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与效益分析

2014-05-17 00:24章秋林石从广朱光权柳新红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龙泉市生态效益公益林

章秋林,石从广,朱光权,柳新红*

(1.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 龙泉 323700;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龙泉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与效益分析

章秋林1,石从广2,朱光权2,柳新红2*

(1.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 龙泉 323700;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龙泉市自2000年起至今已规划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108 307.7 hm2,在管护过程中通过采取落实市、乡镇和行政村三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三级护林网络体系,健全护林员监测管护网络,与集体或个体林农签订经营生态公益林合同,落实生态公益林损失补偿金等措施,在林木蓄积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出了在生态公益林损失补偿金的筹措和分配以及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三级护林网络体系;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和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重点林区,也是瓯江、钱塘江、闽江三江发源地,其中瓯江全长388 km,流经云和、丽水、青田、温州等县(市)汇入东海,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生态地位十分突出[1~2]。全市土地总面积304 733.7 hm2,其中林业用地265 633.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2%;森林总蓄积量1 455.946 3万m3,立竹量6 916万株,森林覆盖率84.2%,素有“华东地区古老植物摇篮”的美誉[3]。

龙泉市委、市政府针对自1985年以后木材实行市场买卖,导致木材过量采伐,森林资源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从1999年开始提出了生态立市,建设“百万亩生态公益林”的林业发展战略思路,于2000年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宫湖沿岸、龙泉市区周围风景林区三大片;六条主要省道、市乡(镇)道公路沿线两侧山林;境内住溪、锦溪等十二条主要溪流两侧山林规划了74 855.3 hm2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4];于2009年又在一些次生阔叶林地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增扩生态公益林33 336.4 hm2,到目前全市共建设生态公益林108 307.7 hm2,其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74 971.3 hm2,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33 336.4 hm2,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市林业用地的40.8%[2]。自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林业等相关部门通过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补偿等多种有效措施管护生态公益林,使其在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创造了显著效益。

1 生态公益林管护采取的措施

1.1 健全县乡村三级护林网络并落实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

2000年3月,龙泉市政府出台了《龙泉市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从市政府、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都建立了生态公益林领导小组,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工作的领导[4];在生态公益林区域范围内,以乡镇(街道)、行政村为主,市区为辅,完善市、乡(镇)、行政村三级保护生态公益林网络体系。为了对公益林管护有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市政府制订了《龙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考核办法》,把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列入各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每年签订考核责任状,乡(镇)长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年年终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生态公益林管护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市政府对有关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的依据。各乡镇(街道)又与生态公益林有关行政村建立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年度考核责任制度,一级紧扣一级,层层落实责任。

1.2 与各级林农签订合同并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

龙泉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将绝大部分山林承包到户经营,为了统一管理好生态公益林,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公益林时,市政府、林业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与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山主林农签订好生态公益林经营合同,并以乡(镇)政府的名义,与全市339个行政村计17 343个山主林农签订了长期经营生态公益林合同,避免生态公益林中发生利益纠纷,保持了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稳定和谐。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森林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对森林资源产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5]。为此龙泉林业局积极向省财政厅、省林业厅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项目,地方财政每年将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金列入预算,根据财政实力,每年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使生态公益林经营林农真正得到经济实惠。为使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金发放有章可循,龙泉市政府制订了《龙泉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对补偿金发放实行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发放到每个生态公益林经营山主的损失补偿金,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名义在行政村一级进行张贴公示阳光操作,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少数地方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迟发、移用、挪用、贪污等情况的发生。历年向生态公益林山主林农损失补偿金见表1。

表1 龙泉市2001-2012年国家下拨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统计

从表1可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以省级财政下拨为主,地方财政配套为辅。其中省级财政补偿资金呈逐年增加趋势,地方配套资金在2006、2007和2012年较高,均超过300万元,而在其他年份只有100多万,说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不稳定。平均单位面积补偿金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4年的75元/hm2增加到2012年的225元/hm2,增长速率达到平均每年25%,远超年均CPI增长速率。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是关键,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要多渠道筹措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6]。

1.3 生态公益林管理抚育和病虫害防治

生态公益林的管护需要整合好森林公安分局、林政科、资源管理站、木材检查总站、森检站、各乡镇林业工作站等执法资源和力量,运用《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行政手段,各执法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经常组织执法人员在生态公益林区域范围开展巡查,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行为,如盗滥伐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制造森林火灾和传播森林病虫害等。

