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循环农业:理论、实践与发展方向

2014-05-08 07:43孟祥林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业过程发展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河北保定071003)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循环农业:理论、实践与发展方向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河北保定071003)

农业经历了生态农业、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的变迁,生态农业是起点也是终点。发达国家饱尝了发展化学农业的苦果,随后转轨到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最后认识到只有发展循环农业才能够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循环农业特别强调生态内涵和变废为宝理念,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科研投入力度很大。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发展循环农业,但目前还并不普遍,化学农业还占有很大比例。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会让我国尽早走上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强化农业产业化力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

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发达国家;发展方向

1 循环农业理论依据分析

循环农业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按照循环农业的思路进行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尊重农业资源承载人口有限性的基本规律,实现农业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在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下,人们要将传统思路下的“废品”转变为资源,按照环境价值理论的理念行为农业生产过程[1]。尽量延长农业产业链,在产业链上能量虽然在逐级递减,但物质资源却在被循环利用。循环农业虽然是强调循环,但并不会单纯地复古和回归到原始的低水平农业发展状态下,循环农业强调的是农业要向更高水平发展,农业生产过程要有更高的科技含量,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产生负面作用。按照这样的逻辑可以看出循环农业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生态化、科技化、产业化、精确化、循环化。“生态化”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按照生物学意义上的科技方法对农业进行把握,不能对相关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按照自然生产过程生产原始意义上的农产品。“科技化”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有科技含量,但是在使用科技的时候不能产生异化问题。

图1表示了循环农业的一般发展过程,图中形成了一个从牧草(农业)到蔬菜的农业链,在这个链条中,牧草和农业的秸秆经过技术处理后成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生产蘑菇的培养基;蘑菇在采摘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下脚料,这些下脚料与其他的原料混在一起可以作为养殖蚯蚓的材料;蚯蚓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可以成为鸡的主要食物,鸡吃了这样的食物不但产蛋率高,而且体格健壮,再假以其他方面的养殖技术可以生产出肉质紧实的柴鸡;养鸡场会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也可以进行深度处理成为蔬菜地的有机肥;池塘在养鱼的同时会产生塘泥,塘泥一方面可以作为肥料用到地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在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成为有机肥施用到田间。在整个的循环农业中,沼气池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沼气池承接着循环农业的最后一道环节。循环农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简单地与下一个环节发生联系,而是要经过相应的技术处理,上一个环节产生的材料经过技术处理后变成后一个环节可用的东西。这样的循环农业会尽量少地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将很多“废物”变成了宝贝,农业生产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独过程,而是成为整个循环农业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样的循环农业使得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图1 循环农业示意

2 发达国家循环农业的成功实践

美、日、德、韩等国家的循环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分析这些国家在循环农业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做强循环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不同方法。美国充分利用农场内的有机肥进行农业作业,将施用化肥的程度降到了最低。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地增加肥力。同时还通过轮作和间作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日本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针对地狭人稠的国家特点,特别强调精耕细作,与美国的做法相似的地方在于,强调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规模化作业,通过产业化发展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德国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环保和生态理念,德国政府特别推出了“绿色生态农业”计划。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讲究轮作,政府规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化学药剂。韩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也是特别强调施用有机肥,严禁使用农药、除草剂等方式作业。特别提出了“亲环境农业”理念,要求农业的生产过程亲近自然、亲近环境。主张用生物方式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分析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做法可以发现,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第一是严格把握生态观。循环农业的根本就是“生态”,所以发达国家在农业作业的时候严格禁止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类的药剂。在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要尽量采用生物方法。这些国家都曾经历过使用化学药剂给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危害,这些国家普遍认识到,使用化学药剂帮助农业进行生产,虽然在短时期内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但从长远来看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土壤、水质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进行修复的。第二是巧用轮作方法。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土地资源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农业产量得到提高。我国也将轮作叫做“倒茬”,除此之外还有“套种”。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轮作的记载,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并不缺乏经验。常见的轮作方式包括禾谷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等。轮作是一种智慧,通过巧妙地利用土地,让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利用效率,将用地与养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内涵式的循环农业发展方法。第三是政府政策支持。发达国家的循环农业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为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与生态农业相比较,化学农业能够更加节省人力和物力,所以如果两种作业方法同时存在而没有任何区分,在利益驱动机制下化学农业就会逐出生态农业。疏导农业生产行为需要从经济方面做文章,单纯依靠农户自觉不能奏效,政府通过立法进行强制、财政补贴以及在价格上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区分,都能够对发展循环农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发展循环农业的早期,循环农业是新生事物,需要国家强制,也需要进行经济诱导。第四是强化变废为宝。前文述及,在环境价值理论中强调,没有无用的物质,在循环农业中可以将这个理论得到实践。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构造一个环,这个环是由很多环节构成的,每个环对于延续循环农业链条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形成闭合链,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短链都会形成“废物”,但在构造出长链后,很多“废物”就会变成资源,这也是循环农业的初衷。只有变废为宝才能够在农业发展中实现帕累托改进,展示出较高水平的循环累积效应。

