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

2014-05-05 05:34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陈庆友黄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腰围发病率缺血性

于广娜 张艳蕉* 任占军 陈庆友 黄丽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

于广娜 张艳蕉* 任占军 陈庆友 黄丽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方法 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结果 在BMI、WC、WHR、WHtR中,大于等于相关指标的患者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其发病率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缺血性卒中;超重或肥胖;发病特点;指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重或者肥胖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成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超重或者肥胖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是,超重与肥胖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着确切的关系,学者们的研究结果页各不相同[1]。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不但能够帮助超重或肥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针对268例超重或肥胖缺血性卒中患者展开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获取了一定的经验数据,现对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86例,男580例,女406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57±2.5)岁。所有986例患者均具有特异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候,并经CT或者MRI诊断确诊。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处理。

1.2 研究方法

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

1.3 评价标准

依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指南)》中规定的标准[2],超重:BMI≥24;肥胖:BMI≥28;男性腹型肥胖:腰围≥85 cm,WHR≥0.9;女性腹型肥胖:腰围≥80 cm,WHR≥0.85;或者男性、女性均为WHtR≥0.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临床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α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病特点

患者多表现为突发眩晕、头痛、平衡失调、步态不稳,手、脚、面部突然无力或麻木,突发言语困难、模糊或者理解力降低,常有偏瘫、失语、排尿障碍、精神症状或昏迷,部分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眼肌麻痹、四肢瘫痪、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 、丘脑性感觉障碍、皮质盲以及闭锁综合征等。

2.2 各项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BMI≥24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BMI<24患者发病率,且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WC女≥80、男≥85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女≥80、男≥85患者发病率,且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WHR女≥0.85、男≥0.9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女<0.9、男<0.85患者发病率,且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WHtR≥0.5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0.5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具体比较结果如表1。

表1 各项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比较表

2.3 男、女患者各项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比较结果如表2。

表2 男、女患者各项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比较表

3 讨 论

3.1 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超重或肥胖人数逐年增加,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较,我国超重或肥胖人数已经增加了约1倍以上,大城市则已经超过了1.5倍,而因超重或肥胖引发慢性病的发病率页逐渐攀升,尤其是超重或肥胖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3]。

3.2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超重或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但其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部分学者认为,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这些致病因素均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因此可以认为超重或肥胖能够通过这些致病因素起到间接作用[4]。也有学者认为,脂肪细胞作为旁分泌及活性内分泌器官,能够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这些物质不但能够对体内平衡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脂肪水平、炎症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5]。

3.3 在本研究中,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高比等指标达到或超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指南)》中规定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其发病比例远高于低于该标准的患者,提示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高比等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与女性各项指数相比较,除体质指数外,腰围、腰臀比、腰高比等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均高于男性,提示女性超重与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4 小 结

总之,通过本研究发现,各项超重与肥胖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比例,因此必须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以便控制体质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1] 张鹏,毕齐.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调查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2,7(4):264-270.

[2] 刘婷婷.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心血管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3] 田思思,宁宪嘉,涂军,等.天津市农村人群体质指数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 (4):343-346.

[4] 郭旭.210例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CISS分型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3.

[5] 朱延霞.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The Onset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Indicators Research

YU Guang-na, ZHANG Yan-jiao*, REN Zhan-jun, CHEN Qing-you, HUANG Li-j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16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set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e and related indicators. Methods To extract all the clinical data of 986 patie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waist hip ratio (WHR), waist height ratio (WHtR), and other related paramete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esults In BMI, WC, WHR, WHt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less than the relevant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cidence, and its incidence corresponding to compare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al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femal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 patients,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 Overweight or obese are likely to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

Ischemic stroke; Being overweight or obes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ors

R743.33

B

1671-8194(2014)19-0081-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腰围发病率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腰围佩戴有讲究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