在具体管护措施上,行政村生态公益林面积在100 hm2以上配备专职护林员,现全市共配备292名专职生态公益林护林员,每人配发GPS定位手机,并启用公益林护林员定位考勤系统,不定期现场检查护林日记,并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市;护林员常年监视生态公益林每个地段、角落。各乡镇(街道)政府每年对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签订考核责任制,在实行严格考核奖惩的同时,对护林员进行动态管理。全市还建立了21支森林扑火专业队,扑火队员达574人,随时应对生态公益林区域内森林火灾的发生。

另外,对生态公益林中人工营造的杉、松、阔中幼林或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森林,按《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森林抚育、小面积皆伐技术规程,及时开展下层森林抚育和小面积(1 hm2以下)皆伐,使人工林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对发生在生态林中因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冰冻雪灾等造成的枯死林木,及时采伐清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积极消灭”的森林病虫害治理方针,对生态公益林的各种森林病虫害,做到无病虫先防,发现病虫早防治、早消灭。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森林病虫测报员的作用,及时监测森林病虫的发生危害动态,发现森林病虫危害,及时报告。市林业局每年组织森防科技人员对生态公益林中发生的马尾松毛虫、松褐天牛、栎掌舟蛾、毛竹主要害虫及其它有关虫害采用生物、物理、营林技术等措施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把各种森林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1.4 对生态公益林重要性的宣传

龙泉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起“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倡议,汇编《龙泉市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宣传手册资料1万余册,在重点公益林重点地段设立生态标志牌和警示牌620块,设置大型宣传牌4块;对19个乡镇(街道)设置公益林上墙牌,内容包括公益林分布告示牌19块,管理考核制度,管理护林人员告示牌等76块;在全市有公益林的339个村庄设置公益林护林牌339块[7];每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标语、宣传车、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使建设生公益林重要性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 生态公益林效益分析

2.1 林木蓄积量大幅上升且经济效益突显

自2000年开始建设生态公益林至今,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措施,森林蓄积量大幅上升[1]。据测算,全市生态公益林在2001年时林木蓄积量为269.58万m3,到2012年达到了623.3961万m3,2012年比2001年时增加了353.816 1万m3,年均增长27.216 6万m3。2001-2012年生态公益林蓄积量年均增长见表2。其中森林资源蓄积量2001-2006年根据2001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生长率为7.43%推算;2007-2012年根据2007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生长率为8.7%推算。至2012年,全市重点生态益林乔木经测算蓄积量为225.794 1万m3,按65%出材率计算,1 m3按现市场价平均为800元计算,采伐运输成本按200元/m3计算,山价(指经营林木所有权的林农收入)按净利30%计算,创造木材净值6.164 180 40亿元。按1 m3蓄积产出0.5 m3剩余物、500元/m3计算,采伐运输成本按200元/m3计算,山价按净利30%计算,创造剩余物净值0.711 251 10亿元。

目前,生态公益林中毛竹林面积3 946.7 hm2,2001年生态公益林中毛竹林立竹量1 635株/hm2,现在增加到平均2 100株/hm2,2001-2012年共增新竹183.52万株,按每株15元计算,采伐运输成本按每株3元计算,山价净利30%计算,创造毛竹净值1.079 097 60亿元。

以上三项计产出7.954 529 1亿元,比2007年三项产出3.150 591 18亿元增加了4.803 661 73亿元,增长率达152.5%。

2.2 生态效益成效显著

借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和我省重点公益林效益评价方法[8],自2000年建设生态公益林以来,全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总效益到现在已达 76.13亿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 30.44亿元,固土保肥效益5.05亿元,积累营养效益0.66亿元,森林游憩效益0.90亿元,净化大气效益2.70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18.99亿元,森林防护效益1.62亿元。可产生总生物量1 113.11万t,年增长量85.67万t。调节水量3.71亿t;减少土壤流失量383.30万t;氮磷钾元素和有机质保肥量22.32万t;吸收二氧化碳170.25万t, 释放氧气101.95万t,植被固碳38.08万t;积累营养物质0.54万t。

表2 龙泉市2000-2012年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2004年龙泉市名列全国2 347个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第8位,被誉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Ⅰ、Ⅱ级标准的为98.8%,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为358 d,其中一级标准169 d。2008年4月被授予“中国生态旅游最具魅力城市”。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森林城市”、2011年被授予“国家级森林城市”[7]。龙泉市现已从过去的木材采伐为主走向生态保护为主,走出了一条浙南特色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新路。

2.3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生态公益林区域中有被誉为“华东地区古老植物摇篮”的国家级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有省级森林公园—龙渊公园,还有17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2];全市现有高等植物1 800余种,古树名木5 785株,古树群131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69株,国家二级保护古树671株;现有红豆树、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国家一级野生重点珍稀保护树种3个,华东黄杉、白豆杉、榉树、香果树等国家二级野生重点珍稀保护树种19个[3]。现已形成一个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网[7]。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原来十分少见的猴子、白鹭、鸳鸯,现在生态公益林区内经常出现,这些有价值的生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经监测测算全市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价值为18.99亿元,占总效益的24.95%。