3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案例

3.1“猪+沼+果+游”

这种循环农业是将养猪、沼气、林果以及旅游紧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农业循环链条。原先农村都是每家养猪,这种散养方式不成规模,成本很高。在规模化养殖情况下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可以改善经营管理,将养猪由经验养殖变成科学养殖。在养猪规模扩大后,养猪需要的饲料以及猪舍管理等都要成为专门性的事务。以猪为节点,前向延伸和后向延伸形成一个链条。如图2,灰色区域是“猪+沼+果+游”循环农业模式的核心部分,通过养猪、制沼以及发展林果等建立起来循环农业产业链。在这个循环链之外还可以进行产业延伸,在发展养猪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餐饮业,在林果业的基础上发展采摘,以及水果加工产业和旅游业,在此基础上使得核心链条不断向外发展。循环农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循环农业不仅仅局限于同一个平面内。在这个循环链中养猪是关键环节,养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制沼以及林果业的发展,如果养猪业发展不成规模,循环链上的其他节点就不能得到延伸。在这个循环链中,如果养猪的规模足够大,在产业化环节上还可以发展饲料加工业,制成的饲料不仅可以用来满足养猪的发展,还可以带来其他养殖业的发展,并且饲料可以进行商业化经营,满足更大范围内消费者对饲料的需求。

图2“猪+沼+果+游”

3.2 桑(蔗)基鱼塘

桑(蔗)基鱼塘是我国江南地区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将养鱼与植桑(种蔗)紧密衔接在一起,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紧密的“环”。

如图3所示,“鱼塘—塘泥—蔗(桑)基”是这个循环农业的核心部分,鱼塘在养鱼的过程中会产生塘泥,塘泥被挖出来后就可以放在池塘与池塘相连的“埂”上加固和垫高蔗(桑)基,塘泥中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是上好的有机肥。蔗(桑)基得以加固和垫高的同时,也被施以有机肥。与养桑相联系的桑叶、蚕沙、蚕蛹以及与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相联系的蔗叶、滤泥等,都可以投放到鱼塘里作为饲养鱼的上好饵料。起初养鱼、种蔗和种桑三件事情是不相联系的,塘泥从池塘挖出来后放在地面上就浪费了,种桑过程中的桑叶、蚕沙以及蚕蛹也被四处扔弃,生产蔗糖后的滤泥由于没有合适的办法处置,其中富含的有机质在氧化过程中散发出臭气。养鱼与种蔗、养蚕三个链条整合在一起后,原来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并且原来被扔弃的很多“废物”现在也成为了宝贝,所有的“废物”都转化为了资源。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只是一个巧妙的思维方式,就能够用生物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给农户增加很多收益。循环农业做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图3 桑(甘)基鱼塘

3.3 依托酿酒的循环农业

随着经济发展,酿酒业开始兴隆起来,每个酿酒厂都会产生大量酒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会影响周边环境。酒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还会影响水生态环境。在没有循环农业意识的时候,大部分酒糟都被废弃。有了循环农业的意识后,酿酒业就与其他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让酒糟成为循环农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如图4显示了以酿酒业为核心串联起来的循环农业链,整个链条以酿酒为连接点,实现了“粮食→粮食”的循环回路。如图4中所示,酿酒过程中会产生酒糟和糟液两种主要副产品。对于酒糟,可以通过发酵等方法形成饲料,以此为基础发展畜牧业,家畜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培养基用完后加上食用菌的下脚料可以生产有机肥。对于糟液而言,有机质含量高,可用于生产沼气,之后产生的沼渣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生产有机肥。两种情况下生产的有机肥都可以施用到田间,利于农业丰产丰收,进而能够进一步促进酿酒业的发展。这样构建起来的循环农业已经不单纯是在农田里做文章了,而是将种粮与农业产业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业化企业在这个链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循环模式不仅遵循了循环农业变废为宝的理念,而且在循环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技术含量。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支撑,用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的方式,在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实现了“大循环”。虽然链条中接入了工业环节,但生产出来的产品仍然是原生态的。这为人们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图4 以酿酒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构建

4 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联系

根据前文,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坚持经济、生态原则,在循环链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互补互利原则,通过建立产业关联,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所以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链,链条越长就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循环农业就是要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之间建立联系。

