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怀度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14-05-05 05:34卞广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慢性病总分幸福感

卞广忠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王因镇卫生院,山东 济宁 272002)

家庭关怀度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卞广忠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王因镇卫生院,山东 济宁 27200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APGAR和GWB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APGAR和GWB总分分别为(6.75±1.38)分和(72.38±16.46)分,二者水平均较低。相关分析显示,APGAR与GWB呈高度正相关性(r=0.462,P<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较低,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者应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多的家庭关怀,以提高其心理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病;家庭关怀;幸福感;相关性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慢性病因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而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3]。近年来,幸福感研究在心理卫生领域备受关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目前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家庭功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入选条件:①符合WHO制定的关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在60岁以上,病程在1年以上;③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小学文化程度以上,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及文字阅读理解能力;④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及药物滥用史,语言障碍者。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60~73岁,平均(68.23±7.35)岁;文化程度:小学48例,初中92例,高中或中专47例,大专以上13例。职业:工人36例,农民145例,干部19例。婚姻状况:均已婚60例。病程1.5~12年,平均(9.53±6.29)年,病种:高血压病者52例,糖尿病者31例,脑卒中者27例,冠心病者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50例。

1.2 调查程序

调查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研究的意义,征得其知情同意,在统一指导语前提下,患者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愿填写,对于问卷答题理解困难的患者,调查人员适当地给予解释,但不引导患者答题,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对有条目遗漏者,发现后再请患者补填完整。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皆为有效问卷。

1.3 评价工具

①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Family APGAR index,APGAR)[5]主要测量被试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度。该量表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5个因子。采用3分制评分方法,经常这样得2分,有时这样得1分,几乎很少得0分。将5个问题得分相加总和为总分,总分为0~10分,0~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家庭功能良好。积分越高表明家庭该项功能越良好。②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6]该量表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国内段建华[7]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证明了修订后的中文版本在国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采用国内段建华的修订版本,该量表18个条目,包含6个因子,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分即为各项得分相加,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建立数据库输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水平评分情况

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GWB总分评分为(70.38±16.46)分,其中,男性老年慢性病患者GWB总分评分为(72.46±14.27)分,女性老年慢性病患者GWB总分评分为(69.79±17.67)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

2.2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评分结果情况

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APGAR评分总分为(6.75±1.38)分,其中,APGAR评分总分<7分者152例,占76.0%,APGAR评分总分≥7分者有48例,占24.0%。

2.3 家庭关怀度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1。表1结果显示,APGAR与GWB总分及各维度呈高度正相关(P<0.01)。

表1 APGAR总分与GWB总分及各维度相关系数(r)

3 讨 论

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也是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场所,家庭环境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良好的家庭支持能促进积极的心理调整,对应激不良反应起缓冲作用[8],利于身心健康。王莹等人认为[9],家庭成员情感关系越好、亲密度越高,出现问题时做出改变的能力就越强,生活在此种家庭,对情感的自我评价与客观现实易于保持一致,而且自我认识比较灵活,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总体水平不高,家庭关怀度良好者仅占24.0%,提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有学者认为[10],实施家庭关怀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医务工作应积极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功能,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其改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关怀照护水平。

总体幸福感是反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和心境的客观定量指标,它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与对生活的满意、信心、情感平衡、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认知评价、心理幸福、心境、抑郁、愉快等相关[3],是衡量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11]。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幸福感水平较低,明显低于国内常模,这与张静平等人报道相一致[12],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较差的生活质量。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家庭关怀度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即家庭关怀度越高,总体幸福感越高,反之就越低。这一结果表明提高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对提高其幸福感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组偶。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帮助年慢性病患者改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关怀水平,以便更好地提高生存质量。

[1] 马静.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5):374-376.

[2] 冷静,邓冰,胡艳文,等.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贵州医药,2010,34(4):311-314.

[3] 周芳丽,胡元萍.外科护士总体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20-2122.

[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37-156.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27-131.

[7]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

[8] Janay BS,Carolyn AMC. Youth depression in the family context: Familial risk factors and models of treatment[J]. 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2005,8(3):203-219.

[9] 王莹,李丽娜,马红霞,等.家庭亲密度的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645-646.

[10] 易秋晖.家庭关怀及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探析[J].现代医院,2013,13(11):151-153.

[11] 郅利聪.高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测查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30-32.

[12] 张静平,姚树桥,何国平,等.住院慢性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0-243.

The Study above Family Care Degree Affects the Well-being of the Patient with the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BIAN Guang-zhong
(Gaoxin District Wangyinzhen Hospital, Jining 272002,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mily care degree affects the well-being of the patient with the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and the relation of between them.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was researched by APGAR and GWB ,the relation of between APGAR and GWB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APGAR and GWB of the patient with the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were respectively(6.75±1.38)and(72.38±16.46), it was lower level.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ere was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PGAR and GWB(r=0.462,P<0.01). Conclusion The family care degree of the patient with the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is not highly, i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well-being, the social workers should give them more family ca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erfect life quality.

Old age chronic illness; Family care; Well-being; Correlation

R181.3

B

1671-8194(2014)19-0024-02

猜你喜欢
慢性病总分幸福感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