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2014-05-05 05:34李德钊贺雁翔徐学战王雨群曾繁密吴旭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骨髓移植断端植骨

李德钊贺雁翔徐学战王雨群曾繁密吴旭林

(1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 东惠州 516082;2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81;3 泸州医学院 2013级临床7班,四川 泸州 646000)

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李德钊1贺雁翔2徐学战2王雨群3曾繁密2吴旭林2

(1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 东惠州 516082;2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81;3 泸州医学院 2013级临床7班,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 探讨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应用微创植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配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开放自体骨移植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50~110 mL,住院2~3 d,术后无感染病例,2~5个月达骨性愈合;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微创;植骨;骨不连;红骨髓;中医药

骨折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是骨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治疗难度极大[1],目前最常采用的是取自体髂骨开放植骨进行治疗,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且并发症也多、耗时长、恢复慢、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及经济负担[2]。近年微创技术在外科广泛应用,但在萎缩性骨不连方面的应用研究极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微创植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配合中医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科四肢骨折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条件:①术后6~8个月;近2个月X线无任何进展。②X线断端间隙、无骨痂或很少量骨痂。③检测血液炎性指标,排除感染性骨不连。④内固定基本可靠,无折断、折弯、螺钉松动退出等现象。100例患者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5~65岁,平均(45.33±2.7)岁;其中肱骨20例、锁骨7例、尺骨14例、桡骨15例、股骨21例、胫骨23例。闭合骨折61例,开放骨折39例(GusitiloⅠ型12例、Gusitilo Ⅱ型15例、Gusitilo Ⅲ型12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8例,余均系内固定(钢板42例、髓内钉30例)。10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50例为微创植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配合中医药治疗患者,对照组50例为开放自体骨移植治疗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骨折部位及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手术在局麻或臂丛或腰硬麻醉下进行,在C形臂X线机监控下定位,定点,原则是避开瘢痕及血管神经,插入直径1.2 mm克氏针至断端,自克氏针切开皮肤1~2 cm,顺克氏针钝性分离至断端,插入1.0 cm套筒,使用<1.0 cm的环锯或断钉取出器环形钻取断端组织,然后用髓核钳尽可能的清除干净断端组织。髂前上棘后约1 cm处骨穿按需抽取10~40 mL骨髓,用量大时可多部位抽取,再通过通道将浸满自体红骨髓的同种异体骨填塞断端。再将剩余之自体红骨髓注入断端及其周围,关闭手术切口,手术局部适当加压包扎。并根据力学稳定性对不同患者进行术后不固定、加用石膏外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配合中医药,按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术后早期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切口拆线后,可考虑外贴接骨膏,内服中药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宜补肝肾益气血。平均服用中药2~3个月。对照组患者则行传统开放性自体骨植骨手术治疗并更换内固定,或去除外固定改内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15 d内观察局部软组织改变,体温及血液炎性指标(包括WBC、中性、ESR、CRP等),术后15、30 d照X线片,然后每月拍片一次至痊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50~110 mL,住院2~3 d,术后无感染病例,X射线片复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消失,3~5个月达骨性愈合,1例尺骨骨折患者出现愈合延迟,经皮二次局部注射自体红骨髓后愈合。所有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手术时间45~90 min,出血量100~350 mL,住院5~7 d,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需引流换药治疗,4例患者切口渗液较多,换药处理。X射线片复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5~10个月达骨性愈合,5例患者现愈合延迟,给予经皮局部注射自体红骨髓1~2次后愈合。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骨折患者手术量也将不断增加,据统计,骨不连在骨折后的发生率可达5%~10%,而萎缩性骨不连的发生率又占所有骨不连病例的46%左右[2],所以骨折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是骨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萎缩性骨不连一般认为是断端血供及成骨活性差,成骨的某个环节中断,需以生物学方法启动中断的环节。传统切开植骨更换内固定治疗骨不连采用大切口、大范围的剥离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又一次破坏了骨折端周围的血运,对本已缺血的骨折断端更是雪上加霜,从理论上讲与骨不连的治疗理念相背离[3],并且存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痛苦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恢复慢、医疗费用高等。微创植骨术为借助微创外科的手段,将移植骨植入到骨不连部位,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方法。微创植骨对局部血循环干扰小,保护了有限的断端血供,并有可能改善断端血供。目前国内将微创技术应用于萎缩性骨不连的研究很少,多采用关节镜下进行,我们在影像引导下,或影像定位后建立直径约1 cm的通道,用断钉取出器械及髓核钳对断端进行微创清理,对骨折断端及皮肤软组织损伤很小,极大的保护了断端有限的血运。自体松质骨移植具备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免疫相容性、快速融合等优点,但有增加患者痛苦及术后髂骨痛等副作用[4]。所以我们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时,加用了自体红骨髓移植,以弥补单纯脱钙骨缺乏分化为骨细胞的骨祖细胞的缺点,既具有自体骨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又具有分化为骨细胞的骨祖母细胞,其附着于异体骨孔内,在体内环境和BMP 诱导下增殖分化,诱导和补充病变区局部成骨细胞,增强成骨活性,促进新骨生长,加速骨不连的愈合,可达到与自体骨移植相同的效果[5]。术后配合中药按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术后早期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切口拆线后,可考虑外贴接骨膏,内服中药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宜补肝肾益气血[6]。由于手术创伤很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2~3 d,减少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研究中微创植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配合中医药治疗组的患者,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开放自体骨植骨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此项目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是县区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适宜开展的技术项目。

表1 两组各组数据比较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005:877.

[2] 邱继明,陈春华,肖俊,等.自体骨移植联合中药治疗骨不连[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48-49.

[3] 解增友,李治国,陈爱民,等.经皮自体骨髓血移植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8):751-752.

[4] 李凯,叶招明,张中伟,等.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失败因素分析[J].中国骨伤,2013,26(4):272-276.

[5] 庄桂炉,郭天明,郭文健.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J].河北医学,2004,10(2):120-122.

[6] 徐建平,郭文荣.骨折愈合影响因素及中医药治疗的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12(6):35-36.

R683

B

1671-8194(2014)19-0118-02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课题(编号:20130802)

猜你喜欢
骨髓移植断端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关于骨髓移植的N个真相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