2.4 森林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通过近年来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龙泉市生态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促进了森林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瓯江为纽带,披云山、岸樟溪、大窑古址为核心,生态农家乐和林家铺子为辅助的生态休闲旅游网络[9]。至2012年龙泉从事生态休闲旅游的业主共有431家,其中生态农家乐154家,从事休闲旅游行业的人员共有 5 918人,接待国内外来龙泉休闲旅游的人员达 402.51万人次,经济产值达到12.637 11亿元。2012年从事生态休闲旅游业业主数、从业人员数、本市及外来休闲旅游人数、经济总产值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前的199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1.6、281.8、31.2、43.1倍。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全市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5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灾害大幅下降

至2012年龙泉市生态公益林护林网络配备了292名专职护林员,护林员除了配合查处各种破坏生态公益林资源的行为外,还担当起森林消防、森林病虫害发生监测任务,常年监测生态公益林每个角落,预防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危害情况,及时报告林业局和森林消防等相关部门。自2000年建设生态公益林以来,由于林相、林貌、林种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变,阔叶林比例大幅提升,森林害虫天敌大量增加,同时由于管护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公益林区域内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事件大幅下降,近年来全市生态公益林从未发生过严重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危害事件。

3 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泉市自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不分生态区位、林分质量、起源、年龄、地类情况都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未能体现生态公益林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区分生态公益林管护难易程度,实施统一的管护费,没有体现公平。故区分管护难度,体现林情差异,制定合理的差异性补偿机制尤为重要[10]。

龙泉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地方财政配套,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导致补偿标准偏低,没有体现“谁受益、谁补偿”和“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难以激发生态林保护的积极性和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预期目标。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效益商品化,扩展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11]。

在森林经营利用政策方面,《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规定商品林和天然阔叶林均视同生态公益林管理,林权所有者意见较大,既没有资金补偿,尤其是人工用材林,经营利用又受到限制,故放宽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内人工林经营利用政策很有必要。

总之,加强生态公益林经营和管护,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重要意义。在经营和管护方面,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放宽公益林保护区内人工林经营利用,科学制定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等都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9,12],龙泉市通过近14年生态公益林经营和管护,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休闲旅游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效益,走出了一条以林木采伐为主转向生态保护为主并创造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新路子。

[1] 吴智敏,张先祥. 龙泉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Z].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2008:134-147.

[2] 卢劲松,叶春定,廖北云. 龙泉市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模式初探[J]. 浙江林业科技,2001,21(4):59-62.

[3] 陈豪庭. 龙泉林业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39-146.

[4] 吴隆高. 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龙泉市百万亩生态公益林[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增刊):61-63.

[5] 詹国明,周财荣,李日鸿,等.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的创新探讨[J]. 安徽林业科技,2013,39(1):59-61.

[6] 贾巧珍. 浦江县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探讨[J]. 林业科学,2013(6):104-105.

[7] 卢劲松. 龙泉市三江源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J]. 浙江林业科技,2000,20(5):71-74.

[8] 米锋,李吉跃,杨家伟.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6):77-83.

[9] 吴隆高,罗观荣.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推进龙泉林业“两大休系”建设之浅见[J]. 丽水林业科技,2002,(1):41-43.

[10] 宣子灿,袁祥海,吴光洪,等. 生态公益林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J]. 浙江林业科技,1999,19(3):53-57.

[11] 朱凤琴,齐新.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林业经济,2009(10):14-17.

[12] 袁士保,彭强,王娜丽.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思考[J]. 现代林业,2008(2):44-48.

Management and Benefit of Ecological Forest in Longquan

ZHANG Qiu-lin1,SHI Cong-guang2,ZHU Guang-quan2,LIU Xin-hong2
(1. Longquan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Longquan 323700, China; 2.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There are 108, 307.7 hm2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cological forest constructed in Longqua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have been implemented, such as annual target responsibility assessment by 3-levels(city, towns and villages), 3-levels forest protection network system, contract with collective or individual forester, ecological forest compensation, etc. About 14 years later, ecological forest in Longquan have more stand volume, better ecological benefit, richer biodiversity and faster forest tourism.

ecological forest; management model; 3 levels forest protection network system; ecological benefit; biodiversity

S727

A

1001-3776(2014)02-0070-05

2013-09-09;

2013-12-18

章秋林(1956-),男,浙江富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与森防技术研究;*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龙泉市生态效益公益林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龙泉市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