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疆电视哈语台公益类节目

2014-05-09 18:58提扎尔·沙哈提张菊兰
大陆桥视野·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探讨

提扎尔·沙哈提++++张菊兰

摘 要 目前对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并且均未对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星星之约》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星星之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的建议。

关键词 公益节目 探讨 发展策略

电视公益节目运用镜头与声音传递温暖,用温暖诠释公益的理念,用公益构建社会和谐,同时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电视节目的新亮点与创新点。一时间公益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卫视都以不同的形式开办了公益类节目,在我们为电视为公益节目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我国公益事业起步较晚,电视节目唯收视率的评判标准,娱乐节目风行等。新疆的电视公益节目起步较晚,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要找到公益节目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实际行动推进新疆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

所谓“公益”,就是指公众(共)的利益。英文相对应的词为the publicgood。狭义地理解,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广义地理解,那些只要符合公众的利益以及公共的福利,并且能够被执行的都具有公益性。传播既是人的一种活动,就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同时由于公益传播很大一部分是在向大众传播一种积极的公益观念,人又是一种社会动物,公益传播就必然要以公益为载体并处于社会环境之中。所谓的“社会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由人类主体聚集、汇合后所形成的社会状况和条件。”而社会环境又会对人的观点、信念、道德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公益传播处于社会环境中,以公益的形式来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的活动,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电视公益类节目正是媒体“议程设置”的体现,在当前的电视公益类节目中,媒体都不再仅仅充当着公益事件或公益人物的“报道者”或者是政府部门的“宣传者”,而是逐渐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按照公益的需要进行议程设置,逐渐从公益的“配角”转为“主角”,积极主动的推动社会公益的发展,如实现普通人梦想的《星星之约》,引发了公众对于媒体所设置的公益议程的关注,实现了议程设置最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让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就是媒体设置的议程成为公众议程,成为舆论的一部分,并教育和引导个人积极的投入到社会的公益建设当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一、新疆电视台CCTV-3公益类电视节目《星星之约》节目分析

XJTV-3是立足于新疆近150万哈萨克族观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面向通用哈萨克语的周边国家,覆盖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哈语综合上星频道。哈萨克语综合频道创办于2002年元月,本频道始终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办好电视节目的方针,把精办节目、创品牌战略作为发展电视业的立足点,在丰富和满足广大电视观众需求的同时,为新疆电视台的电视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队伍的创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该频道全体职工在这些年来不断探索精品创作之路,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节目,并荣获了国家、自治区各类奖项。

1.节目开播背景。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 XJTV-3 文艺部《青年时代》栏目在多年的栏目生产过程中不断研究内容需求、栏目形式和受众群体,已经意识到了单一的专题人物介绍,电视杂志式的板块形式和仅限于青年观众的目标受众将远远达不到创造精品栏目的要求,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策划,决定对该栏目进行全面整体的改版。2009 年 3月,改版后的《星星之约》栏目将以固定演播室内的场景访谈形式出现,首次打造专一的哈萨克语访谈栏目,弥补哈萨克语电视节目中无娱乐类栏目的空白。

2.栏目形态。《星星之约》栏目每周日乌鲁木齐时间 20∶25 分正播,时长为 20 分钟。从创办到至今已经播出了 30 多期,每期邀请一到两位嘉宾进行访谈。栏目一般在演播室里录制,固定的访谈场景以黑幕满天星装饰为垫底大背景,标志着星星的夜空。在黑幕满天星大背景中制作嘉宾会客厅,厅中具有两名主持人的主持台、主客嘉宾席、亲友团席位和互动屏幕。栏目追求轻松活泼、富有内涵、现场感强,具有鲜明的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一般一期栏目录制时间为 90 分钟至 100 分钟,编辑合成之后加片后为 20 分钟,中间不插播广告。下面以《星星之约》栏目题材基本构成做了简要分析。

栏目内容结构分为四个环节。开场语:每期两位主持人用某个至理名言交流观点,观点中逐步明朗与本次嘉宾有密切关联的话题,从而引出嘉宾并邀请上台。在认知环节中两位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随意交流,逐步把握嘉宾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从而对嘉宾有一定的深刻认知,共享嘉宾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主导思想。煽情环节是由外景记者采访收集的有关嘉宾本身或嘉宾提出的观点的社会舆论反馈,在现场屏幕播放后嘉宾就反馈提出自己的解释和意见。在煽情环节嘉宾共享嘉宾内心深处不为人知或不易被纰漏的内心感触,从而挖出嘉宾心灵底层。最后,嘉宾本人或嘉宾亲友团所带来的现场即兴发挥的(歌曲、舞蹈、诗歌朗诵或其他)才艺表演。

