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厨余垃圾“不入土”,变废为宝“再消化”
——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环之道

2014-05-05 05:46史云锋
世界环境 2014年2期
关键词:厨余餐厨垃圾处理

文/史云锋

餐厨/厨余垃圾“不入土”,变废为宝“再消化”
——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环之道

The circu lar way of Beijing Green Space Biotechnology Co., Ltd

文/史云锋

编者按:餐厨及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餐厨垃圾是指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残液和废弃油脂等废弃物。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中产生的易腐食物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等。餐厨及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如果将它们能就地处理变成有机肥,既可省下用作填埋场的土地,还能节约运输它们的车辆和能源,防止滋生蚊蝇和细菌。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滋养了土地。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地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如何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且宜居的家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超过5亿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近2亿吨。日益增多的垃圾成为了社会公害,我们正处在垃圾围城之中。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存量已近70亿吨;占用土地80多万亩,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了垃圾之患。而其中的餐厨及厨余垃圾通常占到生活垃圾总量的60%。对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也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一个学校餐厨/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间内,笔者见证了餐厨及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奇迹时刻”:当工作人员将餐厨垃圾倒入设备输送口后,只轻轻按下启动电钮,餐厨垃圾就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高速发酵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内,经过8-24小时,便生产出无臭味、无公害的有机质丰富的肥料。而创造这个“奇迹”的“魔术师”就是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空间”公司)—一家集科研、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通过大量的调研认识到城市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研发了生物方法处理天然有机垃圾的先进设备,通过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打造了环保减排项目——“绿色空间”高速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着重为用户提供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治理的解决方案。

“绿色空间”公司于2011年在大型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的部分社区完成了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的安装并逐步投入使用,目前正在与万科集团旗下的几十个地产项目进行合作并进行技术推广。此外,“绿色空间”公司还与海淀区教委合作,为近40所学校配备了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极大的缓解了用户餐厨垃圾及厨余垃圾处理困境。该公司立志于科学治理城市有机污染源,为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多年来通过参与社会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调研及宣传活动,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垃圾分类及治理的理念。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该公司的总经理张志强先生,一起就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处理及前景做深入探讨,与读者分享“绿色空间”的循环之道。

世界环境:作为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行业的专业人士,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下我国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处理历程和资源化现状,以及对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有何意义?

张志强:千百年来,餐厨及厨余垃圾基本上通过家庭饲养业回到人类的食物链中,这些食物垃圾支撑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家畜饲养经济。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以餐厨及厨余垃圾作为饲料的家畜养殖问题逐步的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因为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范围远远的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导致了人畜共染的疾病迅速传播,不但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了养殖业的发展。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垃圾猪”,“垃圾牛”的危害问题。除了垃圾牲畜对公共健康的危害,传统的卫生处理方式,也对这种高含水率,低热值的餐厨及厨余垃圾显得力不从心。餐厨及厨余垃圾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焚烧和填埋。餐厨及厨余垃圾采用焚化处理,由于高含水率和低热值,易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而高含水率及其有机质的特性,填埋方式容易造成垃圾渗液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未经处理的餐厨及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用餐厨及厨余垃圾(泔水)饲养畜禽,其中的致病菌等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餐厨及厨余垃圾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还会造成泔水油、地沟油等社会问题。人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高级,是各种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如果我们还不能及时清醒并采取行动的话,那必将给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餐厨及厨余垃圾资源化的好处:垃圾减量,可以减少焚化炉及掩埋场的污染;减少病菌滋生,避免流行病源产生,维持环境卫生;餐厨及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解决土壤贫化、固化等问题,推动有机耕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还未正式出台国家层面的餐厨及厨余垃圾管理法律,但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法规中可见对于餐厨及厨余垃圾管理的相关规定。

