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正确取向

2014-05-18 09:32王炳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课件教室

王炳

闽南理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福建石狮,362700

1 问题提出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异常迅猛,这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然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使得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捉襟见肘。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各高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改变、创新[1]。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过程中,为考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正确取向,笔者以泉州市高校为例展开问卷调查,其中,闽南理工学院发放问卷200份,泉州师范学院100份,泉州仰恩大学100份,泉州理工学院50份,泉州信息职业学院50份,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六大误区。

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2.1 过分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课堂被“鼠标”牵着鼻子走

多媒体课件具有交互性、生动性、集成性等特点,如果能综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将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2]。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说明各高校已普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但在体会了多媒体的多重功能后,一些教师进入一个误区,即课堂上以多媒体(主要指计算机)为主导,把原来应该板书或者应使用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内容都用展示课件来代替,整个课堂就是在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素材和动画中度过的(图1)。

图1 高校各学科有无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例

图2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图2):教师的教学课件通常是照搬书本内容,真正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重组的课件比例很少(26%)。这样,整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被“鼠标”牵着鼻子走。教学内容没有突出重、难点,教学过程缺少起伏性,学生听起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势必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大大减少,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习得更累,这违背了教学的真正意义。

2.2 创设的情境不符合教学需要,教学过程显得华而不实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似乎传统的教学方式都不“时髦”了。但是,很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现代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的只是摘掉传统教学模式的帽子。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都不可取,对于有些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对教授的内容不能找到切合的情境,而又生搬硬套地利用多媒体,运用网络创设情境,即使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看起来玩得开心,却不知道要掌握的知识是什么,这样只会弄巧成拙,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2.3 教师的应变能力不足,多媒体出现问题时无从下手

当前,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刚入职的教师本身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限[3]。一方面,他们对使用多媒体心存畏惧,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恐惧感,认为多媒体设备太复杂,生怕把多媒体设备弄坏,教师怀着这种心态上课,忧心忡忡,操作失误比例高,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不懂得多媒体设备开启和关闭的顺序,尤其是当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果维修人员修理不及时,因教师准备不充分,应变能力不足,觉得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课了,这势必影响整个教学进度。

2.4 教师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实行“拿来主义”

调查显示(表1),目前高校教师基本上是通过出版社提供和上网下载两种方式获取多媒体课件。表2中显示大部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表现形式都是文字,其他表现形式的课件很少。教师普遍认为平时制作课件麻烦,又要耗费大量时间,加之教师自身技术能力有限,因此,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师非常少。很多教师更倾向于拿别人制作好的课件来教学,这样的课件一般文字非常多,跟书本上的内容雷同,课件没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有时直接读课件,而不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容易走神,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率低下,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表1 高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源

表2 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比例

2.5 多媒体教室和设备不足,使用频率过高,易出现故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多媒体教室少,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因多媒体教室少,导致其使用频率过高,易出现故障[7]。一旦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本来辛辛苦苦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派不上用场,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另外,有的多媒体教室设备不完善,如多媒体教室里面只有一个有线的麦克风,如果是一堂制图课,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图,想边画边讲,但又没有合适的无线麦克风,教师只能是一手拿麦克风,一手画图,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2.6 校园网没有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校园网已经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有些高校校园网并没有走进多媒体教室。表3显示,有42%的多媒体教室没有网络,教师只能通过U盘把课件拷到计算机上来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中有网络的教室,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只是从网络中自身的FTP或邮箱中下载课件进行教学,并没有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室本身的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表3 高校多媒体教室有无网络情况

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正确取向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多样性[5]。高校的管理层和教师都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应用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正确取向。

3.1 讲究实干,切勿“纸上谈兵”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代表一个学校教学的现代化,而且能体现学校的整体实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突显出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必须受到足够重视。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各种建设项目不一样,它需要长期的、不断的完善过程。例如,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需要新建或升级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与此相联系,对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最后,各高校都建有符合自身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但它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必须与其他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互相联系、相互补充,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达到教学的最优性。

3.2 丰富的教学模式,使学习变得简单化

第一,由静变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从感知开始的,多媒体画面感知丰富,能吸引学生注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教师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动态画面、各式各样的颜色以及各种声音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第二,由难变易,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手段表现出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知识的能力,让学习变得更简单。

第三,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媒体设备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功能,它将视、听、说合为一体,学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或人机之间的交互方式,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3 突破自我,实现“师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要发挥其优势,体现出现代性、有效性,必须处理好与“师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高校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教师必须从传统教学的“主导者”转化成现代教学的“组织者”,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师教学要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最终确定属于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有趣化、简单化[7]。

最后,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教学环境的融合。高校如果简单地单独建立多媒体教室,很难发挥其优势,它必须与网络相结合,建设成网络多媒体教室,并根据教室的性质,建设一些合适的教学环境,构建现代化校园的文化氛围,达到教学最优化。

4 结束语

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师应提高本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正确取向,有机地结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1]王云,李志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1-26

[2]任姝名,沈慧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0):91-92

[3]吴方,杜学元.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5):96-99

[4]赵迅.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51-152,180

[5]丁卫泽,吴延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209(9):64-69

[6]沈志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2:18-22

[7]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2007:30-3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课件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