3.环节要素。第一,选题来源。选题的标准主要是有故事的人,尤其是观众脑海中记忆深刻、繁华过后、在哈萨克族人群中较有影响的人。第二,栏目策划。《星星之约》有一个完整的节目策划流程,栏目组的人经过讨论,确定下一个阶段的栏目方向,定出一系列选题和嘉宾。策划人把所有和嘉宾有关的资料和想法汇总,把握栏目的总体基调,寻找出打动人心的细节,栏目组的成员也会参与这个过程。栏目内容确定后,其他的工作人员会按策划人的方案去录制并制作栏目。第三,栏目现场录制。《星星之约》基本在演播室录制,几乎所有的采访都是把嘉宾请到演播室进行录制,这样做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精力成本都很低。这对经济条件远不如内地电视台尤其是传播范围有限制的哈萨克语频道来说是一个很经济的做法。第四,访谈部分一直保持三机拍摄,有切换台各个摄像机所拍摄的重要画面。摄像人员是相对固定的,这样也保证了画面风格的统一。

4.主持人特色。古丽莎拉·塔塔安,1977 年 10 月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地区。1996 年考入新疆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学院,2001 年毕业。毕业后进入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3)《星星之约》栏目的主持人。

古沙丽拉,1982 年 8 月出生于新疆塔城地区。2001 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2006年毕业。毕业后进入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3),曾担任过《海纳尔》栏目主持人,2009 年开始在《星星之约》栏目做主持人。

古丽莎拉现场反应很快,才思敏捷,思路跳跃。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具有端庄、正派、可亲的形象和气质,而且在语言风格上也颇具特色。她所阐述的每一个事件,语言清晰简练,庄重中带给观众几分神秘感。古丽莎拉除了她本身的风度和气质而外,更重要的是她的个人文化修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因此在与嘉宾谈话时显得那么的自然洒脱、把握了栏目风格及其分寸和尺度。

二、由《星星之约》看哈萨克语公益类电视节目面临的困境

1.电视公益类节目的同质化。电视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以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标,很多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受众对节目欣赏品味的稳定性和趋同性,出现了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各个电视台甚至同一个电视台都相互模仿,这基本上会发生在一种形式被大众认可后,观众就会在各个电视台看到类型大致相同、话题似曾相识的节目,例如,当《非诚勿扰》节目走红荧屏之后,各个电视台都上马了一大批的相亲节目,这些节目看似换了播出平台,换了主持人,换了舞台,但不管是男选女还是女选男,不管是嘉宾自己去还是带着父母去,都能让人看到《非诚勿扰》的影子,然而由于缺少创新性与多样性,这类节目很大一部分走会走向它最终的宿命——停播。新疆电视公益类栏目发展的时间不长,由于其突出的公益性而被观众所认可,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节目,和其他竞争激烈的节目类型如娱乐类节目相比,可以算是“少数派”,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现象。目前有很多以慈善救助为主要目的,以明星参与的方式展开,偏重讲述悲惨故事,让观众认为公益就是通过金钱和物质来救助弱势群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公众的习惯思维,认为捐款捐物就是慈善,另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台节目的激烈竞争导致的,明星参加节目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节目的收视率。《星星之约》是个以梦想为主题的公益节目,也是以明星参加的以慈善救助为目的公益节目,这样的一味地拘泥于对弱势群体的物质帮助上,不仅会对公众产生公益认知上的误解,还对会让公益节目变得形式苍白单一,影响了节目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长此以往,公益节目尤其慈善类节目将会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导致节目的模式化和同质化,致使观众情感淡漠,热情不再,陷入发展的瓶颈。