世界环境:要做好城市家庭餐厨及厨余垃圾单独收集的工作,需要克服哪些现实的障碍?您认为餐厨及厨余垃圾在处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志强:我们经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是,垃圾不分类,就无法处理,垃圾的资源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培养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切实实施垃圾分类是前提。其次,终端设施的建设必须跟上,否则会极大的打击垃圾分类参与者的积极性。第三,政府应该在政策方面加以扶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将政府节省下来的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费(填埋场、焚烧厂、垃圾)、环境补偿费等回馈给公众,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就地资源化处理的事业中,调动社会力量加快解决垃圾污染的进程。第四,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该加速垃圾治理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像治理交通违章一样,对垃圾不分类、不按要求分类投放及处理的行为加以惩罚。第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调动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物资回收、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方面鼓励创新。这五个方面问题不解决,居民家庭餐厨及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就难有可持续性成果。

世界环境:基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我国的餐厨及厨余垃圾与其他国家的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张志强:国外的垃圾餐厨及厨余部分相对较少,含水、含油量都比较小,与中国50%甚至更高的含水量不同。国内生活垃圾焚烧不加大量辅助燃料很难把炉温控制在850℃以上。技术是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垃圾成分和国外不一样……由于中国人的餐饮特性,餐厨及厨余垃圾中不仅水分含量高,而且盐分(氯化钠)也偏高。如果将水分含量这么高的餐厨及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会在高压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是不易降解,含有剧毒的致癌物质,是垃圾处理当中的顽疾之一,一旦渗滤液渗漏出来,就会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这些垃圾进入掩埋场后,还可能会释放出沼气,容易引发爆炸。

世界环境:目前国内的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请您简要介绍下国外有哪些治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可供我们来学习?

张志强: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成为有机化肥的做法早就在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付诸实践。通过设备处理后生产出有机肥料,在市面出售后可以作为运营补偿以支撑设备的持续性运转。近年来,日本、欧洲、台湾地区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并产生了极好的环境效益。说到国外的治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国家的做法:法国对日常垃圾分类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餐馆和其他餐饮行业的餐厨及厨余垃圾又跟日常民用垃圾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所有餐饮业餐厨及厨余垃圾将被分为无害、中性、危险3个级别,并进一步细分为20个门类,并以此决定是回收、深埋或是焚烧处理。在法国,垃圾分类回收既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又是一种经济体系。每年80%的废弃包装类垃圾都得到了循环处理。63%的废弃包装类垃圾经再处理后被制成了纸板、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等初级材料,17%被转化成了石油、热力等能源。

在韩国,解决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办法主要是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对餐厨及厨余垃圾排放实施“从量制”。但在计费方式上不采取“一刀切”,而且对相关设备投入进行财政补贴。

新加坡历来强调法制,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均有周密的规范,注重法律责任,如有违犯,严惩不贷。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就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但是企业没有资格直接对垃圾产生者收费,而是由政府负责收费再向该企业转移支付。

通过蚯蚓堆肥、密封容器堆肥等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方式在美国一些州获得较多推广应用。美国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广使用餐厨及厨余垃圾粉碎与分离技术,并通过大型堆肥场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世界环境: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下“绿色空间”高速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吗,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技术水平目前在国内该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

张志强:绿色空间高速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是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端的技术。核心技术是采用微生物技术,在好氧性发酵所必需具备的条件下,在8—24小时内,对餐厨/厨余垃圾进行分解。将天然有机垃圾转化为无害的气体、热量和无公害的绿色有机肥。避免了餐厨/厨余垃圾饲料化带来的安全隐患,斩断了“垃圾猪”、“地沟油”的饲料及原料来源,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绿色空间高速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需复杂分拣,资源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且处理垃圾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其PLC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地方的餐厨垃圾成分调整设备参数。

该系统打破了传统的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方式,利用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杜绝终端产出回归食品链的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餐厨/厨余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环境:近期,关于垃圾分类落户社区的相关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很多媒体都在介绍绿色空间的天津悦蓝东轩项目,您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下该项目吗?

