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4-05-05 05:35寿建顺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骨瓣小脑脑组织

寿建顺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660)

特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的效果观察

寿建顺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660)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两组预后和治疗前后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28 d GC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功能,降低致残致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特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效果

特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一般预后较差,致残致死率也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时进行手术、清除颅内血肿降颅压、纠正脑疝是治疗的关键所在[1]。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疝,减轻脑疝所致的脑干受压,效果显著[2]。为了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的效果,本文选取2004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4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GCS评分3~5分,均有瞳孔散大脑疝形成,并经过CT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为(39.45±9.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在1~68 h,平均时间为(5.02±2.14)h;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69岁,平均年龄为(39.51±9.7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在1~67 h,平均时间为(5.13±2.21)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治疗,手术前进行利尿和脱水,取扩大翼点入路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 cm处,在耳廓上方斜向上至顶结节,弯向前方止于发际正中线旁开1~2 cm处,去除骨瓣,咬除部分蝶骨嵴,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充分暴露脑部各区域,然后清除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开放硬脑膜去除骨瓣进行减压。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放出脑脊液,自内向外切开小脑幕约2~4 cm,对嵌顿的脑组织进行复位,然后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缝合切口。术后进行脱水、抗感染治疗和细胞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定:5分为恢复良好2~4分为不同程度的残疾;1分为死亡。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28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总分为15分,分数越高说明意识越清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在预后上的比较: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预后上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在GCS评分上的比较:两组治疗后7、28 d GC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GCS评分上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GCS评分上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7 d 治疗后28 d观察组 36 6.21±2.02 7.12±3.24 14.72±6.37对照组 36 5.99±1.97 6.08±3.05 11.82±5.83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较高,可达50%以上,而且预后较差[3]。特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由脑外伤引起的,患者颅内血肿和继发性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迅速升高和脑血流量迅速下降,造成脑干缺血和脑功能的损害,因而要加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及早救治。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是通过切开小脑幕缘,将嵌顿的脑组织复位,能够有效减轻脑干的压迫,缓解脑部缺血和水肿,从而减少脑组织坏死的发生[4],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进行手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因而要进行及时迅速的治疗;②在对小脑幕切开时,对于脑肿胀的患者要进行“内减压”,并且采用脱水剂、脑室外引流、过度换气等降颅压方法,以充分暴露小脑幕;③手术中要注意对吻合静脉的保护,防止损伤造成患者失语。

通过本研究发现,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大骨瓣减压治疗,残疾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大骨瓣减压治疗;治疗后7、28 d GC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大骨瓣减压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麦剑培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特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功能,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组织继发性损伤,降低致残致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游潮,杨朝华.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6):801-802.

[2] 周成武,张建生,孔令普,等.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60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 162-163.

[3] 刘臻,汪兵.小脑幕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1(18):155-156.

[4] 畅涛,赵晓平,王莉.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小脑幕切开术治疗脑出血脑疝形成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5):466-468.

[5] 麦剑培,夏俊标,冯伟坚,等.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 121-122.

R651.15

B

1671-8194(2014)19-0205-02

猜你喜欢
骨瓣小脑脑组织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动动小手和小脑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