2.公益与娱乐关系的矛盾。娱乐,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活动、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物质需要之外的精神需要。而电视作为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满足了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娱乐功能成为大众媒介传播的最显露的功能,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艺节目和新闻、电视剧,被公认为是当今电视节目的“三大主力板块”。而面对当前电视媒体总体的娱乐化倾向,作为节目的一种类型,公益节目也不可避免地与娱乐挂钩,难以脱离娱乐元素的加入,娱乐元素的加入丰富了公益节目的类型,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新疆电视台《星星之约》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服务大众、宣传公益、服务公益事业的公益性,虽然要顾忌观众的收看习惯,节目的收视率,社会影响力等各种因素,但以公益的外壳进行娱乐操作,安排众多以娱乐为目的游戏环节,以明星作为节目的收视点,为了娱乐而公益,为了收视而娱乐,使公益的目的与娱乐的形式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且,“将服务公共利益、关注弱势群体的主题建立在全民娱乐的基础上,也不利于社会公益意识的提高,以及关怀、友爱、帮助等社会情感的培养。”

3.新媒体对电视公益类节目的强烈冲击。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刊、广播、出版、影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目前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网民中日益火热,更快的传播速度,可单向、可双向的交流与关注等优点,大批量的名人被各大网站招揽,各路名人也以微博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聚集人气成为公众关注度话题,这些对与传统的媒体来说,都是强烈的冲击,人们不再仅仅依靠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发布信息的渠道,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很大一部分观众。公益也不再仅仅只有通过电视媒体才能够传播,以微博为载体的微公益强调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的是积少成多,由电视媒体一贯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以微公益倡导的平民公益转移,微公益为普通的公民提供了一个公益的平台,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

三、新疆电视公益类节目的发展策略探析

1.传达正确的公益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慈善才逐渐被正名,公益节目在实现自身的公益目标的同时,应该首先向观众传达正确的公益理念与公益认知,让观众认识到,做公益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更不是对弱者的怜悯和施舍,公益应该是帮助有向上、向善之心的人群摆脱环境约束的助推力。

在新疆电视台《星星之约》中,为具有文艺才华的年轻人提供表演舞台,这个环节是特意设定的,使新秀初次登场展示才华,为今后的艺术生涯奠定最初基础,演完之后嘉宾与新秀进行经验交流,然后嘉宾给新秀提建议,鼓励她今后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对普通群众进行人文关怀,这本身就具有人情味。表现在公益节目的形式上,就是让节目不被收视率掌控,不矫揉造作,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不为了感动而感动,让真情说话,关注公众的情感与心灵,走进公众内心,与公众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以真情实感让公益节目影响受众心理,体现了公益节目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完成节目的公益使命。

2.娱乐与公益有机结合,建构适当的公益娱乐节目。电视媒体一定要将目光与视野放大,必须认识到公益的范围是广泛的,公益不仅仅是慈善救助,公益还包括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法律支持援助、食品安全宣传、疾病预防等等,公益也不仅仅只有物质金钱的付出,实践与行动也是一种帮助,公益的对象不仅仅只有由于各种原因实现不了自己所希望成为明星的梦想的人,还包括残疾人、老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缺乏物质财富的人群需要帮助,而那些需要精神慰藉的人群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如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星星之约》通过主持人“帮忙”的形式,帮助新秀表演,为具有文艺才华的年轻人提供表演舞台,这个环节是特意设定的,使新秀初次登场展示才华,为今后的艺术生涯奠定最初基础,演完之后嘉宾与新秀进行经验剑流,住嘉宾给新秀提建议,鼓励她今后更好的发展。节目传递的是物质给不了的关爱与温暖,这才应该是公益的最高境界。

3.结合新媒体,成为公益事业前进的推动者。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要做的不是打击与排斥,他们的关系也不应该是对立的,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新媒体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各取所长,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多样性来丰富选题来源,彰显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目前《星星之约》栏目的设计是只有参加本次节目的新秀才能参与,并且跟主嘉宾交流艺术方便的经历,而电视机前的观众无法参与其中,这里有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节目制作经费等很多的问题,不容易直接让观众参与。但有办法可以从另外的途径让观众感觉到他是栏目的一分子。途径之一是建立一个栏目网站,公布每一期嘉宾的资料,让观众预先提供自己想问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在艺术方面的情况和建议,在主持人跟嘉宾聊天的时候,给嘉宾看观众来信,当场沟通。途径之二是对参加本次的嘉宾状况进行后续的跟踪访问,并每隔一个时期制作一个短片, 对该嘉宾在这个阶段的状况进行反馈报道,在节目现场播放,让观众成为该嘉宾的监督者,使观众切身认识到栏目的创办是真正取得了社会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张维.慈善文化: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10-11.

[2]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传播,2005(3).

[3]冯莹姣,周瑞法.微公益:具象化公益的道德内化——浅谈微公益对公众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5]林青,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探讨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