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比较类解题要诀

2014-04-29 14:33陈静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喀土穆季风高原

陈静

区域特征比较类问题是高考中常见的设问类型,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解决此类题型首先要进行认真审题,找准比较对象,看清比较要求;其次要联系题目中的图表和材料,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下面用例题来对这类题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例题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经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我们比较两省区不同的自然特征,其次应迅速联系图表和材料并从中提取需要调用的知识点。从图甲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明显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和已有知识可以看出新疆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从图乙可以看出江苏位于淮河南、北两侧的沿海地区,据此判断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江苏省河流和人工运河较多,即河网密布,结合气候特征推断出其河流径流量大。

答案 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布,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

点拨 区域差异的分析,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和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首先是自然环境差异。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气温差异,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形成降水差异。不同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地质作用也不同,因而导致地貌差异。气候差异、地形差异和植被差异导致河流径流量、结冰期、含沙量等特征都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导致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对以上差异分析,可以确定区域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 喀土穆在1995年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

苏丹首都喀土穆,素有“世界火炉”之称,是苏丹最大工商业城市。位于青、白尼罗河汇合处,为尼罗河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点。与青尼罗河右岸的北喀土穆和白尼罗河左岸的恩图曼合称三镇,彼此有桥相通,形成苏丹最大的集合城市。喀土穆是苏丹最大的交通枢纽,有铁路直通埃及、苏丹港和欧拜伊德,航空、内河运输发达。

我国湖北省省会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都市。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江穿过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材料二 武汉与喀土穆的分布略图(图a和图b)和气候统计资料表。

(1)分别说明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

(2)分析喀土穆形成“世界火炉”的主要原因。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

1.(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2.(1)喀土穆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终年炎热干燥);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晴天多。(3)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利于供水和运输;位于中低纬度,地形比较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武汉是省会,喀土穆是首都,同为政治中心。endprint

区域特征比较类问题是高考中常见的设问类型,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解决此类题型首先要进行认真审题,找准比较对象,看清比较要求;其次要联系题目中的图表和材料,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下面用例题来对这类题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例题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经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我们比较两省区不同的自然特征,其次应迅速联系图表和材料并从中提取需要调用的知识点。从图甲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明显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和已有知识可以看出新疆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从图乙可以看出江苏位于淮河南、北两侧的沿海地区,据此判断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江苏省河流和人工运河较多,即河网密布,结合气候特征推断出其河流径流量大。

答案 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布,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

点拨 区域差异的分析,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和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首先是自然环境差异。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气温差异,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形成降水差异。不同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地质作用也不同,因而导致地貌差异。气候差异、地形差异和植被差异导致河流径流量、结冰期、含沙量等特征都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导致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对以上差异分析,可以确定区域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 喀土穆在1995年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

苏丹首都喀土穆,素有“世界火炉”之称,是苏丹最大工商业城市。位于青、白尼罗河汇合处,为尼罗河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点。与青尼罗河右岸的北喀土穆和白尼罗河左岸的恩图曼合称三镇,彼此有桥相通,形成苏丹最大的集合城市。喀土穆是苏丹最大的交通枢纽,有铁路直通埃及、苏丹港和欧拜伊德,航空、内河运输发达。

我国湖北省省会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都市。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江穿过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材料二 武汉与喀土穆的分布略图(图a和图b)和气候统计资料表。

(1)分别说明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

(2)分析喀土穆形成“世界火炉”的主要原因。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

1.(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2.(1)喀土穆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终年炎热干燥);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晴天多。(3)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利于供水和运输;位于中低纬度,地形比较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武汉是省会,喀土穆是首都,同为政治中心。endprint

区域特征比较类问题是高考中常见的设问类型,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解决此类题型首先要进行认真审题,找准比较对象,看清比较要求;其次要联系题目中的图表和材料,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下面用例题来对这类题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例题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经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我们比较两省区不同的自然特征,其次应迅速联系图表和材料并从中提取需要调用的知识点。从图甲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明显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和已有知识可以看出新疆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从图乙可以看出江苏位于淮河南、北两侧的沿海地区,据此判断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江苏省河流和人工运河较多,即河网密布,结合气候特征推断出其河流径流量大。

答案 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布,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

点拨 区域差异的分析,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和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首先是自然环境差异。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气温差异,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形成降水差异。不同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地质作用也不同,因而导致地貌差异。气候差异、地形差异和植被差异导致河流径流量、结冰期、含沙量等特征都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导致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对以上差异分析,可以确定区域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 喀土穆在1995年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

苏丹首都喀土穆,素有“世界火炉”之称,是苏丹最大工商业城市。位于青、白尼罗河汇合处,为尼罗河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点。与青尼罗河右岸的北喀土穆和白尼罗河左岸的恩图曼合称三镇,彼此有桥相通,形成苏丹最大的集合城市。喀土穆是苏丹最大的交通枢纽,有铁路直通埃及、苏丹港和欧拜伊德,航空、内河运输发达。

我国湖北省省会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都市。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江穿过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材料二 武汉与喀土穆的分布略图(图a和图b)和气候统计资料表。

(1)分别说明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

(2)分析喀土穆形成“世界火炉”的主要原因。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

1.(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2.(1)喀土穆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终年炎热干燥);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晴天多。(3)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利于供水和运输;位于中低纬度,地形比较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武汉是省会,喀土穆是首都,同为政治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喀土穆季风高原
逃离者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2009男色季风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