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短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4-05-13 09:51韩静李秀琪吴兴安余稳
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负荷量米力农难治性

韩静,李秀琪,吴兴安,余稳

(长江航运总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10)

米力农短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韩静,李秀琪,吴兴安,余稳

(长江航运总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10)

目的 观察米力农短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n=32)及米力农无负荷量治疗组(n=36),后两组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等)基础上加用米力农,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并记录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米力农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常规治疗组62.50%,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84.38%,米力农无负荷量组86.11%。米力农有无负荷量治疗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3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不同程度改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LVEF及LVED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米力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LVEF及LVEDD优于常规治疗组,米力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优于常规治疗组。米力农有无负荷量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负荷量治疗组出现低血压3例和室性心律失常2例。结论米力农短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症状,不良反应少。

米力农;心力衰竭,难治性;血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

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常规利尿药、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和正性肌力药物积极治疗后,心衰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常反复发作,甚至进行性恶化,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1]。米力农是高效、低毒的第2代双吡啶酮类强心药,该药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平滑肌环磷腺苷磷酸二酯酶,对心肌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且直接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观察的文献很多,本研究对10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同时加用米力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观察米力农两种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08例。难治性心衰入选标准: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Ⅲ~Ⅳ级[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经常规治疗后,心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剔除下列情形: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晚期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引发难治性心衰的病因:缺血性心肌病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66.9±8.5)岁,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21例;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68.4±6.7)岁,心功能Ⅲ级14例,心功能Ⅳ级18例;米力农无负荷量治疗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64.8±8.1)岁,心功能Ⅲ级16例,心功能Ⅳ级20例。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比较,Χ2=3.07;性别比较,Χ2=0.79;心功能分级比较,Χ2=4.07;6 min步行距离比较,Χ2=1.74; LVEF比较,Χ2=1.11;LVEDD比较,Χ2=0.43;BNP比较,Χ2=0.09,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限水限盐、常规氧疗,给予利尿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螺内酯、硝酸酯类、洋地黄等药物。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米力农注射液(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规格:5 mL∶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051),10min缓慢静脉注射负荷量50 μg·kg-1,以后0.5 μg·kg-1·min-1持续24 h泵入,连用7 d。米力农无负荷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 μg·kg-1·min-1持续24 h泵入,连用7 d。观察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主要症状变化(心悸、呼吸困难、腹胀等)及体征(颈静脉怒张、发绀、水肿、肺部啰音等),并对生命体征进行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血浆BNP浓度,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用药前后行6 min步行试验记录具体距离。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判定,显效:症状、体征基本缓解,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心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100%。

1.4 不良反应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不良反应判定标准,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加重,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因素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与基础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米力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7.36,P<0.05),而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与无负荷量治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血清BNP水平及LVEF、LVEDD的变化 治疗7 d后,米力农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治疗前(t=51.75,P<0.01),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t=20.88,P<0.01)。米力农治疗组LVEF及LVED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 55.69,t=42.38,P<0.01),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t=18.84,P<0.01)。米力农治疗组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36.92,P<0.01),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32.99,P<0.01)。但是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与无负荷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t=1.27; LVEDDt=2.07;BNPt=0.70,均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2P<0.01

-1常规治疗组40治疗前 136±32 74±60.32±0.071 047.77±260.41治疗后 176±28 65±70.44±0.08284.74±68.29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32治疗前 138±34 75±70.32±0.071 020.20±212.29治疗后 348±63*1*2 52±6*1*20.54±0.07*1*2146.16±33.10*1*2米力农无负荷量组36治疗前 144±35 75±70.34±0.071 035.77±225.06治疗后 373±36*1*2 55±7*1*20.56±0.06*1*2151.40±29.02*1*2

2.3 不良反应 米力农负荷量治疗组在负荷量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3例(BP<90/60 mmHg),予以多巴胺泵入后血压升至110/70 mmHg;2例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小时后消失;恶心症状1例,停药后消失。米力农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治疗心衰的药物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对心衰多针对原发病采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一年病死率达到26%[2],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这类患者改善症状的关键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3]。

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Ⅲ抑制药,主要通过酸性酰胺键与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 cAMP)的磷酸键竞争性地与磷酸二酯酶Ⅲ的酯化部分结合,抑制磷酸二酯酶Ⅲ对cAMP的降解,使cAMP浓度升高,从而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提高心肌细胞Ca2+内流,起到正性肌力作用。它还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减轻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扩张血管,在提高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右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即在强心的同时,可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体循环灌注量,改善肺顺应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李颖庆等[4]研究发现,米力农和洋地黄对难治性心衰均有效,拓展了难治性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

米力农长期应用会使疗效减弱,并增加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限制了其使用,但减少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可以明显提高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显示,短期应用米力农能够降低难治性心衰患者血清BNP浓度,并显著提高LVEF,显著降低LVEDD,增加6 min步行距离,表明米力农短期应用可以全面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米力农有无负荷量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两组显示均能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本文观察68例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无论有无负荷量给药方式,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指标(P>0.05)。BRAUCH等[5]研究证明无负荷量的米力农0.5 μg·kg-1·min-1维持输注30 min后血液动力学效应便明显表现出来,持续输注2 h后肺毛细血管楔压与负荷量相似,持续输注3 h后心脏指数和米力农的血浆浓度也相似。但负荷量治疗组出现3例低血压和2例心律失常,与推注的时间过短、速度过快有关。因此米力农的使用推荐无负荷量的给药方式,在不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9.

[2] 蒋涛.2038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动态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76.

[3] 韩正奎.硝普钠、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泵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924.

[4] 李颖庆,柳娜,符辉,等.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12): 891-893.

[5] BARUCH L.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milrinone with and without a bolus loading infusion[J].Am Heart,2001,141 (2):266-273.

DOI 10.3870/yydb.2014.03.020

R54;R972

A

1004-0781(2014)03-0341-03

2013-05-09

2013-06-20

韩静(1972-),女,山东莱阳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E-mail:361676396@qq.com。

猜你喜欢
负荷量米力农难治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米力农及左西孟旦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