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瓣加射频消融术在房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4-05-05 05:35江志云黄燕玲杨钊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消融术瓣膜心房

江志云黄燕玲杨钊群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换瓣加射频消融术在房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江志云1黄燕玲2杨钊群3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目的 探究分析在置换心脏瓣膜的同时实施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房颤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57例有房颤疾病的患者,采取置换心脏瓣膜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疗效及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术后EF%值增高、左心房的内径缩小,P<0.05,术后转窦性心律46例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在置换心脏瓣膜的同时实施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房颤方面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配合专科严密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以让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后病死率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心脏瓣膜置换;房颤;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护理分析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疾病。房颤会降低心脏的输出量,影响术后心功能恢复,而血栓脱落会产生脑栓塞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者采取换瓣加射频消融术,能有效控制房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为了探究其联合的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科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57例有房颤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57例,其中男17例,女40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47.5± 3.7)岁,行二尖瓣置换加射频消融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射频消融术28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加射频消融术5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射频消融术14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采取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换瓣加射频消融术:取胸骨正中切口,切开右心房及房间隔,清除血栓,予双极射频消融夹限制从肺静脉发生的到左心房后部的重复电活动,并通过多个心房切割线中断潜在微折返环,射频消融术完毕再行换瓣手术,术后常规留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连接起搏器使用,常规应用胺碘酮3~6个月调节心律。

1.2.2 护理方法

①循环系统护理:患者术后均返ICU监护治疗,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测,对于经过心脏瓣膜置换和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的患者,因直接刺激其心脏和传导系统,术后24~48 h内极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大多数表现为房颤,术后早期常规应用胺碘酮[2],以减少心律失常,使其恢复成正常的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术术后也可能发生心动过缓,因此引发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心功能不全、脑缺血[3]等情况的发生,安置起搏器[4]后要注意临时起搏器是否电量充足,电极是否接触良好等问题。本组无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保持血管通畅,监测血压变化,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及量,特别要控制心功能差患者的输液速度,保持出入量平衡。②呼吸系统护理:患者术后均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检查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当痰鸣音明显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心率下降时要停止吸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病情稳定、血气分析正常时停止使用呼吸机,予氧气吸入,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方法以预防肺不张、肺感染。③电解质观察及护理:患者在手术之后,心肌受损,加上体外循环的影响,造成心脏的负荷过高,电解质失衡,血钾离子偏低,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出现室性早博、心室颤动,因此要及时缓慢的补钾,控制血钾浓度,维持血钾4.0~5.0 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20 mmol/L,浓度不超过40 mmol/L。准确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情况,给予患者利尿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尿量至少1 mL/(kg·h)。④心包胸骨后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均留置心包胸骨后引流管,定时规律的挤压引流管以防止管道被纤维素及血块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以免发生出血现象。⑤使用药物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常规应用多巴胺、米力农、肾上腺素等正性肌力药,以改善心功能,根据病情使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扩张血管药物心减轻心脏负苛,而射频消融术常规使用胺碘酮,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使用血管活性药,对血管刺激大,应使用中心静脉管道输入,每30 min巡视,防高危药物外渗。对心律、血压变化大的患者,提前20 min配好药物,避免不及时更换药物。术后常规使用胺碘酮、华法林,胺碘酮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5],密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维持20~25 s),国际比值(INK)维持1.8~2.5,护士向患者解释清楚有关药物的相关知识,规律服药,注意观察有无牙龈等出血现象和有无脑栓塞等抗凝不足现象。

1.3 数据处理

2 结 果

结果显示,患者术后EF%值增高,术后左心房的内径缩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良好的手术辅助效果,帮助减轻患者房颤症状,提升手术有效性。术后转窦性心律46例均痊愈出院,详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后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表1 患者术前后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检测时间 EF%值 左心房的内径(mm)术前 51.7±4.8 38.15±3.82术后 56.7±6.4 35.08±4.12

3 讨 论

本实验中,随访观察的结果显示,患者术后EF%值增高、左心房的内径缩小,证明了左心房在术后出现了结构逆重构,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专科观察护理方式均能够有效帮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护理方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合理输液,正确使用起搏器、呼吸机,能预防房颤心律复发,预防低心排综合征、低氧血症、肺部并发症等发生,加强护理观察可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大出血、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将手术危险防患于未然,能够有效帮助减轻患者由于手术造成的不适感;术后健康宣教及护理可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有效性,减少由于自我护理不当、药物服用不当,造成的术后病情恶化。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在实施了护理干预后患者EF%值明显升高,且左心房的内径有效缩小,维持窦性心律46例,证明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手术辅助效果。

综上所述,在置换心脏瓣膜的同时实施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房颤方面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配合专科严密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以让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后病死率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 马玲波.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21-23.

[2] 杨银香.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32例围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2010,7(22):148-149

[3] 陆琼芳.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J].护理学报, 2009,16(6B):52-53.

[4] 赵育洁,袁义强,孙俊华.房颤射频消融术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93-94.

[5] 何静,韦靖,黄小媛.心脏不停搏下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1,20(34):4420-4421.

R473.6

B

1671-8194(2014)19-0359-02

猜你喜欢
消融术瓣膜心房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左心房
“烂”在心里
花开在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