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4-05-05 05:34李兴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自控芬太尼静脉

李兴达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李兴达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62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组(治疗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31例。手术结束前30 min,治疗组静脉滴注5 mg的托烷司琼以及0.1 mg/kg的地佐辛;对照组主要静脉滴注5 mg的托烷司琼以及1 μg/kg的芬太尼,在患者清醒以后为其连接2 mL/h的持续静脉镇痛泵。治疗组选用40 mg的复合氯诺昔康以及0.5 mg/kg的地佐辛作为镇痛配方;对照组为芬太尼16 μg/k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并且不良反应少,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地佐辛是一种拮抗剂[1],其可以在肌肉内与皮下进行注射、有着比较小的成瘾性、而且能快速吸收等,在最近几年里,地佐辛被应用于手术后的镇痛与临床的麻醉。文章主要尝试应用地佐辛进行手术以后的静脉镇痛,同时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注射后十多分钟就可见效。旨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氯诺昔康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激活阿片神经肽系统,发挥外周和中枢镇痛作用发挥外周和中枢镇痛作用,不引起呼吸循环抑制,无成瘾性,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62例全麻手术患者,将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应用在控制与缓解手术以后的静脉镇痛,通过观察可知,此不良反应得以显著减轻,临床效果颇佳,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62例全麻手术患者,ASA I~Ⅱ级。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0~65岁。体质量48~82 kg。脊柱手术18例,全宽节手术13例,骨盆手术10例,肱骨手术9例,4例胫腓骨手术,8例股骨手术。全部患者以前都没有使用过麻醉镇痛药物、没有酒精滥用史与吸毒史。把全部患者随机性的划分成对照组(即为芬太尼组)以及治疗组(即为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组),两组资料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

1.2 方法

62例患者术前禁饮食6~12 h,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手术。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全部都是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等等。在手术完成之前的半个小时给予负荷量:给予对照组静脉注射5 mg的托烷司琼以及1 μg/kg的注芬太尼;给予治疗组静脉注射5 mg的托烷司琼以及0.1 mg/kg的地佐辛。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将其气管导管拔出去后,把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泵科学给予连接,治疗组使用40 mg的复合氯诺昔康以及0.5 mg/kg的地佐辛,将其中加入生理盐水达到100 mL,以此为镇痛配方,对照组是在16 μg/kg的芬太尼中加入生理盐水达到100 mL,以此为镇痛配方。参数设定:患者自控镇痛具有2 mL/h的背景剂量,每次使用0.5 mL的剂量,锁定时间为15 min。

1.3 观察指标

采用0~100 mm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尺对手术以后2、6、12、24、48 h的疼痛进行评分(VAS:无痛是0分,剧痛是10分);镇静程度评分(Ramesay:烦躁是1分,合作是2分,嗜睡是3分,入睡后可以唤醒是4分,唤醒反应迟钝是5分,无法唤醒是6分)。对所有时间点的各自得分进行记录,对患者在手术以后镇痛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如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分析

选用SPSS13.0统计软件以及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

2 结 果

2.1 治疗组患者的Ramesy镇静评分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Ramsay评分比较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尿潴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术后镇痛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有害应激反应,并能消除或者缓解疼痛,帮助其术后更好的康复[2]。但合理进行药物配伍,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并能减少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静脉自控术后镇痛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有害应激反应,使机体更快恢复以及加快伤口愈合,所以得到全球的广泛应用。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是现在经常使用的静脉自控镇痛药。尽管具有比较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却经常出现副作用[3]。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效应强,术后PCA镇痛效应与吗啡接近但氯诺昔康的镇痛作用存在封顶效应。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作为一类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地佐辛一般是借助激动k受体的实现镇痛,其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在此研究当中,把二者混用,其中使用40 mg的复合氯诺昔康以及0.5 mg/kg的地佐辛,将其中加入生理盐水,最后使得药液达到100 mL,以此当成手术后的镇痛配方,然后在16 μg/kg的芬太尼中加入生理盐水,最后使得药液达到100 mL,对比两种镇痛配方。通过对结果的深入分析可知,与芬太尼组对比,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组具有更低的Ramesay 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明显的降低了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以及嗜睡等,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1] 姚翠松,李惠珍.地佐辛用于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107-108.

[2] 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35.

[3] 邓立强.舒芬太尼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0-41.

R614;R971.1

B

1671-8194(2014)19-0124-02

猜你喜欢
自控芬太尼静脉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