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

2014-05-17 15:27钟叶林秉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性囊性病变门脉

钟叶 林秉淞

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

钟叶 林秉淞

目的 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 加深对卵巢囊腺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7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结果 发病部位右侧22例, 左侧15例。单房31例, 多房6例,其中囊中套囊1例。CT诊断敏感性100%, 特异性94.6%(35/37), 定位(左、右)准确率91.9%(34/37)。结论 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但容易与其它囊性病变混淆, 定位诊断需仔细观察分析。

卵巢囊腺瘤;影像, 诊断

卵巢肿块中囊性病变占大多数, 种类多, 卵巢囊腺瘤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其术前准确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卵巢囊性病变基本表现类似, 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 有助于病变的判断。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病例, 浆液性囊腺瘤21例, 粘液性囊腺瘤16例。年龄最大43岁, 最小29岁, 平均37.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胀痛不适、尿频、部分病例自觉扪及肿块。

1. 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的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三期扫描(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 增强检查对比剂采用优维显(300 mgI/ml), 右肘正中静脉高压注射器团注80 ml, 注射速率3 ml/s, 延迟时间动脉期30~35 s, 门脉期70 s。轴位扫描, 层厚层距7.5 mm。门脉期横断位图像拆薄作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

2 结果

发病部位:37例卵巢囊腺瘤病例中, 发生在右侧22例,左侧15例。CT表现:单房31例, 多房6例, 其中囊中套囊1例。圆形或椭圆形囊样低密度灶, 境界清楚, 瘤体最大径3.5~14.7cm。壁薄而光滑, 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壁、分隔或囊内弧形、斑点状钙化5例。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呈轻度强化, 而囊内容物无明显强化。瘤体较大者周围组织受推压移位。对比手术病理结果, CT诊断敏感性100%, 特异性94.6%(35/37), 定位(左、右)准确率91.9%(34/37)。

3 讨论

卵巢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 囊壁薄而均匀。浆液性囊腺瘤以单房多见, 囊液相对较清澈;粘液性囊腺瘤以多房多见,囊液相对较混浊。在CT图像上, 浆液性囊腺瘤囊液密度较低,粘液性囊腺瘤则较高。本病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如壁薄而光滑, 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壁、分隔或囊内弧形、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呈轻度强化, 而囊内容物无明显强化。与文献描述相符[1-3]。但是其他囊性病变, 如中肾管囊肿、功能性囊肿等CT表现相似, 易混淆, 需全面、仔细考虑。本组病例中, 有3例左、右定位错误, 是由于仅观察横断位扫面图像时, 较大病灶难以分辨来源, 重新作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后基本能够作出准确定位判断。

[1] 喻骏, 崔喜民, 孙戈新, 等.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病理对照.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12):961-963.

[2] 范新华, 吴国森, 许祖辉.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MPR重建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10):1541-1545.

[3] 史卫健, 朱宏伟.卵巢囊腺瘤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探讨.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 34(3):85-86.

201700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性囊性病变门脉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分析
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