图4包括了两个循环(用两个相反方向的圆圈表示):“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的循环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的循环。两个循环中都有“转化”环节,这是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环节。如将“下脚料”转化为“饲料”的过程,将“排泄物”转化为“肥料”的过程等都不能缺少“转化”环节。“循环”的意义也就在于“转化”,“转化”在循环农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循环农业能够在有机的生态链与无机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生物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得以持续进行。每个环节的物质成分都能够在这种循环中通过其他环节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同地区建设循环农业的条件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等3个产业之间的轻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图4中的循环就会被打破,可能会构成“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的链条,由于这3个链条打破了图4中的循环回路,使得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图5 循环农业理念下的产业联系

5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4.1 通过农业产业化构建循环农业的龙头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构建产业联系,但是没有相关产业支撑,循环农业就会由于缺乏某个环节而不能形成一个较长的产业链,所以农业产业化就成为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步骤。为此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特点,构建产业化龙头公司,不但能够消耗农业资源,而且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各个产业化公司之间发挥较好的互补关系,成为循环农业链条上的节点,从而拉动区域循环农业的发展。如图6,以种植公司、养殖公司和加工公司为核心,以销售公司、科技公司、旅游公司和运输公司为依托,构建紧密的联系。分工越细,对区域内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就会越强。将循环农业的经营思路超越一村一乡,各个村庄都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构建整个链条上的某个环节。在这样的循环链构建思路中,不但产业之间实现了分工协作,而且不同村庄之间也实现了分工协作,龙头公司辐射的范围会更广,区域之前的合作愿望就更强,依托龙头公司的循环农业就会将更大的农村区域串联在一起。

图6 农业产业化与循环农业

4.2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循环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需要农户付出更多,并且短时期内不容易产生回报,所以通过投入产出比较,更多的农户会选择化学农业,或者弃农经商。所以循环农业也需要经历从扶持到成长再到成熟的过程。美国在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就非常大,美国的财政支撑目标更多的是用于支持土地休耕计划,休耕期间造成的损失由政府补贴,农民自愿参与,休耕时间一般是10~14年[2]。德国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给予的补贴额度也相当大,农业企业只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做,就可以按照经营面积直接领取补贴,一般是300欧元/hm2[3]。日本在循环农业的发展方面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高,例如农户在田间节水灌溉设施方面的投资,政府一般会提供1/3的资金补助[4]。与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相比较,我国还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力度。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农户的循环农业发展意识,在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农户就会有意识地产生行为转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循环农业目前在全国还不是很普遍。只有政府加强引导,才能够让循环农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1]孟祥林.低碳经济的误区与对策:发达国家的实践与我国的发展选择[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5):38-44.

[2]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5):19-23.

[3]万小红,秦伟.德国农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 2010(3):71-73.

[4] 刘渝,杜江.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0 (8):74-7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评估与调整课题验收评审会圆满结束

2014年1月22—23日,发改委环资司在中国职工之家组织召开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评估与调整课题验收评审会》。

课题验收评审工作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评审专家由相关部门领导及行业内专家组成。包括: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翟勇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发改委环资司李静副司长,工信部节能司黄建忠副司长,财政部综合司魏岩处长,发改委环资司牛波处长,海关总署关税司宋君涛处长,环保部污防司张嘉陵、熊晶,环保部固管中心郑洋主任、陈瑛博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林翎副所长等。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管爱国常务副会长受邀担任评审专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唐爱军秘书长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参会。

验收评审流程包括课题汇报、质询答辩及专家评议3个部分,经过两天针对三大类12个课题的验收评审,会议圆满结束。各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对下一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目录及基金等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Circularagricultureinecologicaleconomicsperspective: Theory,practiceanddevelopmentdirection

MENGXianglin
(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iesTeachingSchool,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Baoding071003,China)

Agriculturechangesfromecologicalagriculture,chemicalagriculturetoecologicalagriculture,among whichtheecologicalagricultureisthestartingpoint,andalsotheendpoint.Developedcountriesexperiencedthe hardshipofdevelopingchemicalagriculture,andthenturnedtotheecologicalagriculture,andfinallyrealizedthatonlythe developmentofcircularagriculturecouldmakesustainab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Developedcountriesespecially emphasizeontheecologicalconnotationandthepossibilityofturningwastetoresources,theinvestmentandscientific researchinputfromthegovernmentarehuge.Incontrast,Chinahasstartedindevelopingcircularagriculture,whichis notverycommon,whilechemicalagriculturestilloccupiesalargeproportion.Learningfromtheexperiencesof developedcountries,ourcountrywillsteponapathtothecircularagriculturedevelopmentasearlyaspossible.norder torealizethecircularagriculture,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effortsin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andenlargefiscal subsidiesandscientificresearchinput.

ecologicaleconomy;ecologicalagriculture;developedcountries;developmentdirection

F323;X71

A

1674-0912(2014)02-0012-04

2014-01-26)

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及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农业过程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