是主动渗透,还是被动影响;是正面教育还是负面效应的取舍上。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来看,高职校应该大力强化技能训练,它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有学知识的意识,而缺乏提高能力的意识,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样当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我们就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多方面的成功中得到心理满足,从而以成功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三)职业理想的树立是核心。

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正确理想的树立有助于道德的养成,而职业理想又是其个人理想实现的必备形式,因为职业理想的树立能有助于每个高职生人生目标的确定,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如能帮助学生尽快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很好地引导他们珍惜现在的学习光阴,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习中,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心理。

三、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道德素质。

道德行为的养成仅凭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

(一)学会在实践中去感悟。

可以想象,高温火炉之前,那挥汗如雨的场面;机器轰鸣声中,那穿梭忙碌的身影;规划设计室内,那精益求精的执拗……无不会给学生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到广大农村、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实践,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将会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时期职业道德在不同行业中的要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有了这种道德精神的指引,再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和不易生活中的热情乐观,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为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同学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

(二)能够在活动中受教育。

经常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知识、练意志,发挥自己的才能,避免因精力过剩而产生不良行为。其实,现在学生中的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赌博等,都是从无聊、好玩开始,逐渐形成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就可以把他们的才能引入正规,使其精力得到充分发散,有助于抵御不良影响的诱惑。

(三)在参与中促升华

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体验。设计各种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如:各显所能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会演、书法、绘画、摄影赛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社会对道德的呼唤要求和道德情感的强大作用,进而将道德意识升华为自觉行动。同时,还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敬老服务、义务劳动、禁毒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感受道德力量、体验道德情感、升华道德信念,实现教育目标。。

“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我相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育人目标上多做文章,在工作方法上多作创新,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就不愁学风不转,校风不正。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就不愁学生的行为举止不规范,道德行为不高尚。

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学生特点,从对学生的成人意识、职业意识及公民意识的培养入手,帮助他们摆正索取与回报、成才与成人的关系,将公民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德育实践中,才能富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之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猜你喜欢
高职生道德教育思考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