张志强:垃圾处理,前提是分类。对不同的垃圾有不同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可回收物的回收、其他垃圾的填埋、焚烧、餐厨及厨余垃圾的堆肥等方式。就目前而言,处理家庭餐厨及厨余垃圾最好的方式是就地资源化处理,但这需要更详细地进行垃圾分类,必须得到千家万户的主动配合。餐厨及厨余垃圾必须由每家每户在垃圾出门前就分清楚,否则和其他垃圾甚至是有害有毒的垃圾混在一块,想要再把它们分开就很麻烦了。

在滨海新区福瑞社区垃圾处理中心的这台“垃圾处理机”运行以来,共处理餐厨垃圾数千公斤,实现了“餐厨垃圾不出小区,就地转化成肥料”的效果,使小区不再脏乱,居民享受整洁清新的环境。项目运行期间,福瑞社区定期向悦蓝东轩小区居民发放带有编号的垃圾袋,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放在楼门前的垃圾桶内。每天上午,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定时将垃圾送到垃圾处理中心,由员工进行二次分拣,并对分类情况进行记录、打分。随后,不可回收垃圾被环卫部门运走;可回收垃圾被回收;餐厨垃圾被就地“消化”,被物业用于小区绿化。为了鼓励居民认真对垃圾进行分类,每个季度末,对于“分值”高的家庭,社区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由于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处理,福瑞社区悦蓝东轩小区内环境整洁,楼门前看不到生活垃圾踪影,更没有泔水横流带来的异味。因为这个公益环保项目,居民们时刻感受着新科技、新理念带来的生活便利。

世界环境:有人说,在中国厨余垃圾的处理并不经济。目前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企业普遍存在“吃不饱”的状况,针对餐厨及厨余垃圾规范处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您觉得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张志强:这种现象主要是指城市餐厨及厨余垃圾大型集中处理项目。由于垃圾分类不够细致,大型处理厂的日处理量距离“吃得饱”还有较大距离。只有居民严格分类餐厨及厨余垃圾,机器才能体现它的最大效力。导致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签约单位太少,大部分餐厨及厨余垃圾垃圾收不上来;二是一部分签约单位,餐厨及厨余垃圾交付实际数量与合同签约数量差距较大,存在私自交付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处理的现象。

因此,对于餐厨及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应该本着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由于分散就地资源化处理节省了垃圾清运、中转及大型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和费用,使垃圾实现了不出社区、不出食街、不出学校或机关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零公里”目标,这种符合垃圾特性的处理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于垃圾处理的经济性指标,我认为应该首先从解决环境问题的角度思考。我们现在首要的目标不是通过垃圾处理取得经济回报,而是要先立刻行动起来,有效阻断垃圾污染的蔓延。随着科技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垃圾处理企业一定会得到经济回报的。因此,政府应该在现阶段支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借助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遏制垃圾对环境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侵害。有数据显示,欧洲生产生物柴油每吨补贴1000-2000元。美国用餐厨油脂生产1吨生物柴油,补助500-600元。日本政府以高于非法收购地沟油作坊可承受的高价格收购餐厨废弃油脂,并且在收购餐厨废油的桶中立刻加入蓖麻油,断绝提炼后食用的途径。收集的废油经过政府出资提炼,生产出生物柴油后用于运输车燃料。我国于2010、2011年两度颁布通知(《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关于明确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适用范围的通知》,对于利用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每吨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因此降低约900元。但是,在目前的补贴水平下,餐厨废油制生物柴油的利润仍远不及非法制售地沟油的利润。

似乎行业内的共识是,餐厨垃圾通过制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不经济。业界呼吁提高补贴标准,这就需要政府要做足服务工作,建立健全餐厨及厨余垃圾收运体系,加大终端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垃圾问题不是一天出现的,也不能要求一蹴而就的解决,只有政府、企业、民众齐心协力,通过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我们期望的目标。

(本文图片由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单位: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厨余餐厨垃圾处理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工程接种过程研究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