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BA特色排行榜
——各国MBA大不同,明确职业规划是关键

2014-05-04 10:22陈凯茵编辑王众摄影董德
留学 2014年16期
关键词:沃顿商学院课程

见习记者_陈凯茵 编辑_王众 摄影_董德

欧美MBA特色排行榜
——各国MBA大不同,明确职业规划是关键

见习记者_陈凯茵 编辑_王众 摄影_董德

创业者桂家勋在日志中写道:“我发现自己还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我可以很好地去完成别人交给我的任务,但很难自己制定计划和方向。”如果有一天,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或许回炉读一个MBA学位是最佳选择。

在沃顿商学院和纽约大学执教多年,G.‘Anand’Anandalingam 不久前刚上任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一职,这一经历让他对欧洲与美洲的MBA都有相当的认识。他告诉《留学》:“就我的观察,就读英国商学院MBA的学生工作经历普遍为7-8年,远远长于美国平均的3-4年,选拔学生的不同标准决定了两地MBA培养特色的不同。”

近年来关于“为什么要读MBA”的讨论不时见诸于各大社交媒体,总结起来,无非是“升职”和“转行”。不可忽略的是,“创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准MBA的动因。

今年7月18日,帝国理工大学校长基思·奥尼恩斯爵士(Sir Keith O’Nions)率帝国理工多位副校长、院长来到中国,与浙江大学共同创立了帝国理工 - 浙大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据奥尼恩斯介绍,这个实验室不仅是科研基地,并可能成为另一个硅谷。它将坐落在帝国理工在伦敦的新校区,那里也是一个创新园区。

Anandalingam向《留学》透露了他作为新任院长的规划:“我会鼓励MBA年轻化,并增加培养创业的项目课程。”帝国理工的规划才刚刚开始,而斯坦福商学院与硅谷的相辅相成已经成了世界商科教育的标杆。

MBA成了创业入门

甚至一些本不打算创业的MBA学生,在硅谷的熏陶下,也情不自禁,陈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从斯坦福商学院MBA毕业之后,回国创办了北京星云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

陈曲告诉《留学》,斯坦福商学院的MBA课程十分灵活,两年6个学期中只有第一个学期学习必修课。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各个学院之间学分互认,陈曲在后面5个学期不仅可以选修商学院的各种课程,他还可以到其他学院学习他所感兴趣的一切。

斯坦福的MBA有很多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设置,但陈曲觉得大部分的课程都比较虚,或者说,是在强调“Soft skill(软实力)”,比如他选修过的“Leading yourself”和“Interpersonal Dynamic”。其中又以“Interpersonal Dynamic”这门课程最为奇葩,翻译成中文叫“人际动力学”。

这门奇葩课虽然一周只上一次,但一次要上6个小时。其中前3个小时采用工作坊的形式,教授每次选取一个主题谈谈人与人之间来往与交流的关键点,主题五花八门,包括“在交谈者背景不同时如何避免出现歧视”、“在管理下属时如何正确传达意见”等等。

接下来的3个小时可能会让学生们受到一定程度的惊吓。教授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12个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自主交流,想说什么说什么。

该课程始于1960年,创始人之一大卫·布拉福德(David Bradford)教授如此介绍自己设计这门课的深意:“我们希望让学生掌握和不同背景的人一同工作并建立起良好工作关系的技巧,例如公开、明确表达自己意愿和感觉的方法。”

陈曲这样评价这些“务虚”的课程:“老实说,这些课程在创业之后作用较小。但能让你了解别人和自己,让你下定决心去创业。”

斯坦福商学院的创业氛围浓到什么程度?陈曲举了个例子:“我还学过一门课,就叫创业。”这门课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过程:教授让MBA的学生直接跟工学院、设计学院的学生组队,完成一个创业项目。考核方式就是学生们在教授请到的风险投资人面前发布自己的项目。有些项目在结课时就获得了投资,学生也就直接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不过修创业课时的陈曲只是为了见识见识,他的心思还在“读完MBA回国就能升职加薪”上。

“在金融、投资行业,一般工作三年,员工都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读MBA实现飞跃,这是最常见的职业发展路线。”陈曲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去读MBA,“很多咨询公司甚至出钱资助员工去读MBA,这些员工毕业后会回到原公司继续效力。”

MBA曾是升职利器

出国前,陈曲先在投行工作,后来又跳槽到红杉资本。历练了三年之后,他走了一条寻常路:出国读一个全日制的MBA,期待回国以后升职加薪。

不止在金融行业,有好些职场“老人”面对日新月异的职场发展和来自后辈的压力,都把MBA学历视作他们保持自身安全感的一道“护身符”。

读MBA的学生大多是来自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些人在管理工作中或是感受到了来自后辈的“威胁”或是遭遇瓶颈,同时又希望在自己目前的职业或岗位上继续做下去,于是就通过MBA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化自己某方面的技能,为晋升捞资本。

从网友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中可以看到,MBA已然成为升职利器,一个“读MBA不后悔”的分享流传甚广:“我花了两年时间和20万人民币,从未后悔过这个决定。本科毕业后,我努力了三年才从普通职员做到审计主管,而MBA帮助我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从供应商开发专员做到了采购经理。”

针对这部分单纯想在自己行业里有突破有发展的人群,有很多节省时间的MBA可供选择。比如欧洲商学院MBA项目大部分是12个月或18个月,而且一些项目一年有两个开学时间,如果不慎错过了9月开学,还可以马上申请来年1月的入学机会。

