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4-05-05 05:35邵安龙王兴华马居峰李淼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西坦黄色素奥拉

邵安龙王兴华马居峰李 淼毕 丹

(1 河北秦皇岛海军民族路干休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1;2 河北秦皇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5)

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邵安龙1王兴华2马居峰1李 淼2毕 丹1

(1 河北秦皇岛海军民族路干休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1;2 河北秦皇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5)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两个单位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红花黄色素和奥拉西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o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改善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良好疗效。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奥拉西坦;红花黄色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奥拉西坦能增强脑细胞活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等症状。红花黄色素可以在改善微循环、降脂、降血黏度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患时,已经表现出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了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对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所有研究均为RCT。选择两个单位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06例(轻中度),诊断标准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公布的美国神经病学会《神经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以上患者发病时间明确,脑出血灶或脑梗死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根据MoCA量表评分(<25分但≥14分)情况,本组患者均为轻度或中度患者。排除标准:用药过敏患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严重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试验患者。

将选取入组的10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区间54~74岁,平均(63.5±6.4)岁;患者平均病程为(2.2 ±0.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及中专28例,大专及以上14例。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为54~77岁,平均(63.1 ±7.8)岁;患者平均病程为(2.1±1.1)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3例,中学及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14例。基本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临床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分级、体温、脉搏、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偏瘫部位、认知功能及吞咽功能等,两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同时予抗凝、调整血脂药物、抗自由基类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原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4 g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给予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应用15天/月,共3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MoCA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注意、语言、定向力等方面进行评定。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MoCA量表评定分数为主要参考治疗,采用疗效指数表示,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指数>20%,为显效;疗效指数为12%~20%,为有效;疗效指数<12%,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2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个量表评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MoCA量表评分与本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量表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MoCA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2.2 2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n,%)

3 讨 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首发症状多为记忆力减退、时间、地点定向功能障碍等,偶有行为异常,严重者痴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多以早期积极治疗脑血管病为主,针对性预防治疗智能损害成为积极探索的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GABA衍生物类药物对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奥拉西坦[2]是新的环GABA衍生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具有多重效能: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能增加脑内能量储存,促进脑代谢;对特异性中枢神经道路有刺激作用,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等症状;对中枢网状结构具有激活作用;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还能促进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突触可塑性,调动未受损脑组织重组及功能重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红花黄色素是从菊科植物红花的花瓣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色素,多年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证明其有[3]:①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增加血流,改善组织能量代谢;②抗炎性反应,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③可以明显降低血脂水平;④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⑤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红花黄色素具有特异性地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对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5-羟色胺(5-HT)释放,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以特异性拮抗PAF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⑥显著降低血液黏稠度;⑦可显著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在本研究中,2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治疗措施均能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功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良好疗效。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多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即已出现,此期的治疗临床医师一般采取标准化治疗,予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卒中单元等规范化处理,一般不会予以认知损害特别关注,进入康复期后则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积极探索及早干预,尽可能减轻损害程度,则显得更为意义重大。本研究将奥拉西坦和红花黄色素相结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一步观察使用。

[1] 孙亮,张新卿.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054-1056.

[2] 朱继.奥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0):1124-1125

[3] 龚海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新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J].中南药学,2010,5(8):389-391.

R743

B

1671-8194(2014)19-0167-02

猜你喜欢
西坦黄色素奥拉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病临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