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

2014-05-05 05:35陈瑞湖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肺部细菌阳性

陈瑞湖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台山 529200)

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

陈瑞湖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台山 529200)

目的 对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62例,对患者进行感染细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选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患者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患者占19.75%。结论 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临床上应及早进行疾病确诊,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有较好临床意义。

肿瘤;肺部感染;细菌检测

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且临床检出较为困难,因此在对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应给予一定的关注。本文就此问题对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62例,所选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肿瘤疾病,在进行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发出现肺部感染情况。其中男性疾病患者106例,占65.43%,女性疾病患者56例,占34.57%,年龄段在27~80岁,平均年龄为(55.67±15.46)岁,患者病程在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4±0.7)年。

1.2 方法

对所选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检测, 先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肺部具体感染部位,通过痰液、肺泡灌洗液及穿刺液等方法进行标本收集检测。后采用普通血平板作为此次实验的L型细菌培养基。后进行细菌性培养鉴定,于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在进行L型细菌培养鉴定时,应根据细菌滤过性、返祖性、生物学特征以及形态学特征进行相关判断。最后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将已处理的细菌标本接种L型细菌培养基及普通同步血平板,后进行常规临床药敏试验。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例数(n、%)表示数据。

2 结 果

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数据可知,本次试验所选取的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有90例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的患者有32例,占19.75%。其中细菌L型阳性菌群主要分布为铜绿假单细胞菌6例,占18.75%,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占9.38%,肺炎克雷伯菌5例,占15.63%,表皮葡萄球菌3例,占9.38%,大肠杆菌3例,占9.38%。见表1。

表1 32例细菌L型阳性菌群分布情况(n,%)

由表2中数据可知,本次试验32例细菌L型患者对于头孢哌酮药物敏感患者26例,占81.25%,对头孢三嗪药物敏感患者29例,占90.93%,对氧氟沙星药物敏感患者26例,占81.25%,对丁胺卡那霉素药物敏感患者25例,占78.13%,对头孢唑啉药物敏感患者23例,占71.88%,对诺氟沙星药物敏感患者19例,占59.38%,对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患者22例,占68.25%,对庆大霉素药物过敏患者18例,占56.26%。

3 讨 论

肿瘤作为临床常见恶性疾病,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逐年上升,且肿瘤疾病病程较长,在治疗期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较为常见,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放化疗及相应手术治疗后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易由其原型变为L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细菌临床检出率[1]。

由相关研究可知,人体多种肿瘤组织中含有L型细菌繁殖基础,而L型细菌和肿瘤之间主要为以下两种关系。第一,L型细菌由于自身细胞壁缺陷且棉衣源性低,有一定的致病性和长期潜伏性,因此患者于出现肿瘤疾病前出现L型细菌感染且一定程度上与肿瘤疾病发展有关[2]。第二,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有一定的肿瘤消耗,且临床上采取化疗、手术或免疫抑制剂,从而使得自身机体免疫下降,增大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生率[3]。且细菌一旦进入人体会于体内外共同作用下变异为L型细菌[4]。由相关研究表明,L型细菌与同种细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有不同敏感程度,而L型细菌对作用于细胞壁上的各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而对阻碍核酸代谢等相关抗生素类药物敏感性较高。由本次试验数据可知,所选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患者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患者占19.75%。临床采取常规培养无法取得较好细菌检出效果,联合药物敏感实验和L型细菌培养能有效提高肿瘤疾病患者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从而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5]。

综上所述,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且临床治疗易导致肺部感染情况加剧,临床上应及早进行疾病确诊,并且对患者耐药性进行了解,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有较好临床意义。

[1] 崔艳慧,梁海军,杨留中,等.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0-4942.

[2] 金卫东,刘艳宾,陈娟,等.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脑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35-3837.

[3] 李喜茹.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3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96-1097.

[4] 童瑾,王导新.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肺部感染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的动态变化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5): 1678-1680.

[5] 武世文,栾聪颖.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检测在肺癌及肺部急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498-499.

R73

B

1671-8194(2014)19-0285-02

猜你喜欢
肺部细菌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细菌大作战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