剑桥大学Judge管理学院的MBA不仅更加灵活紧凑,而且有两种非常独特的培养方式。

一种是一年全日制课程,学生在正式上课前,首先进行基础科目的阅读和自学,当年9月底参加会计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学前班。免修上述科目的学生于当年10月初正式开始上课。10月到次年4月中旬,学生参加核心课程的班级学习和集体作业(包括完成两个集体咨询项目)。4月中旬到6月底,完成另外三个核心模块和多门选修课。6月底到9月,按照个人兴趣完成个人项目,完成学业。

另一种是两年复合式课程。学生首先完成6个月的核心课程模块,于次年4月中旬返回公司继续全职工作12个月。然后返回剑桥完成另外6个月的课程(包含选修课、最后三个核心模块和个人项目)。脱产学习与全职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真正意义的管理学习,也方便那些无法全年脱产学习的学生。

MBA一直是转行跳板

还有一部分人读MBA,是想改变自己的职业轨道,从而进入某一具有发展潜力且门槛高的行业。

现在的人才市场十分残酷,连猎头公司的“猎取”对象都是高学位、高职位、高价位三位一体的高级管理人才。MBA正好是“三高人群”的培养皿,十分符合猎头公司的胃口。

美国以及加拿大商学院的MBA项目就很符合转行需求,时间相对较长(24个月),有完整的时间学习和消化新知识,思考自己毕业后的具体发展。

力德有威(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监赵凡2009年进入哈佛商学院读MBA,他当时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从技术人才变身管理人才。

这个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和材料工程的双学士在毕业后拿到了因特尔管培班的offer,接触到了管理领域。两年的管培经历让赵凡感触良多,有着创业梦想的他同时也发现,作为一个纯技术背景的人,自己对商业知识积累得非常少。

在哈佛商学院的第一年,赵凡恶补了自己关于管理和商业的基础知识,从第二年开始,他的课表完全以管理为核心。

他告诉《留学》杂志,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最棒的地方在于:“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案例作者会出现在课堂上,亲自讲解自己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后来公司的发展情况。”

让赵凡颇感得意的是,由于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持续更新,他所写的两个案例被纳入了案例库。

欧美各国MBA的教学特色大比拼

其中一个是他一门课程的作业,这门课由两名教授带领10个学生研究高新技术和医药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路线。他们跟着教授去三四个在华企业做深度访谈,包括在上海的IBM中国研发中心呆了一个星期。

从哈佛商学院MBA毕业以后,赵凡转行去了咨询公司,他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快速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方法”的地方,并在那里积累了大量“正规军”管理理念知识。

沃顿商学院—本科商学奇葩校

商学院以MBA为主,一般不设立本科学士学位。但是最古老、知名的沃顿商学院却有本科专业。沃顿商学院被称为筛选学生最严格的本科商业课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率为12%,虽然这所学院没有公布不同院系具体的录取率,但有传言称,被沃顿商学院录取比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更加困难。

本科毕业就创业的桂家勋觉得沃顿商学院之所以录取他,是看到了他的野心。他在申请大学时就有创业打算,计划在大学期间把工科和商科一网打尽。最后他如愿同时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专业。

沃顿商学院的金融专业全美第一,但桂家勋了解到,它在其他领域比如市场营销和房地产专业也都排第一,“说明这个学院很全面”。

桂家勋在商学院修了36门课,其中20门都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才4门,其中一部分课程是和MBA一起上的。这十分对桂家勋的胃口:“我觉得沃顿的模式比较好。本科学商没必要特别专,应该多拓展一下。特别对创业者来说,通才比专才更有优势。”

他还提到沃顿商学院有很多独特的、有意思的课程。市场营销方向有一门课叫“Creativity”(创新),专门教创意营销方式;还有一门课叫“Contagious”(传染),专门研究什么样的东西比较有传染性,比如“《江南Style》为什么这么红”。运营管理方向则会教授非常具体的知识,比如机场如何运营和产品应该如何设计等等。

“去商学院为了什么?三分之一为了课程本身,三分之一为了社交,三分之一为了名声。”桂家勋总结道。

但他觉得读沃顿商学院最值的地方是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其中有的已经有了创业经历。据桂家勋估计,沃顿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比重较小,超过半数的学生会投身咨询和金融行业,一届本科生加上研究生,可能也只有几十个人创业。

但学校仍然会提供很多创业的资源和服务:有创业相关的社团让同学们相互沟通;每周都有大公司的CEO来做讲座、参加学校的鸡尾酒会,学生就有机会跟这些CEO对话;每周可以报名跟一个创业者面对面交流30分钟;每年举办创业比赛等等。如果还嫌创业气氛不够浓厚,读MBA时可以前往沃顿商学院在旧金山的分校,近距离体验创业的热潮。

桂家勋觉得沃顿商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在鼓励学生往创业这个方向发展,他现在创立的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可穿戴式产品Vigo—一款帮助人保持清醒的蓝牙耳机——就是自己的毕业设计。当时毕业设计展示出来以后,教授们都觉得特别好,商业化价值大;得知他想创业后,主动给了他很多资源和引导。

不管读MBA是为了“升职”、“转行”还是“创业”,不可否认的是,商学院提供的知识、人脉和其他资源都在为学生将来自己独立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打下坚实基础。

从为了升职加薪而去读MBA,到毕业后彻底转变为一个创业者,陈曲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赵凡通过MBA从一名工科男转型成为了管理者,但他从本科起就存有的“创业梦”并没有消逝,仍然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桂家勋在讲述自己创业的一篇网络日志中说:“我发现我还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我可以很好地去完成别人交给我的任务,但我很难自己制定计划和方向。”如果有一天,他想朝着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而努力时,回炉读一个MBA学位会是最佳选 择。

猜你喜欢
沃顿商学院课程
HICOOL商学院 集结来自世界的科技力量
《福建商学院学报》来稿须知
50只狗命丧桥底只因受过诅咒?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搜寻“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
沃顿商学院:这里走出了巴菲特、马斯克,还有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