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4-05-05 05:35吴小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吴小明 谢 琴

(大埔县人民医院内五科,广东 梅州 514200)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吴小明 谢 琴

(大埔县人民医院内五科,广东 梅州 514200)

目的 评价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偏瘫住院患者1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差别都不明显;治疗后都有改善,但研究组的情况优于观察组。结论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肢体功能锻炼;脑卒中;偏瘫

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节奏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递增。有资料表明,我国脑卒中的致死率已成为继癌症之后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1]。近年来,我国人口已逐渐向老龄化转变,脑卒中的发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也有明显的提升,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多数脑卒中存活患者在身体功能上均伴有一定程度的障碍,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除了自然及药物恢复作用外,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重组中枢神经系统,加快瘫痪肢体恢复的速度。因此,早期采取肢体功能锻炼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偏瘫住院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5.2±2.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2],并经CT或MRI确诊。其中左侧肢体偏瘫者89例,右侧肢体偏瘫者71例。将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用以稳定血压,脱水降颅压,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能力等。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无病情进展的情况下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①定时变换体位。多向健侧,半侧卧或侧卧,每2~3 h翻身1次。②保持良肢位。注意肢体保持功能位,避免足下垂内翻、下肢伸展、上肢屈曲[3]。③被动辅助活动。发病后无法主动进行活动的患者可做肢体关节的被动辅助活动,每次重复活动保持在5~10次,每日3次。④坐位训练。患者发病后5 d可以采取坐位训练,首先抬高床头30°,每3 d增加抬高10°,保持5~10 min,达到30 min的90°坐位后,可以开始耐力训练,病情轻微者可不用进行。⑤平衡锻炼及床上活动。在采取坐位训练时可进行床上活动,包括移动、翻身、躯干活动、桥式运动、起坐锻炼等。⑥日常能力锻炼。随着患者患侧负重能力的增强,可进行迈步锻炼,如上下梯锻炼及平地步行锻炼。日常生活中可在家属的帮助及指导下可进行就餐、脱衣、沐浴、如厕、刷牙等训练,每日保持3~4次,每次时间为30 min。

1.3 评定标准

通过Fugl-Meyer评分法(FMA)[4]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通过Barthel指数[5]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两组在辅助训练进行8周后,由专业医务人员对肢体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FMA及Barth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FMA及Barth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及治疗前,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MA及Barther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MA及Barther评分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1;与观察组对比,△P<0.01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Barhthel指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80 27.2±15.856.8±18.5※△31.2±15.265.5±18.7※△观察组 80 27.3±14.8 40.2±15.4 29.9±17.3 44.8±19.2

3 讨 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可以使患者通过刺激的方式提升患侧的感觉能力,避免其忽略了偏瘫肢体现象。通过对关节、偏瘫肢体的有效活动,不仅能够预防关节活动能力低下,也能促进患肢的血液供应。同时对健侧肢体进行有效锻炼,还可以加速患侧肢体康复的速度。患者通过翻身、立位、坐位、步行等反复的锻炼的方式,刺激病灶4周,从而组织起新的神经通路,发挥中枢代偿能力,建立肢体的运动模式。通过日常生活锻炼,促进患者建立正常、协调的运动模式,保障了整体功能的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治疗后,研究组FMA及Barth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及治疗前,P<0.01。结果说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显著。康复锻炼不仅是脑卒中急性期恢复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恢复期时重要的锻炼手段,这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大力配合。所以,应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锻炼指导,保障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及愈后。总之,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吴弟群.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12(11):258-260.

[2] 范春艳,耿韫.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2(5):225-226.

[3] 陈丽.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2):123.

[4] 程蕊琼.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19(28):76-77.

[5] 梁丽雯.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2(3):123-125.

R743.33

B

1671-8194(2014)19-0138-02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