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肤凝胶在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4-05-02 08:11袁同洲王国栋
海南医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疤痕骨科凝胶

袁同洲,黄 野,王国栋,许 诺

(南京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0011)

苏肤凝胶在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袁同洲,黄 野,王国栋,许 诺

(南京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001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皮肤切口应用苏肤凝胶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科内固定手术患者1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手术切口,治疗组应用苏肤凝胶处理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疗效依据有无脂肪液化、感染、色素沉着、疤痕形成等分为有效和无效。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95±0.98)d,对照组为(10.23±2.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肤凝胶可促进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愈合,减少感染、疤痕的发生,疗效显著。

苏肤凝胶;感染;疤痕;疗效

在骨科治疗中内固定手术后切口若处理不当会发生渗血、感染、疼痛、愈合时间长、瘢痕过度增生,严重者可引起皮肤坏死、内固定感染、骨外露,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术后创面愈合的情况已经成为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改善创面的愈合是骨科治疗乃至整个医学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笔者近年来采用苏肤凝胶涂抹于手术后切口,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骨科内固定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中选取129例,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48.69岁;男性68例,女性61例;上肢骨折43例,下肢骨折55例,躯干骨骨折31例;开放性骨折69例,闭合性骨折60例;伤口污染18例,无污染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切口用酒精纱布包扎,常规换药,一般2~3 d换药一次,若切口有红肿,渗出物较多则及时清创换药。治疗组患者同样常规使用抗生素,切口酒精消毒后待创面干用苏肤凝胶均匀地涂抹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1~2 cm处,1~2 min后待凝胶成膜再用无菌敷料或透明敷贴覆盖,一般2~3 d换药一次,若切口有红肿,渗出物较多则及时清创换药,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将手术切口位置及其周围皮肤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消毒纱布抹干,然后重新涂抹苏肤凝胶,方法同前。治疗组拆线后继续用苏肤凝胶涂抹切口部位及其周围,以进一步抑制癖痕形成,消除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此时不必再用敷料覆盖切口,每天1~2次,连续用14 d,用药期间不能让生水淋到创面。

1.3 疗效标准 术后切口有脂肪液化、感染,拆线后皮肤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有疤痕增生为无效;术后切口无脂肪液化、无感染,拆线后皮肤没有色素沉着、无疤痕形成则为有效。同时观察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的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有效率进行χ2检验,愈合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95±0.98)d,对照组为(10.23±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随访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有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等原因。若是处理不当会发生疼痛、愈合时间变长、重要组织外露以及瘢痕增生等,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给临床治疗也带来诸多困难[2]。

目前临床常用的创面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湿敷、纳米银抗菌敷料、物理疗法(如红外线、微波、激光等)、生长因子等,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很广泛,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它们大多都是单纯以抑制细菌、促进表皮生长等某一单一作用出发的,且存在着止血效果不佳、无创面保湿作用、与创面粘连等诸多缺点,容易出现色素沉着、疤痕增生,不能很好地促进创面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以往临床常用的创面敷料容易造成创面干燥的环境,使创面脱水从而导致结痂,而创面的结痂会明显阻碍创面的上皮化,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自从1958年Odland[4]首先发现有水泡的创面比水泡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1962年Winter发现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创面后,创面的上皮化率增加了一倍[5]。这些研究表明保持湿润环境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目前“湿润密闭疗法促进创面愈合”作为一个全新的医学理念,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和发展。自从Winter应用聚乙烯膜作为许多创面敷料后,多种材料被相继研制出来,而这些材料的共同特性就是能封闭创面,使创面能够保持湿润的环境。

本研究应用苏肤凝胶处理术后切口结果显示,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应用的苏肤凝胶又名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凝胶,是以壳聚糖、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采用聚两性电解质低温复凝聚工艺研制而成的生物活性敷料,能够满足创面所需的湿润密闭环境。湿润密闭的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制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壳聚糖生物活性材料能趋化白细胞,诱导局部巨噬细胞,增强其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壳聚糖还通过自身所带的正电荷与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的负电荷的相互作用,破坏细菌壁原有结构起到抗菌作用。壳聚糖还能通过渗透进入胞内与带有阴离子的生物大分子发生类似“絮凝”作用,扰乱细菌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断D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总之,苏肤凝胶可促进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愈合,减少感染、疤痕的发生,疗效显著。

[1]冯周莲,张宏宁,康玉闻.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8):48-50.

[2]殷 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

[3]韦 炼.苏肤凝胶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236-237.

[4]Odland GF.The fine strcuture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cells in the human epidermis[J].J Biophys Biochem Cytol,1958,4(5): 529-538.

[5]Winter GD.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z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J].Nature,1962,193:293-294.

R687.3

B

1003—6350(2014)23—353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23.1381

2014-05-09)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编号:BE2010744)

黄 野。E-mail:314199515@qq.com

猜你喜欢
疤痕骨科凝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无惧疤痕
“冻结的烟”——气凝胶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
疤痕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