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2014-05-18 09:32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城皖北

周 冲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产城融合”就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也就是以城市为基础来发展产业,以产业为依托来集聚资源发展城市,通过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产业、城市、人的有机统一发展。“产城融合”能够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能够扩大产业的空间布局,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城镇发展的科学化,有助于完善城镇配套建设,有利于规避盲目造城等不良现象[1]。

1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城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推进发展,源于各种资源的集聚,而要实现资源的集聚,不能没有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失去产业的支撑,资源的作用将无法发挥,资源集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没有了产业的支撑,城镇化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托。

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决定城镇发展的将不再是当地的资源状况,而是其吸引聚集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则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可持续的主导产业[2]。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培育出成功的产业,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胜败。

1.2 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载体

城镇化的进程,突出特点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这就需要城镇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而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集聚能力、人口吸纳能力的提升;同样,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客观上要求城镇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的集聚、制度环境的形成、区域性消费市场条件的具备,会给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提供支撑。没有城镇化带来的这些利好,产业发展也就因失去生产要素的集聚、消费市场的支撑等而发展乏力,最终导致产业的空心化。

2 国内外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1 国外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1.1 国外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十分注重对产业体系的培育。一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先有产业聚集,而后出现了人口的自然集聚,进而实现了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也积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注重对产业的培育;同时注重合理化城镇体系的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镇)占有重要地位,每一个城市都赋予相应的产业,以此夯实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2.1.2 国外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教训

当然,在西方国家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有过惨痛的教训。这主要表现在: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导致房价高涨;城镇产业过于单一或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现象都给城镇化的稳步发展造成了障碍。

最近,关于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的破产原因众说纷纭,但“产业单一,依赖汽车”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也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大计。这些教训都值得深思[3]。

2.2 国内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2.1 国内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我国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发展模式,比如,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发展的模式、依靠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依靠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依靠区域贸易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等。这些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体来讲,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总结为两种主要形式:依靠政府驱动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依靠市场机制驱动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一般来说,依靠市场机制驱动的城镇化发展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资本、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产业集聚、资本集中”等方面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也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4]。

皖北地区在“产城融合”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宿州市通过建立“宿马现代产业园”、引进“百丽鞋业”等诸多举措为宿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淮北市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约利用、积极招商引资、科学规划等举措提升了产业的集聚水平。所有这些都为皖北地区通过“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而又有益的探索。

2.2.2 国内以“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教训

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产业的支撑,也导致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城镇化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城镇的承载能力相对薄弱,城镇化发展过于注重城市建设,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不同步,城镇化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协调,城镇发展中的多头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人口城镇化快于产业城镇化有关。因为没有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导致人口集聚到城镇却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进而引发了这些问题。

3 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3.1 加快培育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皖北地区发展规划,并针对皖北地区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各个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具体见表1所示。鉴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各个城市的产业。

表1 皖北地区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

3.1.1 整合资源,建立区域性的产业集群

积极整合各个城市的各种资源,打造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可以围绕蚌埠、宿州、阜阳建立区域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阜阳、淮北、淮南建立区域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宿州、阜阳、淮北、亳州、淮南、蚌埠建立皖北地区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产业集群。依托这些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各产业的快速发展[5]。

3.1.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

依托区域优势,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金融业、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各种朝阳产业。比如,可以协同周边地区建立区域性的红色文化旅游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3.1.3 建立跨区域合作的现代产业园区

借助中央、地方等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东风,积极筹建跨区域合作的现代产业园区,促进资源的大区域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比如,可以依托淮河水运通道与沿淮陆路通道,将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的产业逐步进行集聚,形成支撑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依托《中原经济区规划》这一战略机遇,积极将宿州、蚌埠融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集群。以沿淮经济带、跨区域产业园、城乡统筹建设为载体,促进皖北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6]。

3.2 健全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与科研保障体系

为确保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人才保障不可或缺。为此,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确保各产业人才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有效满足。第一,积极鼓励、支持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高校,尤其是皖北地区的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开设一批培养皖北地区各类亟需人才的专业,满足皖北地区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二,整合高校资源,建立一批针对皖北地区各产业亟需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专门为皖北地区各类企业提供培训。第三,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开设企业大学,尤其是人才需求量大且又很难从社会上招聘到相应人才的企业。对于企业开设的大学,可以由所在地高校提供师资支持,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经费支持。第四,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针,对于皖北地区各类亟需人才,制定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从全国乃至国际上吸纳人才。同时,不断组织各类企业选拔相应的人才到一些国内外先进的企业进行观摩学习。通过不间断的人才互访、学习、交流,提升皖北地区各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第五,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皖北地区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障碍,也为了能够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可以依托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组建专门的产业发展研究与技术创新机构,专门负责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为皖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3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

3.3.1 解放思想,做好服务型政府

政府要逐步由行政命令运用为主向服务管理方向为主转变,逐渐降低行政干预的宽度与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要充分尊重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而不能排斥市场。同时做好各项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使得政府的各项工作向微观管理、间接管理转变。

3.3.2 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治理

皖北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质量相对较低,在城镇的周边,甚至是城镇的内部,城乡特色兼具的区域(城乡结合部)大量存在。要确保城镇化建设能够高质量的推进,对于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治理不可忽视。因此,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实行“调、拆、建、转、管”等多管齐下的手段,使得城乡结合部能够全面融入城镇[7]。

3.3.3 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会集中释放出来。为了确保城镇发展规划的连续性、资源布局的均衡性、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在教育、住房、医疗等产品的供给上合理规划,确保不同区位的人口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避免出现因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同一个城镇中冷热不均的现象。

3.3.4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平台

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十分必要,这也为城镇中的居民能够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性。在基础设施提供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按照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的原则,提供良好的交通、通讯、金融、教育、卫生服务。

3.3.5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相对于周边地区,皖北地区没有区位优势,为了能够吸纳足够的人才、企业到皖北地区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社会美誉度。为此,要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在硬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质量。借助产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兴建一批公园绿地等休闲娱乐场所;另一方面,加强市民的文化教育,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提升皖北地区的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

3.3.6 实施跨区域发展的战略

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协同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以大城镇为核心、中小城镇围绕周边的城镇化体系。通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周边一批中小城镇的产业升级,进而通过中小城镇的发展,实现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1]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26-29

[2]黄汉权.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4(8):70-75

[3]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J].经济师,2012(10):43-44

[4]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2(9):30-36

[5]姚南,李竹颖.“产城一体”理念在山地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实践:以广元市三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2(6):38-42

[6]王丽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29-31

[7]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88-90

猜你喜欢
产城融合产城皖北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关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